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對人格的影響
時間:2022-04-13 11:11:26
導語:物理教育對人格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主要是通過不斷的實驗與探索來尋找規律的,它需要對物質結構和物質規律進行探究,再由能量、空間、時間相互之間的轉化來表現出來。物理知識的傳授采用了實際與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其課程教育主要包含實驗教育和理論教育,通過不斷地實驗可以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剖析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物理理論則是通過數學形式揭示所要研究物質的內在規律及其道理。物理課程在教育系統中占據的地位甚高,在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綜合整體發展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人格定義及其影響因素
一個人的角色載體是人格,對人的定位、人在社會中處于什么層次都由人格決定。人格主要表現為一個個的“需求,情感,個性,素質”等,人格不會一成不變,也不是不斷波動,它是兩者合一的精神劃分,體現在人的行為方式和行為側重點。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對人格的產生同樣重要。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格的產生與發展是在先天性的遺傳和后天性的條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對人格形成有促進作用的主要包括先天基因遺傳,社會環境,幼時經歷和后天教育等多種因素。而在學校教育中各學科的教育對學生們的人格有著不同的影響,其中物理教育以其嚴謹的知識獲取過程,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強化培養,道德素質的有效提高以及心理素質的進一步強化對學生們的人格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三、物理教育對人格的影響
(一)物理教育能夠讓學生獲取嚴謹的知識。物理學這門學術分類,主要是對物質本身構造和物質活動規律進行研究和分析。物理學在研究過程中,取數指標極其嚴格,其研究對象為自然界最常見和最基礎的現象,且其所得出來的相關定理已經被廣泛分布和應用現實生活中。當今時代背景下,全球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果,其不斷的延伸與發展都得益與物理學。物理學科的形成和發展歷史悠久,但卻生命力旺盛,這是因為物理學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每個物理學家對物理學都在進行不斷地研究與探索,得出了若干個物理上的相關解釋和相關定理,然而過程卻極其復雜和繁瑣,物理教育需要不斷地去發現,然后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反復推測、總結等等。這樣嚴謹的推理過程不僅能讓我們學生從中獲取嚴謹的知識,更能讓我們學習到物理學為人類作奉獻的精神,非常有利于培養我們的信仰并激發我們的積極人格。(二)物理教育能夠讓學生培養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美籍猶太裔理差得.費曼是一名在物理界德高望重的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獲得者,他對科學做過相關闡述,他曾說過:“科學是一種方法,它教導人們:一些事物是怎樣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現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因為沒有事情是絕對已知的,如何對待疑問和不確定性,證據服從什么法則,如何去思考事物、做出判斷,如何區別真偽和表面現象”。物理學的實驗是最精密的實驗,在進行實驗時,也是一個培養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和擴展思維等優秀能力的過程。我們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際操作時,首先要會熟悉和了解物理研究工具,然后學會掌握一些系統科學試驗方法:比較法、干涉法、縮小法等。同時,在研究數據有誤差時,我們要學會分析,了解列表法、作圖法等等。綜上所述,物理教育極其重要,它能提高我們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進一步完善我們學生的人格。(三)物理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繁榮昌盛。我國在物理學界的形成與發展中也曾不斷地奉獻,歷史記載,在物理觀念、物理概念、物理法則以及物理推測探討方法上,我國有許多物理學研究事跡發展在西方之前。比如,《墨金》,出自于戰國時期,客觀公正的闡述了時空理念,對機械運動進行了準確的解釋,并且,對于平動,轉動和滾動之間的聯系,都進行過探討與研究,并定義“力,刑之所以奮也”,即給出“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的正確判斷。比如,現代的航天領域,原子能延伸與利用等等。對這些科學成果不斷地了解與學習,讓我國的文化更加繁榮豐富,歷史悠久。因此物理教育能夠增強我們學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愛國信念,使我們學生有更加高尚的道德,進一步構建完善的人格。(四)物理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物理老師在進行知識傳授時,不僅會注重我們的學業也會注重我們的心理健康。在課堂講學中,各個老師會在講述專業知識的同時給我們講述各個科學家個人事跡,學術成果以及人生閱歷,這種物理教育方法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由于從古至今每個物理學家都將畢生心血投入到物理學研究中,每個物理學家在進行物理研究的過程中,都擁有持之以恒,不斷標新立異的良好心理素質,才使得物理學不斷地發展與壯大。所以,物理教育為我們樹立了良好榜樣,讓我們明白每一位物理學家都是我們的楷模,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良好心理素質,使我們的心理素質更加強大。
四、總結
總而言之,物理教育能夠培養我們高中生的積極人格,老師們也會注重自然科學教育與人文科學教育的結合,以我們學生為中心來進行素質教育,使我們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因此,物理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高中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應該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積極探索真理,勇敢進行實踐,在獲取嚴謹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我們自身能力的培養,更要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成為一個能夠對社會,對國家奉獻自己力量人。
參考文獻
[1]馬亞鵬.物理教育的人文本質[J].基礎教育,2013,10(04):28-33.[2017-09-28].
[2]薛永紅,續佩君.物理文化:定義及其對物理教育的啟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1):43-47.[2017-09-28].
[3]蔡鐵權.論物理教育的人文意蘊[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05):81-86.[2017-09-28].
作者:李韋江 單位:南京市第九中學
- 上一篇:大學物理教育人文精神探索
- 下一篇:高中生物理實驗實踐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