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課程研究
時間:2022-04-13 11:02:50
導語:高中物理教育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高中物理課程學習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和升學壓力的影響,高中生通常以概念公式論述和習題做為主要學習手段,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掌握相應解題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這種學習方式使高中物理教育課程學習效果較差,對此嚴肅探討了高中物理學習課程的新視域,提出改進方式,為其他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關鍵詞:物理;教學;新視域
高中物理屬于一門知識綜合性運用較高,難度較深的學科。因為受到應試教育因素影響,不少高中物理課程以習題運算為主要教學方式,而大量的習題填塞讓高中物理教學普遍出現低效化、形式化現象。促使許多高中生任務物理難、得分不易,從而對物理產生抵觸排斥心理,這樣又會進一步拉低自己的成績,最終形成惡性循環。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各科教師都在努力創新,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高中物理課程教育也應積極作出回應,拓寬教學思路,研究物理教育課程新視域,提高教學效果。
一重視課前準備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中生物理學習動態。由于基礎知識、課堂努力情況、自主學習能力、課后環境因素都不同,高中生對于物理學知識的掌握也一定不盡相同。學生必須做好課前準備調查,掌握物理教學動態,了解最近一段時間物理知識的課程情況,對個別學生著重注意,從而牢牢把握教學起點。由于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比較復雜,學習難易度的把握尤為重要,在學習過程過于高深很容易造成成績靠后,基礎不牢的同學造成心理壓力,甚至使其出現自暴自棄的想法。學生們必須在深入了解物理學習方式之后,對書本知識和原有教學體系框架,做出相應調整。通過課堂反饋了解物理知識掌握狀況,判斷階段知識內容是否已經掌握,對于個別學生必要時可以做針對性輔導[1]。(二)編撰物理情景進行深入化教學。意大利教育學家薩克爾列蒙斯曾經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來自于生活”。而物理就是一門與生活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學生們可以在課前就設計物理情景,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引發學習思考,激發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物理情景就是指:為了分析物理問題而展開的,由學生們共同完成的教學環境。通過學生不斷探究相關物理情景,可以將物理知識從冰冷的書面移到學生的生活中,拉近學生和物理知識的距離,更容易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比如在物理學《彈力學》這章中,學生們就可以利用邏輯思維關系,將彈力知識引入到日常生活中,通過模擬情景,引出彈力概念。進而對彈力的產生條件是什么?彈力的大小于物理有什么關聯?彈力的運用等等深層次問題進行實踐教學,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極交流,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頭腦風暴和思維火花,進入自主討論探究狀態,通過同學之間互幫互助,自我問題發掘和分析,最終達到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目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還能加深知識印象,牢牢掌握相關概念[2]。
二強化課堂點播加強知識理解
(一)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和實驗能力。現階段物理教學推廣過程中,相關物理教師大多以口述、畫圖等單方面指導方式和理論講解進行知識傳授,但是物理學科包含大量實驗,受到場地、資金以及其他因素影響,現階段我國各高中實驗安排較少。2016年國家教育部隨機抽取北京10所高中對物理課程教育方式比例進行統計估算比例平均值,具體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我國物理課實驗教學比例僅占5%,更多的是單方面概念教學和習題教學。然而對物理課堂學習來說,僅通過文字作圖介紹,很難讓學生記憶深刻。比如高中物理《歐姆定律》一節,在學習歐姆定律規律時,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結論:非靜電力做的功等于內外電路中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綜合。對于這一概念和相關公式的理解難度較高,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尚有理解,但是一定時間后,就立刻忘了定律本質和內容[3]。而對于這種情況,學生們只需要做一次實驗:利用干電池連接一個小型電阻,當電路閉合一段時間后,學生可以自己用手觸摸一下電池,直觀感受電池熱量,體會到電源確實在發熱。通過這樣的實驗課學生對內電阻以及內電阻在整個閉合電路中所起作用的理解自然深刻,學生的記憶也會愈加深刻。因此,學生們必須針對物理學習內容積極設計相關教學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操作,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深化對相關物理知識的切實感受和概念理解,從而加強學習效果。(二)采用對話式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質疑能力。傳統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這樣做雖然可以由學生全程掌握教學情況和學習進度,但是由于學生參與度不高,不少學生難以進入狀況,無法快速參與到物理學習中來,致使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沒有興趣。鑒于此,物理學習需要更多以探討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鼓勵學生勇于質疑,提升問題探尋和物理質疑能力。同時對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發問,再根據學生問題進行知識教導或者輕微點撥,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了解自身知識理解情況,把握知識起點,及時更改學習進度和學習深度;學生也因為積極參與到課堂探討中,對物理知識印象根深,也提高了物理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對話式學習方式的根本就是立足于實踐。高中物理課程所有基礎概念和學習內容都來源于實踐,因此在對話式學習中,學生必須積極引導物理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根本意義。盡量避免純“學術類探討”而更多進行生活物理探討,學生必須明確教育思路,提倡將學科知識和社會實際聯系到一起,豐富物理學習內容和對話內容。(三)善于利用多媒體平臺和模型進行物理教學。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現代物理教學提供了新視域,極大的豐富了教學手段。物理學本質上來說就是模型上的學習,物理課本上舉的例子也大多是理想化模型,而隱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模型卻難以被人提及,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可以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將隨時制作相應知識模型,在豐富的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的幫助下,學生會更加直觀的了解物理。在課堂上反復觀看動態試驗步驟以后,還可以將重點知識內容單獨列在一起,相比較傳統的板書或者書面記敘,不僅節省了時間精力,表達效果還更加突出,既減少了學生的課堂負提升課堂效率,還加強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高中學生課后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師生情感交流
高中物理學習課程研究,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一直是物理學習的新視域。作為物理知識學習,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將知識進行表面了解,而是要深入進行物理知識研究,自我發展,訓練學生自身舉一反三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分析、自主交流、獨立動腦解決問題,探索物理知識。物理學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其本質是一種知識結構搭建的過程,所以學習物理知識應該嚴格把控靠前突襲現象,學生加強日常積累,在課余時間也能自主學習,而不是單方面被動學習,成為學習機器。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也應有自控能力,樹立榜樣形象,激發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自發認真上好物理課。除了課業以外,提升彼此情感,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信賴感和歸屬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綜合提高。
四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愈加深入,我國高中物理教育已經發生巨大轉變。對此必須積極克服傳統教育弊端,積極探索物理教育課程新視域,關注學生學習狀態,對不同學生進行高針對性指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高效的完成高中物理學習課程。
參考文獻
[1]孫琳琳.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旬刊,2015,15(1):48.
[2]李獻.新課程視野下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58(12):00162.
[3]付才秀.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3)12.
作者:張嘉森 單位:東北育才雙語學校
- 上一篇: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索
- 下一篇:大學物理教育人文精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