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環境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20 08:18:18

導語:高中物理環境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環境教育研究

【摘要】高中物理教育是高中課程中比較難的部分,以物理的理性思考角度為基礎,以邏輯思維滲透的方式與課程進行結合,成為高中課程中比較重要的教育思維,本文通過討論高中物理在高中文化課中的思想滲透和體現,展現當代思想教學的邏輯性及充分思考性。

【關鍵詞】高中物理;環境教育;滲透

為達到環境教育的目標,必須將環境作為重要的學習資源實施教學,在學生教育中通過調查研究,獲得直接的經驗來源,通過實地調查獲得學習技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查:搜集素材,調查討論不同生活環境物理型生活素材對人們產生的影響。

一、理論研究基礎

1.STSE理論。在物理教學中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已經進行了比較科學的討論,涉及環境教育,在物理教學中開展STS教育,使其迎合時展,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對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具有重要意義。2.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的經濟社會,要求人類增強環境效益觀念,正確對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發展關系,重新審視自身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建立人和自然互利共生的發展模式,促使民眾不斷參與到環境保護中。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全民的可持續發展觀念。3.環境物理學理論。環境物理學理論主要研究聲、光、熱、磁場等物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根據研究對象可將環境分為環境空氣動力學、環境光學等。在高中物理學進行環境教育過程中,必然涉及相關環境物理學知識,對環境物理學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對環境問題進行科學認識,從而培養正確的環境意識,接受科學的環境教育。環境物理學位高中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依據。

二、高中物理教學進行環境教育的原則

環境教育的原則之處區域到全球、自然和社會的多維度的認識關系,環境教育面向多個年齡段,在發展學習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技術上,高中物理教育注重一定的教育原則,針對高中物理教育中環境教育,提出以下原則:1.適度性原則。物理教學進行環境教育,必須明確物理課程教學的中心,適當融入環境教育,注重物理教學和環境教學之間的關系,不能偏離物理學的中心,始終圍繞物理學展開環境教育。2.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具體實踐使學生親身感受環境教學的過程,正確認識環境問題。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提高人們的環境素質,提高人們認識環境的意識。環境教育應當堅持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堅持這一原則,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教學,可以適當增加環境條件下的實踐活動,例如土壤中測定特殊離子。3.參與性原則。環境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環境教育中,不僅僅是學習環境知識,而是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環境認識問題,形成正確的環境觀念,具有環境問題的認識,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學生會接觸到環境污染的案例,從而帶動學生從個人興趣出發發現問題,探究根源,讓學生參與其中,獲得實際經驗。直接參與環境問題的解決,可以提高學生認識物理知識,物理學進行環境教育的參與,可以發揮學生的理論知識,通過親身體驗,鞏固知識,保護環境。

三、高中物理教學進行環境教育的策略

通過高中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理論認識,可以發現環境教育的內容保證了環境教育的有效開展,充分發揮了環境教學的實際意義,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的方法對提高環境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1.結合教學形式,融入環保知識。課堂講解成為傳授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根據課程內容,以教材為主導,以物理知識和環境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物理課堂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講解新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可根據光伏項目開展討論,講解科技和經濟、環境的關系,提高傳統知識的運用;通過手機查詢天氣狀況,采取防護措施。2.注重實驗,提高環保技能。比較課堂教學,物理實驗更加具有直觀性,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具有重要意義。教科書中實驗內容較多,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演示環境知識,比如靜電現象、避雷針等,這些內容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可以改善環境狀況,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從中體會物理對環境改善的積極作用,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物理實驗,比如塑料杯進行膨脹、失重等實驗,使實驗展現直觀。3.開展實踐活動,增強環保意識。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倡導學生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加實踐,豐富學生體驗,通過學生實踐按,發揮綜合運用能力。研究潮汐活動、氟利昂的產生、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等實踐課題,有利于學生對環境保護產生意識。

四、物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前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突出的問題,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對環境問題有了一定認識,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從物理知識中學到的聲、光、電、力等知識不僅使學生更加了解環境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對環境的責任感,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通過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探討物理課程開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提供教育依據,文章通過高中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討論,豐富了理論知識,深化環境教育的理論意義,為實踐提供指導。

作者:杜娟 單位:遵義航天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徐輝,祝懷新.國際環境教育的理論和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