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5篇
時間:2022-07-03 04:36:54
導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5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物理課程是初中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涉及到很多的難題,很多物理知識很突兀,學生無法很快的不如物理學習的課堂教學過程之中,為了解決這種尷尬局面,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我們就應該應用情景教學,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情景實現(xiàn)物理課堂教學的導入,這種情景教學的導入方式,對于促進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與價值。比如在進行“”聲現(xiàn)象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學的方式進行課堂的引入,具體的情景設計可以是多樣的:我們可以利用收音機的播放刺激蠟燭的火焰,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聲音的能量,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進入到物理學習的課堂之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肯定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極大提高。
二、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促進初中物理教學
初中物理是一門典型的自然學科,其知識結構與知識基礎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的,在具體的物理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必須充分的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其實實驗教學本身就是情景教學的一種體現(xiàn),利用實驗教學推進情景教學對于推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具體的物理教學之中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將一支筷子放入水中,在杯外讓學生對筷子進行觀察,根據(jù)觀察的結果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物理實驗,但是確實一個意義深刻的情景教學過程,通過這個情景的創(chuàng)立,學生可以很深入了記憶與理解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欲望,又可以通過這種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
三、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推進情景教學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在不斷的普及,多媒體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的副產物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當然多媒體技術也可以和情景教學相結合利用與現(xiàn)代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改革過程。在進行電學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shù)睦枚嗝襟w設備向學生呈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中電能的利用形式與利用情況,通過這樣一種感受實現(xiàn)學生對電學知識的理解,拉近物理知識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親切自然、便于接受。
四、適當應用生活情景,推進初中物理教學
知識本來就是來源與生活的,因此我們在推進初中物理情景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活情景的創(chuàng)立。生活情景對于學生而言更加的親近,更加的熟悉,學生個通過生活中具體的情景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這是我們在推進物理教學改革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折不扣的實行與利用生活情景。又如,在講解“大氣壓”的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根本無法理解關于馬德保半球實驗的結論,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并沒有明顯的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為了解決學生的這種困惑,我們的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生活中具體的情景:教師引導學生課前準備一盒用紙盒包裝的飲料,在課堂上讓同學們利用吸管向紙盒內吹一定量的氣,然后松口,同學們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飲料會通過吸管噴出,這時,有的同學就會自言自語地說到:飲料是被空氣給壓出來的。”學生們懷著對這種現(xiàn)象的好奇,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將飲料吸完,并繼續(xù)吸氣,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紙盒變形,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真實大氣壓的存在。
五、結束語
初中物理教學改革是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初中物理也是初中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初中生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情景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膽们榫敖虒W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岳肖工作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第二篇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詳細的而言,探究式教學具體指使學生借助于諸多的科學實驗活動來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并且對所學知識進行記憶、理解以及運用的教學活動.探究式教學方式的本質是使學生通過實驗亦或是模擬活動,如同科學家一樣置身于科學式的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此類教學方法既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高,并且通過探究的過程,還能夠促使學生問題的分析能力、問題的解決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所以,初中物理教學中將這種教學方式引入,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探究式教學法是非常有效、高效的一種教學方法.然而,在初中物理當前的探究式教學中,并未切實得到預期的、理想的教學效果.導致此類狀況出現(xiàn)的原因多種多樣.由于我國應試教育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因而新課程改革的政策并不能得以全面推行及貫徹,使得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無法得到切實實施,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同時還會受到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所帶來的影響.所以,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學中,應當采用有效的策略,防止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的實施途徑
1.營造氛圍,調動探究意識
