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時間:2022-09-30 03:34:05
導語:導學案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效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導學案作為現代化教學的代表模式,受到越來越多中小學老師的青睞。鑒于此,本文以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為例,詳細探討了導學案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策略,以期為研究初中物理教學、導學案等相關內容的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物理教學;導學案;主觀能動性;合作意識;效率
1將導學案應用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1.1使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比較緩慢、交通不太便利,農村教師同外界交流的機會非常少,也很難及時接觸到一些比較前沿的教學理論及方法,所以很多農村老師依然沿襲著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壓制,對于物理學習而言,效率難以提高。導學案能夠改變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更重視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導學案一般分為準備知識、探究知識、應用知識以及測評知識四個階段。四個部分相互聯系和結合,能夠有效促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初中物理導學案的內容非常豐富,全面覆蓋了物理學科的所有知識點,同時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突出設計,能夠快速且有效地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出來,最終快速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除了重難點較為突出以外,導學案的例題設計與初中生年齡特點及理解能力相適應,同時也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極強的針對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最終讓物理學習效率得到大幅提高。1.2讓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被充分激發。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物理學科具有非常強的理論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那些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見到物理題目難免會望而卻步,長此以往必然會對物理學習喪失興趣。導學案的使用能夠恰到好處地解決學生興趣喪失的問題。農村初中物理教師應盡可能地使用各種模式的導學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學生為主體來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在意識到自己主體地位的條件下,再經過合理的導學案進行引導,以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做與摩擦力相關的各種實驗,以此快速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動手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將理論知識進行檢驗的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相較于單純的大腦轉動而言,雙手活動更能快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所以,物理老師應盡可能地通過豐富多彩的導學案來創設活躍、生動的教學氛圍,盡可能多地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不用有色眼光看待任何學生,讓學生在被尊重的前提下逐步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慢慢提升物理學習能力。1.3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增強。探究知識階段是導學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需要將班級學生分成各種小組來進行合作探究。初中物理老師在分組的過程中,可以將優勢互補原則和不同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讓小組內每一個成員都有非常明確的分工,同學之間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見,導學案的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補,讓他們的視野得到拓寬,同時也能快速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一節課的時間極其有限,遇到一些極具探究性的物理問題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前將這些問題安排到每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在課余時間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以此讓學生的課余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使他們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愉快。1.4讓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得以形成,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且學習時間只能固定在課堂上,地點只能固定在教室里。而使用物理導學案就能很好地解決教學受時間、地點約束的問題,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學生想學習,都能夠很輕松地借助導學案進行物理知識的預習和復習,由此,逐步將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變成主動學習的模式。學生在對導學案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和同學進行討論來解決,通過討論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則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在這樣一步一步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難題的解答步驟印象深刻,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2利用導學案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2.1課前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前自主學習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效率。經過課前預習之后,如果有一些理論知識學生不太理解,可以將這些難點著重標記出來,帶著這些問題去聽課比漫無目的的聽課要更有效率。導學案具有重要的引導性質,學生一般可以借助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的探究實驗,導學設計的引導直接決定了學生有效探究的質量。例如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學生需要掌握科學探究的步驟和控制變量與轉換的實驗方法,老師就可以在導學設計中設計下列問題:(1)通過觀察比較什么可以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用到什么研究方法?(2)在探究動能大小與質量關系時,我們應該控制哪個物理量不變?改變哪個物理量?(3)在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關系時,我們應該控制哪個物理量不變?改變哪個物理量?以此,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實驗探究,最后歸納出結論: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一定時,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質量一定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這樣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呈現,學生在填寫實驗報告時就會熟悉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實驗操作中強化了控制變量的探究方法,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從中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2.2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初中物理學科的內容大多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感覺非常吃力。對此,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小組間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以此更好地解決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小組一起探討某些問題時,組內的每個成員都盡自己所能來研究和討論,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組內每個成員都應有明確的分工,讓每個人的優勢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經過每一次的物理難題討論之后,無論是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是分工合作、取長補短,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分組之后,物理老師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行討論而不管不顧,應該盡可能地參與到每個小組學生的探究中,及時點撥他們探究過程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以此促進小組探究學習的順利進行,最終幫助學生更全面、更系統地掌握物理知識。2.3積極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老師在教學物理內容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將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通過教學情境進行演繹和引導,學生一定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跟隨情境進行分析和聯想,以此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所以,物理老師應盡可能地在導學案中創設教學情境,用直觀且簡單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可以通過表演的模式來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通過游戲模式來創設情境,只要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均可以嘗試創設。例如在教學“時間和位移”的內容時,老師可以讓一個學生舉著太陽形狀的道具,另一個學生將紙片人鋪在地上當作自己的影子,向學生展示當太陽運行到不同地方時“影子”所處的不同位置,由此逐步揭開“時間和位移”的神秘面紗。這種游戲情境的創設,能夠將抽象的“時間”變得更加直觀和具體,也將課本上復雜的“時間和位移之間的關系”生動地演繹了出來,這種有趣的游戲模式不僅能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他們通過該游戲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課堂知識點,讓物理學習效率快速得到提高。2.4通過課后鞏固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鞏固練習階段是物理學習的最后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人的記憶存儲時間和存儲內容都非常有限,所以,要想更長久地記住所學內容,就應持續不斷地對學生的記憶內容進行更新。所以,在經過探究和學習之后,學生應該在課后重新拿出導學案進行鞏固和復習,以此讓所學的物理知識得到進一步深化。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識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所以,在引導學生課后鞏固復習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印象,老師可以舉出學生生活中的實例,以此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教學了“摩擦力”的相關內容之后,進入復習鞏固階段,老師可以直接讓學生看看自己所穿的鞋子的鞋底,分析一下哪種鞋底的“摩擦力”更強,并試圖解釋為什么登山運動員所穿的運動鞋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穿的運動鞋不同、為什么運動鞋同休閑鞋鞋底間的區別那么大等問題,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能夠快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枯燥的物理復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最終讓復習效率得到大大提高。2.5通過教學資源的利用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內容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物理老師應與時俱進,積極學會計算機應用等相關技術,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讓物理導學案的內容有聲有色,以此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在教學“萬有引力”相關內容時,老師單純地告訴學生牛頓因為被樹上的蘋果砸到而逐步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學生可能感到可笑,甚至感到無聊,沒有興趣繼續聽下去。而如果老師借助多媒體視頻來將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過程一步一步地詳細而直觀地展示出來,學生一定會快速產生學習興趣,大腦也會跟著視頻內容進行高速運轉,并試圖從視頻中積極尋找教材中的疑難問題。由此,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最終使得物理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3結語
農村初中物理老師應充分研究新課標的內容和要求,結合學校物理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實情,盡可能地讓導學案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和生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速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最終讓枯燥無趣的物理學科變得充滿生機,以此為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葉均棠.“導學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5).
[2]王興元.如何有效運用導學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效率[J].情感讀本,2018(11):68.
作者:韓永利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玉林店鎮初級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學實踐與方法思考
- 下一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