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園文化論文

時間:2022-09-11 03:59:45

導語: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園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園文化論文

一、校企合作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分析

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企業在經濟轉型的發展過程中要增強長期發展后勁,需要實現科學發展和創新發展。當前,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要占據人才競爭的主動,有效的途徑是將人才引進的關口前移,即企業主動參與,共同培養高校人才。在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以資金援助、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的方式,實現人才定制培養,加強企業與高職院校的聯系,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做好技術研發、人才培訓和前期儲備。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學生快速融入企業文化,加強在文化方面的合作和建設,校企雙方通過文化共建,將企業特色的文化理念引入高職校園,讓學生提前接觸企業的發展模式,對企業有一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零距離”融合。企業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共建過程中,一方面體現了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支持,另一方面得到了宣傳,提高了企業聲譽和品牌。長期來看,企業職工素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校園文化共建的形式下得到提高,尤其是員工與學生的技能培訓和學術探討過程中,員工在企業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質有進一步的提升。長期以來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生產、建設和管理的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些人才能夠在企業中獲得長期發展。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按照“校企合作”的線路進行。結合校企合作的方針,實現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機制。結合高職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相似之處,兩者的對接與融合使得校企合作共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建設意義。一方面企業文化能正確引導學生效率與公平,競爭與協作等關系,為學生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學校提供平臺為企業文化作擴散和宣傳,提高了企業的影響力。

二、校企合作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現實問題

隨著近年來我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中的不斷推進,高職教育教學質量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頒發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校企合作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其中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鮮明的校園文化使得學生能提早感受企業文化乃至整個行業文化的氛圍。然而在實際建設中一些理解上的誤區和合作過程上的形式化,導致近年來出現了校企合作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性”不足,過分注重形式,研究氣氛缺失,缺乏大學氛圍,學校的文化建設缺乏學生主動參與,其過程僅僅停留在校園文化的宣傳與說教;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職業性”不突出,未能完全展現高職院校的特色,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嚴重脫節,缺乏實踐氛圍,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傳遞的載體,應該著重體現企業的色彩。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創新性”不夠,拘泥于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法,與中、小學和其它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沒有什么兩樣,無法滿足不斷的發展的社會需求和人才素養。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完整性”不足,校企雙方的合作未能全面覆蓋人才培養整個過程,高職院校的領導班子和企業合作人員雖然對校企合作的認知方面呈現出較高的水平,但在具體實踐的行為動機和行為效果上反映較弱。這些問題的出現,也造成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出現了瓶頸,文化建設成果不突出,企業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未起到應有的作用,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如何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問題上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領導班子缺乏一定的認識和理念,因此校企合作過程中校園文化建設出現不倫不類;2.職院校建校時間短,軟硬件等條件不足,學院缺少合作企業的固定資金注入,發展校園文化缺少物質條件;3.長期以來,校園文化建設效果不明顯,導致企業和高職院校領導缺乏一定的耐性,無法長期的堅持;

三、校企合作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有效途徑

針對上述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分析的原因,企業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企業學校人才流動、產學相互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多方面。高職院校不再是企業未來員工技能培訓的基地,而是共同文化建設的載體。學校在傳統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融入具有企業文化特色的元素,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結合,突出大學性的特征和職業性的特色。保持校企合作的深度,實現人文精神培養和職業技能傳遞的有機統一。企業文化在長期以來的校企合作共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過程中,提前傳遞給學生,這種不斷融入到整個校園文化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廣大學生在進入企業后角色得到迅速轉變。根據以上文化建設的需求,校企合作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方面,高職學院可以將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產物做一定的展示,這種有特色的專業文化展區能更加直觀的表現出校企合作下高職文化建設的成果。在這個展區內,可以有效的融合合作企業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理念,還可以通過不同企業的文化形式對比,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將建設成果直觀的物化在整個專業展區之中。其次,實現“引企入校”,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引進企業實體進入校園,這種方式能夠為企業創造生產培訓基地的平臺,也能為學校創造實習實訓的場所。長期以來,企業開展定制培養人才的路線,創造校企培訓和科技協作的機會,企業和學校之間進行技術溝通和咨詢。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感受到企業的工作方式。增強了學生對企業運作模式的了解和認識。然后,引進企業專業人才,就是把企業的能工巧匠引進校園的課堂之內,讓他們作為兼職教師或者實訓指導老師,為學生授課或作專業指導,如此一來,有利于學生在校期間能有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充分了解企業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接受企業的熏陶,為早日實現上崗就業做好準備。

作者:翦象虹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