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
時間:2022-10-16 10:38:27
導語:生活化教學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是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之一,物理知識從生活中來,理解、轉化后也將應用到生活中去。新課改中明確指出生活化是物理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討了物理實驗教學中推行生活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以期將物理知識更好地應用于生活中。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教學質量;中學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理論和實驗并行發展的學科。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尤為重要,是開展物理教學的基礎。而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對于生活化情景的創設、生活化元素的應用已成為近年來物理課程與教學論中研究的一個熱點。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生活化元素,是指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物理現象,通過觀察與思考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分析和探索物理實驗,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總之,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應用于生活,只有將物理教學生活化,才能使物理學科發揮最大的作用。
一、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推行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豐富多彩的生活知識與教材規定的內容進行融合、相互支撐,讓學生通過生活現象學習物理知識,并利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既增強了物理實驗課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引起學生解決問題后的自豪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二)有利于學生快速接受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很多都源于實際生活,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生活化元素,與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時快速接受物理知識并扎實掌握。而且,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相關物理知識時會自然地回想起課堂上學習的內容,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重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在根據教學要求完成教材相關實驗的前提下,設計結合生活化元素的實驗,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觀察生活現象及應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達到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教師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實驗來解決問題,能在反復的嘗試與訓練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生活化教學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演示實驗教學中注重生活化
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常常伴有演示實驗教學,而絕大多數教師往往只是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參考書按部就班地使用傳統的演示實驗器材。實際上,中學物理知識大多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運用生活中熟悉的東西為學生演示實驗能迅速拉近物理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啟發學生更迅速地明白現象后的物理實質。
(二)在分組實驗中注重生活化
中學物理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基礎上,反復思考設計分組實驗。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有目的地選用學生生活中比較易得的物品、材料、器具,按照簡單、便捷、有趣的原則進行分組實驗,并且注意合理分組,保證人人參與,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學過物體平面鏡成像規律后,可以鼓勵學生分組合作,在生活中尋找合適的材料制作簡易潛望鏡并研究其功能。
(三)在設計性實驗中鼓勵學生利用
生活化元素設計性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計實驗,進一步完成知識的建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而且有助于真正實現物理實驗教學從單純模仿到主動探究的轉變。例如,在研究光的折射規律時,可以安排學生自己尋找合適的物品設計實驗從而探索光的折射規律。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推行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實驗、物理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改變傳統觀念中物理學科高難、不易掌握的錯誤觀念,使物理變得親近、真實,隨處可見、隨處可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就是從本質上探究和認識世界。
參考文獻:
[1]趙曉卿.初中物理規律教學的生活化問題設計[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顧小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認知與實踐[J].中學物理,2016,(34):26-27.
[3]于淼.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作者:高麗麗 金子靖 張明輝 張利云 高淑榮 單位:北華大學理學院 長春帝豪食品發展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議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 下一篇:學校體育增強小學生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