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時間:2022-08-18 05:31:19
導語:物理教育中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職業院校在當前形式下主要是培養技能型人才,而21世紀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而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創新能力的競爭。因此對于我們這類職業院校的核心問題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必須對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提高創新能力以及發展個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學生今后的競爭力。因此,物理教學中應“立足自主,著眼創新”。即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教育,在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尤為重要。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物理知識基礎較差,在一年內學完上下冊物理學內容,確實不是件易事。經過幾年的探索,對如何激發學生的主體覺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談幾點體會: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舞臺教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維,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創設民主和諧和學習氛圍。寬松的環境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基礎,美國創造力研究專家認為,創造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且忍俊不禁的氣氛中才能進行。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所謂的自由,就是盡量減少對學生行為和思維的無謂限制,讓課堂成為他們自己的舞臺,讓其自由馳騁、自由表現的機會。而老師,就是不對學生的獨特想法進行批評或挑剔,使學生消除被批評的顧慮,獲得創造最寬松的思維想象空間,從而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要把學生視為自立的人、發展的人、有潛能的人,牢固樹立學生主體觀,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物理的心理自由,從而建立起創新學習的自信心,敢于開口,敢于質疑,敢于提問,敢于說“不”的教學氛圍。教學中,鼓勵學生錯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補充,沒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見的可以爭論,不明白的問題可以發問,對老師的教法可以提意見。這樣,學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權利。當前大部分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散漫,意志薄弱,志向不大,不被任課老師所重視。進入中職學校后,多數家長對學生要求偏低,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有自暴自棄傾向。其次,這些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學習上的障礙,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差三落四,造成惡性循環。他們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對物理學習興趣較低。鑒于以上原因,教師采取上述方法可以統一學生思想、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有意進行學法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開學伊始,抓住時機,開設專題教育課,分析中職生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就業信息,知道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同時闡明物理知識與專業知識有密切的聯系。譬如,要學好工程力學,就要學好物理中的力、平衡、牛頓定律等;要從事電子工作,必須掌握物理中的電流表、電壓表、歐姆定律等。讓他們一入學就端正學習物理的態度。同時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對課前預習,課上聽講,作業及實驗實習等提出明確要求。并指出物理知識具有很強的連慣性,容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使之認識到“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所帶來的后果,促使學生主動規范自己的學習行為,使之逐步走上學習的軌道。
二、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創新意識
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能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客觀情景中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其相應情感,由此引導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產生積極的態度傾向,進而刺激學生思考探究的需要,調動學生創新意識,發展其創新思維。創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的追究問題罷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教師要善于結合生產和生活中的實例,不斷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對象和物理模型。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再現生活場景,然后將這些真實的實際情景設計成對應的物理問題。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和要求的問題情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學生課堂提問的主動權。創新總是在問題解決中發展起來的,問題解決是創新的土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時,課前就讓同學們思考:為什么下雪的天氣,騎自行車出門時,一要慢騎,二要把車胎內的氣放掉一些。同學們觀察現象,驗證猜想,分析原因,一節課上下來,意猶未盡。舉這種事例,學生有親近感,降低了對物理的畏難情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三、在教學上要由易到難,多表揚,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得到的關注較少,獲得教師表揚的機會更寥寥無幾,普遍存在我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肩負著撫慰他們心靈的重任。善用表揚,多鼓勵,少批評。教學過程中,贊美是加油站,表揚是驅動力,幽默是潤滑劑,師生的互動,情感的交流,時光在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流淌,非智力因素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中職生缺少的是欣賞,匱乏的是成功。一句由衷的表揚,一個期待的眼神,一絲欣慰的微笑,都可能打開學生心靈中的求知之門。針對中職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易受挫,課堂練習要采取由淺入深、步步為營的原則,要讓學生聽得懂、做得出,享受學習的樂趣。如果操之過急,題目過深過難,一旦多次出現“暈”,那將使學生產生畏縮情緒。久而久之,喪失學習物理的興趣,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作業要全批全改,必要時要作記錄,對大面積的錯誤要糾正,甚至可以重講。新課的起點要低,梯度要小,本著先慢后快的精神,踏踏實實,不能因趕進度而留下夾生飯,當心“欲速則不達。”期中期末考試,出卷要慎之又慎,要讓絕大多數學生及格,以增強信心,體驗成就,以利再戰,此舉不可小視,否則將造成大面積“減產”。以靈活多樣教學方法,保持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開展活動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離不開實踐活動,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這一目的呢?這就需要開展活動化教學,活動化教學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研究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使之在動態中掌握知識,內化情感,樹立信念,指導行動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交流研討的機會,通過交流研討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使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并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在研討過程中,讓學生說與別人不同的話,用與別人不同的方法,提與別人不同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怕說錯,不怕別人笑話,不怕失敗。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創新。要實現交流研討的實效性,就要求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問題,找準研討的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的要求,物理課教學改革,不僅是教育觀念的改革,更是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搞活物理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這樣他們的智力才能得到開發,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 上一篇:物理教學素質教育建議
- 下一篇:新課標物理教學革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