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3篇
時間:2022-07-22 08:36:47
導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沒有擺脫影視教育的“魔爪”
從目前我國公眾物理教學情況來看經常會出現為了應付考核物理之言而進行實驗的情況。在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會詳細說明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方式、注意事項等,并且還會一邊說一邊做示范,讓學生簡單地重復,這樣沒有達到實驗教學的目標。另外物理實驗課時本就限制較多,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案主要著眼在單層次、單側面操作上,讓學生在認知上產生偏頗的情況十分常見。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學生對實驗也會產生不重視的心理,為了應付檢查相抄襲數據的情況屢屢發生。
2.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掌握情況,實驗的設計性達不到標準
物理實驗不僅對知識具有驗證和鞏固的作用,還能開發智力,也就是時候物理實驗是知識的一種載體,具有設計性的實驗這些方面的特點體現的更加明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創設性實驗需要學生自主地進行思考和設計,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達到相關的標準,知識過分地強調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
1.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新課改關于物理教學的相關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例如在物理實驗的提法上將其變更為物理實驗與科學探究,這一變化使物理實驗的含義更廣,包含了問題的提出、實驗方式的設計、器材的選擇等等。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教授學生實驗的基本方式,只有讓學生掌握儀器使用的基本方式和物理學的規律才能讓學生自行完成實驗探究的過程。
2.培養學生實驗的能力
想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需要提高學生物理實驗的能力。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1)、正確使用實驗儀器的能力。儀器的正確使用方式是物理實驗完成的基礎,因此在實驗之前需要讓學生了解實驗器材結構情況、基本用途、使用方式等;(2)、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實驗目標、實驗原理、理論依據等進行引導,從側面幫助其設計好實驗遵循的步驟;(3)、需要培養學生記錄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實驗不僅需要操作還需要進行準確地記錄,并且還需要能夠從數據中得出自己需要的結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讀取和記錄的相關方式,培養學生正確處理、運算數據等方面的知識。
3.不斷拓寬實驗教學的形式
從現有的教材中來看,實驗教學的形式主要由探究性、驗證性和測定性三種,但是在實際中并不止這幾種,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不斷拓寬實驗教學的形式,這樣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拓展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索性實驗進行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掌握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關系,這樣針對性和啟發性更強,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
4.在作業的布置方面需要注意開放性
在作業的布置方面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和實驗的空間,因此需要注意開放性的問題,盡量給學生更加充足的時間,讓其自己選擇實驗的時間和地點,多一些實驗的機會。
作者:王眾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激發學生實驗創新
激發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在實驗教學中也非常重要,這同樣是學生實驗水平的一種良好寫照.不少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思維都十分僵化,只懂得按照老師告知的或者是課本中規定的步驟進行,一旦沒有明確的范本就不知道后續的實驗過程應當如何展開.這種狀況不僅十分普遍,也深刻說明了學生在實驗創新能力上的局限.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一定要逐漸引導大家克服這一障礙,要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獨立探究,讓大家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創新實驗的嘗試.這不僅能夠極大地拓寬學生的實驗思路,也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良好激發.這對于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會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學習“單擺”的實驗時,筆者給學生們創設了如下問題情境:為什么小李從廣州買回的擺鐘到了北京就會相差幾分鐘,擺鐘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那問題又出現在那里呢,影響擺鐘周期性的因素有哪些?學生首先會對溫度、地理位置、擺長、重力這些因素做一些猜想,隨著思維的逐漸發散學生的頭腦也會越來越活躍.教師可以由低切入點將學生領進探究的氛圍,隨后讓學生進一步大膽的進行猜想和假設,并且適時的引導學生正確探究,分析單擺的震動周期與擺球的振幅、質量、擺長有什么關系?經過這樣的思考過程后大家慢慢領會到影響單擺振幅的一些關鍵因素,對于為什么從一個地理位置移動到另一個地理位置后時鐘會有偏差也慢慢找到了答案.這樣的分析過程不僅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實驗創新能力,這也促進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創設課外實驗活動
