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習困難及相關策略

時間:2022-02-24 11:06:49

導語:高中物理學習困難及相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學習困難及相關策略

摘要:物理學科的性質具有探究的特點,同時還具有方法論特點,其是自然學科的一種,當前很多高中生針對物理學科的學習遇見了諸多的困難,其中困難不僅包含物理課程的難以理解上,還體現在物理課程的特殊性上,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情況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物理課程學習困難主要是智力正常的學生,物理學習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物理學習的一種情況。由于高中物理課程十分抽象,思維要求高,解題的方式很多,問題分析靈活,導致很多學生的疑點重重,學習難度增加,學習熱情降低,最后成為被動學習的不良局面。文章主要內容針對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展開,分析高中生學習物理課程的困難點,最后提出學習物理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課程;學習困難

一、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顯著區別

對比初中的物理課程學習來看,高中的物理課程教材呈現出以下幾種特征,第一,高中的物理課程更加抽象,屬于物體到質點的轉變;第二,高中物理課程學習更加復雜,例如,從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的轉變,從勻速運動到變速運動、圓周運動的轉變,學習難度更高。第三,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開始從原先的標量到矢量轉變,例如,簡單的算術運算轉變到矢量運算;第四,高中物理課程知識比初中物理更加嚴謹,其是定性到定量的一個轉變過程[1]。

2、學習方法不適應

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其中涉及到的有關問題解答比較簡單,且課程的學習比較直觀,概念容易理解,有關的公式很少,記憶性很強。物理考試的題目設計比較簡單,容易計算,由此可見,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比較機械化,很容易記住,其推理歸納很少。學生進入高中之后,物理課程的有關定義、概念和公式很多,課程進度很快,教學方式比較靈活,題型花樣多,如果還是按照原先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對待對課程的學習和理解難免吃力,很多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很差,及時已經背誦了的有關的定義和公式,因為理解的難度很大,導致學生無法分析公式的實際應用條件和范圍,出現亂帶公式的情況,無法應付千變萬化的考試題型,長期便會失去學習的信心。

3、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欠佳

高中物理中關于力學的知識中涵蓋了很多的數學知識,和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四則運算復雜得多,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學習力學的合成和分解三角函數的情況。物理力學課程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對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之間的彪角關系還沒有分清,和學生自身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低下有關系,還和學生有目的且有意識的實現數學知識在物理課程中綜合運用能力低下的情況有關,學生運用數學能力不佳的情況突出在普通班學生[2]。

二、高中物理學習困難的解決措施

1、學生層面

1)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新舊知識的切換和連接,連接是將新學的很多物理學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的運用到原先的物理學科結構中,不斷豐富和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整體的學習模式不會發生太大變化。轉變過程是對學生認知結構的更新和再次建立,新學習的很多物理理念和規律已經溢出了學生原先的認知結構,因此需要轉變學習模式和學習認知,適應高中物理學習模式。2)學生需要做好課前準備,新課程開始之前需要做好本節課程內容知識的了解和預習,將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標出來,將其作為課程內容的重點講解內容,該過程需要適當的選擇配套練習題目,做好知識預習的鞏固。除此之外,還需針對本節課程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分析舊知識的作用,分析自己已經遺忘或者學習比較薄弱的地方,在物理課程開始之前準備好學習工具,平復自己的學習心情,提升學習的投入程度。3)學生課上聽講的時候,也要注意策略,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需要保持高度的集中狀態,積極且主動的完成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重點聽講自己在課前預習中遇到的疑問和難點,分析教師提供的解決思路,分析問題分析過程中用到的新知識和舊知識,做好問題的具體實驗[3]。綜上所述,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重點知識在于分析教師講解的主要內容,需要將學習知識的重點內容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思路,不斷地深化課程學習的認知策略。4)高中生學習物理課程知識還要做好課后復習,課程結束之后需堅持每天復習,每周做好工作小結,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做好知識的聯系。

2、教師層面

1)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高中物理分析物理現象的過程中,為了簡化問題的分析過程,不僅需要考慮其中的主要因素,還需要注重其中的次要因素,建立起物理現象的對應模型,增強物理概念的抽象化。初中生進入高中的物理學習時,通常認為物理課程的學習中模型的研究和抽象性是難以想象的,針對此種情況,需要采取直觀教學的方式,利用大量的實驗過程和實例分析的方式幫助學生在抽象的物理知識海洋中建立起物理學概念,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2)物理教師還需加強對高中生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從初中升高中之后,很多學生可能上課聽得懂,但是解題的錯誤率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了解很淺,對物理知識的綜合分析和綜合運用的能力很差。面對該種情況,教師需要強化對學生解題方式和解題技巧的引導。對例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了解物理現象變化的整個過程,還需針對其中的數學運算技巧詳細分析,做好數學運算的演示,例如,可以對學生適當的分析和補習三角知識,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在物理解題中的能力[4]。3)分析規律表述和適用條件,克服學生解題思維的隨意性就高中生的解題思維和個人認知來看,其隨意性較大,部分學生知識簡單記憶規律和公式,理解較少,對規律的運用比較盲目,忽視了運用的范圍和條件,加大了學習和解題的難度。教師利用物理規律表述和規律使用條件分析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思維隨意性。

作者:姜懿珅 單位: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李湘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5:48+71.

[2]邱韻如.跨越物理的學習鴻溝:臺灣高中與大學物理教學之我見我思[J].物理與工程,2012,06:17-21.

[3]彭永明.高中物理學習過程的困難和處理方法[J].亞太教育,2016,02:139.

[4]曾展妍.高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差異分析及應對策略[J].企業導報,2016,01:80+87.

[5]張麗,肖利.高中生物理學習情感障礙成因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