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得以成功實行的基礎,能夠將心理安全帶給學生,使學生切身感到被理解和被信任,以此為基礎將自己的觀點自由表達出來,有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充分激發(fā).詳細地講,首先,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培養(yǎng)及加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自覺性.要最大限度的將學生的主體意識喚醒,鼓勵及提倡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質疑精神,讓學生敢于想象且勇于發(fā)問,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其次,要以教師為主導,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要適時的給予學生“敢于發(fā)表意見”、“自主探究”等暗示,當學生的想法有缺陷時,教師要支持和理解,要中肯的評價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表現(xiàn)自己,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探究精神,引導學生反思物理問題.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以此激發(fā)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在教學情境中將問題提出,分析解決問題方案,進而引導學生深刻的理解相關的知識.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所創(chuàng)設出的教學情境要立足于學生學習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要最大限度的凸顯真實性,要讓學生靈活巧妙的利用學習資源,使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地構建知識結構.如,在二力平衡的講授中,教師可以找出表面光滑的一塊有機玻璃,同時讓一個女生和男生站在玻璃上,分別將彈簧的兩端勾住進行拔河比賽,仔細觀察彈簧上的讀數(shù).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極大的激發(fā)出來,不僅能夠正確的理解二力平衡的知識,而且會更加自覺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3.加強合作交流,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法成功推行的重要方式,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共同進步、互相勉勵以及相互幫助.在初中物理探究活動中,要重點強調生生合作互助,強調師生溝通交流,這樣能夠使學生多角度、多維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在探究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使學生真正學會傾聽和表達,懂得理解和尊重,進而形成探究、合作的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學生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讓學生表達自己探究結果和研究過程,要讓組員認同和理解,以此促進學生表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在探究式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許多環(huán)節(jié)均需要學生小組的合作及分工,比如實驗操作、計劃制定和數(shù)據(jù)處理等,教師要注意將這些環(huán)節(jié)一一落實,讓學生合作完成,形成良好的協(xié)作能力.總之,新課程注重及強調的是富有現(xiàn)代化氣息的探究式教學法,而探究式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初中物理教師應當重視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并且予以不斷完善,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進及優(yōu)化.
作者:楊偉工作單位:甘肅省莊浪縣岳堡中學
第三篇
一、比較教學法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目前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況來看,并不樂觀,很多學生對物理并不感興趣,主要原因是物理的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加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多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很少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所營造出來的課堂氛圍十分乏味,學生無法投入到課堂當中。有些教師喜歡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雖然獲取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教師的問題比較傳統(tǒng),沒有新意,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采用比較教學法之后,將課堂與課外相互結合,豐富了課堂內容,教師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潛在的物理奧妙,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相互結合,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開闊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索精神。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有限,若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只是對教材進行講解,遠遠達不到全面提高成績的目的。在比較教學法的教學模式之下,要求教師要拓展課外知識,指導學生進行物理課外學習,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己進行物理學習,沒有教師的指導,雖然可獲取一定的成效,但是收獲甚微,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因此,即便是課后學生自行進行學習,教師也需要做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收集關于物理方面的資料,通過課外閱讀來擴大知識面,畢竟教材中的知識有限,課外閱讀可補充物理各方面的知識。另外,在比較教學法的模式下,學生會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物理問題,不斷進行探索,總結物理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探索精神。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對教材中的知識點與課外知識點進行對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
二、比較教學法的應用
1.利用實驗來吸引學生。物理是一門需要實驗來證明理論的學科,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理比較強烈,對實驗充滿了好奇,因此,進行物理實驗是讓學生參與物理教學最好的方法。由于很多物理知識都比較抽象,只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不展開實驗,讓學生通過想象來理解實驗,學生根本無法掌握知識。因此,當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實驗時,教師要盡可能安排實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采用比較的教學方法來固定物理知識。例如,當學習到摩擦力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用實驗準備好的小車來拉質量為0.1kg的物體,讓學生親自感受拉力的大小,然后再采用質量相同的小車來拉質量為0.3kg的物體,比較兩者哪個費力,這樣學生便輕松掌握到摩擦力相關的知識,認識到摩擦力與壓力之間的關系。教師再進行更進一步的講解,讓學生透徹地明白摩擦力的相關知識。實驗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最好方法,教師準備好實驗設備,讓學生自己動手做,或是演示給學生看,學生會積極參與到其中,教師便可向學生解釋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興趣。