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意思的課外實驗活動,這不僅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延伸,也能夠極大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是提升學生實驗水平的很有效的教學方法.物理課本中的很多知識點都能夠在生活實踐中得到體現,這也使得不少課外實驗活動有著很好的可操作性.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有價值的教學素材,并且創設趣味化的實驗活動來引發學生參與.這將會為實驗教學提供很好的促進.比如,學習“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進實驗方案,巧妙地利用三角板對實驗進行改造.畫出玻璃磚的邊界和入射光線,將玻璃磚的另一邊與三角板頂角接觸,透過玻璃磚,通過移動三角板的方式來調整三角板的斜邊與入射光線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時三角板的斜邊就是折射光線的方向.實驗的這種有效改進是的課外實驗活動成為可能,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很高.大家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驗中來,制作的幾組對比驗證也很有代表性.通過這種有效的改進不僅打破了課本知識的局限,也很好地讓課堂教學內容得到拓寬與延伸,這些都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背景下的實驗教學理念.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當積極做出有效的突破創新.首先,教師可以對課本實驗進行一些合理的改造,并且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對于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都會很有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意思的課外實驗活動,這不僅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這也能夠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
作者:陳利 單位:江蘇省射陽中學
第三篇
一、學生自主實驗操作的重要性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能動性和探究性都體現了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理念。所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也要落實到學生本身,只有學生在自主性的操作中才能感受到物理的奇妙之處,也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分量,從而也激勵著學生更加關注知識的探究性學習,促進物理教學的發展。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中有關“能源環境”的內容,其中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探究,學生們就可以自行準備物理實驗的器材和相關材料。在準備器材時,學生就面領著實驗準備過程的重要環節,便是實驗器材和材料的選擇問題。傳統實驗教學中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模式使得學生無法刻意留意到教師在實驗時所采用的實驗器材和材料,導致學生在進行習題訓練或者在評述物理實驗現象時難以進行判斷實驗操作的對錯,對物理教學的持續型發展起著不利作用。所以學生只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自我設計、自我操作、自我總結才能達到對物理現象和物理本質理解的目的。固體、液體和氣體是常見物質的三種狀態,學生進行探究時需要一個完整的思路和操作流程,才能完成對這三種狀態的實驗探索,得出相關的結論。這個過程考驗了學生自主計劃、自主實踐、自主總結的能力,也只有在這樣種環境下,學生才能真正鍛煉相應的實際能力。對于物理教學來說,學生從自主實驗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思考和認識,從而推動著他們更加深入物理的學習。
二、合作交流式的實驗方式促進知識的交融
實驗教學的模式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也才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在與其他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才能進行學習思想的對比,促進自身的學習發展。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關于“電磁感應現象”的研究,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組成幾個小組進行探究。學生在實驗準備過程中需要進行分工,比如設備的安防、實驗數據的記錄、數據的總結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小組成員進行協調和安排,這是對學生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一大鍛煉。學生在準備器材時比如線圈、電源、永磁體這些器材,仍然需要留意線圈需要閉合回路,電源需要可調電流等情況,這些細節關系著實驗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這些細節的準備也是在傳統實驗教學中所忽略的事情,教師演示時往往忘記或者忽視對器材細節的強調,導致學生認識物理現象仍讓存有漏洞,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利影響。而學生在進行合作實驗時能夠根據自己的操作發現這些問題,加深了對物理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地方的印象,有助于他們學習態度的改善,學生因此會更加認真地專注于細節問題,避免大問題的產生。所以合作式的實驗教學法使得學生能夠有機會去發現問題,完善學習。
三、總結
總之,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實驗教學模式對于物理的學習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實驗模式的生活化,以及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和合作操作實驗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從物理學習中獲得有效的知識。
作者:張長明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龍岡中學
- 上一篇:交通局創建平安單位工作方案
- 下一篇:交通局綜治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