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教材命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06 05:26:00
導語:物理新教材命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緊扣教材出新題,是高考的命題方向之一.以下的幾個問題,在新教材(人教版試驗修訂本)中都能找到“影子”:有的出自于教材正文或插圖,有的來源于課后習題、閱讀材料及小實驗等.其命題思想能較好地體現新教材形式現代、貼近實際、重視實踐和注重科學方法教育的特點。
一、考查閱讀直接了當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還有不少供學生課外自選的家庭小實驗等,這些內容可以直接了當的形式考查.
[例1]如圖1所示,是一個測定液面高度的傳感器,在導線芯的外面涂上一層絕緣物質,放在導電液體中,導電芯和導電液體構成電容器的兩極,把這兩極接到外電路,當外電路中的電流變化說明電容值增大時,則導電液體的深度h變化情況為
A.h增大
B.h減小
C.h不變
D.無法確定
(參考“電容器電容”課后閱讀材料.選A)
[例2]如圖2所示,磁帶錄音機可以用作錄音,又可以用作放音,其主要部件為可勻速運動的磁帶a和繞有線圈的磁頭b,不論是錄音還是放音過程,磁帶或磁隙軟鐵會存在磁化現象.下面對于它在錄音、放音過程中主要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放音的主要原理是電磁感應
②錄音的主要原理是電流產生磁場
③放音的主要原理是電流產生磁場
④錄音的主要原理是電磁感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參考“日光燈原理”課后閱讀材料.選A)
二、源于閱讀拓展引申
有些閱讀材料與教材內容聯系密切,為學生留出了較大的思考空間.將這樣的閱讀材料加工拓展,既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3]“黑洞”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一種特殊天體,它的密度極大,對周圍的物體(包括光子)有極強的吸引力.根據愛因斯坦理論,光子是有質量的,光子到達黑洞表面時也將被吸入,最多恰能繞黑洞表面作圓周運動.根據天文觀測,銀河系中心可能有一個黑洞,距該黑洞6.0×1012m遠的星體正以2.0×106m/s的速度繞它旋轉.據此估算該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徑R是多少?(參考“人造衛星宇宙速度”課后閱讀材料)
解設光子的質量為m,對黑洞表面恰作圓周運動的光子,t,R為黑洞半徑.c為光速;對繞黑洞旋轉的星體,,r為星體軌道半徑.代入數據得黑洞的最大半徑為.
三、方法教育“借題發揮”
傳統教學往往重習題訓練、輕方法教育,可以說,對科學方法的考查是考查中學物理教學的薄弱環節.
[例4]十七世紀,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根據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這里的實驗是指“伽利略斜面實驗”,關于該實驗,正確的是
A.該實驗是一理想實驗,是在思維中進行的,無真實的實驗基礎,故其結果是荒謬可笑的.
B.該實驗是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從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
C.該實驗否定了亞里土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錯誤概念.
D.該實驗為牛頓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實驗依據.
(參考“牛頓第一定律”正文.選B、C、D)
四、避實就虛突破定勢
游標卡尺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儀器,在高考中頻頻出現,但都是以讀數的形式考查,以致于人們往往重讀數、輕原理.如果變換角度考查原理,可謂“避實就虛”.
[例5]到用游標卡尺測得一工件的長度是23.7mm,則主尺上的_____刻度線與游標尺的某一條刻線對齊.(參考學生實驗“長度的測量”)
解析游標尺每小格實際長度為0.9mm,游標尺第7條刻線與主尺某刻線對齊,則23.7mm+0.9mm×7=30.0mm,即主尺上的30毫米刻度線與游標刻線成對齊.
五、“舊瓶新酒”情景全新
解題思想蘊含在教材之中,但命題時賦予其全新的物理情景.可以說,千變萬變緊扣教材出題不會改變.
[例6]玻璃生產線上,寬9m的成型玻璃板以2m/s的速度連續不斷地向前行進,在切割工序處,金剛鉆割刀的速度為10m/s,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規定尺寸的矩形,金剛鉆割刀的軌道應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時間多長?(參考“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中的演示實驗)
解割刀對地的運動速V刀可分解為沿板前進方向的分速度v1和垂直v1則方向的分速度v1若v1=v板,則割下的玻璃板成矩形.
- 上一篇:物理教具創造論文
- 下一篇:辦公室主任檢查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