2.降低學習難度。在初中物理教學當中,由于課改的原因,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知識點,但是新的知識點與舊的知識點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重點解釋,對一些知識點采用比較的方法引入到課堂當中,這樣可大大降低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點內容。例如,在學習功率這部分知識時,功率的概念比較抽象,若是抽象思維不是很靈敏的學生,根本無法掌握好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向學生解釋功、功率這兩個概念,可采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比較,學生從實驗當中來理解這兩個知識點,或是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可以舉搬運東西的例子,東西搬起,但是并沒有搬動,就是沒有做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進行教學,學生更容易理解,并且真真切切感受到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當對功率的概念進行分析時,教師可采用機器挖土方、人工挖土方的例子,讓學生思考這兩者之間做功的不同之處。這樣一來,學生便可輕松、快速地掌握功與功率的概念,通過這樣的對比分析,清楚地明白功與功率之間的差異與聯(lián)系。比較教學法,學生可以輕松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與差異,通過例舉生活中的實例,學生會發(fā)覺,物理知識無處不在,與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更樂意從生活小事去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
3.對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行區(qū)分。物理知識存在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各個知識點之間都相互聯(lián)系,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若是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很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區(qū)分,找出其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理清知識點之間的差別,避免學生被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沖昏頭腦。例如,在學習電流表與電壓表方面的知識時,教師首先要將電壓表與電流表的電路圖畫在黑板上,讓學生討論這兩者使用的差別,然后教師總結學生的看法,對其中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進行比較。通過對比,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電壓表與電流表這兩者都需要將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而且被測的電壓值與電流值都不可超過最大的測量值范圍,不然會燒壞測量儀器,這是兩者的共同點。而不同點則是,在電路中,電壓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電流表的連接方式則是串聯(lián);在電源的兩極,不可連接電流表,但是可以連接電壓表。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找出電壓表與電流表之間的相異之處,幫助學生更好地區(qū)別兩者,避免出現(xiàn)兩方面知識混淆的現(xiàn)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對知識點進一步的深化,讓學生思考電流表與電壓表在電路中所起到的作用,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在比較教學法下,要求教師通過對比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不但可對知識進行總結,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比較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正在慢慢被教師所采用,物理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課程,若是教師無法很好地展開物理教學,學生則會對物理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靈活采用比較教學法。
作者:任銘雪工作單位:山東省臨沂市第十三中學
第四篇
一、類比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概念是構成物理基礎知識理論框架的主要部分,掌握物理概念對物理知識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各方面認知能力尚不健全,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差,無法充分理解物理知識,多數(shù)學生認為物理理論與物理概念過于抽象,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非常低,學生整體物理知識水平不高[1].針對這一現(xiàn)狀,采用類比法改進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借助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或已有深刻認識的事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猜想、假設其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的相似與相同,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具象的知識,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實現(xiàn)學生物理知識整體水平的提高.例如,在進行比熱容教學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學生在學習之前均未聽說過這一概念,而僅從字面進行理解,難度也非常大,學生在初步學習之后,也無法依靠已掌握的比熱容方面的概念與知識,解釋自然界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2].此時,筆者試探性地用類比法進行教學.筆者將人喝酒能力的強弱作為對象,假設兩個人的體重是一樣的,那么喝得多的人喝酒能力更強,如果兩個人體重是一樣的,喝酒的量也是一樣的,那么變化小的人喝酒的能力更強.這樣,比熱容的概念就很好解釋,學生也很好了解,即同質量下物質吸熱能力強,則說明其比熱容大,吸收相同熱量,溫度變化小的比熱容大.通過類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更為迅速、有效地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整體水平.
二、類比法在初中物理相關知識內容教學方面的應用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類比法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象化,便于學生接受與掌握[3].在物理知識教學中,許多內容都存在較多的相似之處,部分物理現(xiàn)象還具有相同的物理規(guī)律,具體的思維過程也幾乎一致.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極大地促進初中物理知識的教學工作開展.學生也可以根據(jù)相似的物理知識,掌握新的物理知識,鞏固舊的物理知識,不斷提升物理知識水平.例如,類比理解R=U/I.在代數(shù)式a=c/b(b≠0)中,a、b、c三者間,可以說成a與c成正比,與b成反比,而在物理學中,有些表達式,上述結論就不成立,在講“歐姆定律”一節(jié)時,變形式R=U/I中,有些學生雖然機械的承認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卻又盲目的說成電阻(R)與電壓(U)成正比、與電流(I)成反比.我們可以做如下類比.人體的身高可以用皮尺來量度,但人體的身高與皮尺無關.而R=U/I中的電阻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來量度,電阻的大小與電壓、電流無關.進一步類比,人體的身高取決于遺傳基因、營養(yǎng)、鍛煉等因素,不是由皮尺來決定的.而電阻的大小是由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溫度決定的,不是由電壓、電流決定的.還可用已經(jīng)學過的“密度”知識來進行類比,只需簡單分析一下,便可心領神會.物理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初中物理學相關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各方面認知尚不完全,對學生掌握物理學相關知識產生了較大的阻礙.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提出了類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并通過實踐取得了較為卓越的成效,以供廣大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結合實際情況借鑒與參考,以期能夠促進初中學生物理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
作者:高東明工作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實驗學校
第五篇
一、后茶館式教學
“后茶館式教學”就是:讀讀、練練、議議、講講、做做,將一節(jié)課的學習劃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讀讀、練練可以作為課前的預習作業(yè),學生根據(jù)預習案完成。課堂的核心內容是議議,“議”的本質是經(jīng)驗與文本的對話,“議”是在讀讀、練練的基礎上,學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能“議”得出來,通過“議”暴露學生的潛意識,使其相異構想充分顯現(xiàn)出來,讓學生的思維不同地碰撞,擦出火花,最后學生在討論中得到正確的知識,教師在學生議的過程中進行講解引導,給出議題或給出適當?shù)摹芭_階”,學生能自學的教師堅決不講,老師講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學生不懂的,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學生通過“做”對知識進行應用,及時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當堂評價反饋。后茶館式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效能得到了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后茶館式教學模式與初中物理教學的相融
1.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布魯納作為美國的心理學家,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不管做什么,只有培養(yǎng)好了興趣才真正融入其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學課堂的氣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需要營造的是一個民主的、愉悅的、和諧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思維得到開拓,能力得到提升,自主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我們要實現(xiàn)后茶館式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和老師之前能夠相互交流,打破傳統(tǒng)課堂老師一家言的模式,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才能真正地放開自我,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在學生表述之后,教師要表揚他們的思維成果,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課堂氣氛才能真正實現(xiàn)民主、科學、和諧,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進行小組合作
現(xiàn)在的教學注重的是互動,而不是單方面地進行知識的灌輸,而互動不僅僅指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各個學生之間也是需要互相合作、討論和學習的。教師在課堂上作為一個知識引導的主體,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分組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升大家的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我校一項學生調查,當你遇到問題時你首先向誰請教,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選擇了同學。教師和學生之間難免會有一些隔閡,但小組合作,學生就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有利于思維的拓展。遇到問題,大家一起交流和爭辯也是件比較有益的事情。后茶館式教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自由的相互交流的氛圍,調動了學生互幫互助的動力,課堂不再是老師一個人在教,但是這樣的小組合作也有需要管理的地方,一些小組在討論的時候悄悄討論其他問題,這樣就浪費了有效的時間,學生的分組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教師還要注重對課堂的管理的研究。
3.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不管是學習哪門學科,我們都需要重視學習的方法,只有具備相關的學習能力,成為善于學習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主人,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相關方法的指導。在物理教學中,作為一名教師,需要的是教會學生應該怎么樣自己去學習,怎么樣聽課和做筆記,同時要教會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套適用的物理方法,比方說,類比法、實驗法、模型法等。作為教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同時也是一種探索方法的學習,教師指導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指導學生用物理的觀點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做到這點,學生的學習將會有較大的轉變。所以在后茶館式教學中,結合學案的使用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引導,同時體現(xiàn)了對一個知識點學習方法的指導。
4.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畢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規(guī)律結論都是由實驗所得出的,所以在教學中必須要添加相應的實驗,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較大的作用。很多時候通過傳統(tǒng)的講解或演示實驗所傳遞的知識并不能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動手操作了,會更加深刻難忘,同時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尤其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大家一起通過實驗來進行探討和解決,學生會覺得非常有趣,更加愿意融入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作用,將課堂拓展到課外,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讓他們打心底里感受到物理的奧妙和趣味。后茶館式教學正是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理想模式,從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現(xiàn)象記錄,到最后的分析總結,只有學生通過充分的交流討論、互幫互助、自己得出結論才是一節(jié)對學生來說有收獲的實驗課,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初中的物理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影響,所以教師在此之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而我們需要在物理教學中尋找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我們要把后茶館式的教育模式融入日常的物理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意識,提倡小組團結協(xié)作,大家互相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挖掘知識,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增加,同時還培養(yǎng)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使得物理的學習更為有趣和生動。
作者:陳顯堂工作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校
- 上一篇:初中物理學生能力培養(yǎng)論文4篇
- 下一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