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貸消費現狀調查分析
時間:2022-12-08 10:47:33
導語:汽車信貸消費現狀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基本概況
本次調查以陜西省西安地區消費者為對象,為了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西安地區消費者汽車信貸現狀,借助網絡和社交通過二維碼掃描方式對西安居民做了調查,調研期間返回問卷并得到有效樣本577份,最終對所有確認并有效的樣本進行了隨機抽查,確認樣本可信。此次問卷調查中調查樣本共577人。調查結果下表所示。
2.1調研對象群體分析。此次被調查對象為西安市居民消費者。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圖1受訪者學歷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所調查的人群當中,本科學歷的人數最多占到63.43%;大專學歷的人數占到17.85%;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數占到9.88%;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占到8.84%。通過對上圖分析可知,調查的消費者中25~35歲,本科學歷,公司職員對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汽車信貸比較感興趣。年輕的公司白領是汽車信貸發展的主力軍,針對此現狀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應大力拓展此群體的汽車信貸發展。2.2調研對象家庭狀況及購車傾向。此次被調查對象中:家庭月總收入多集中在10001~15000元的占25.65%;購車原因為工作業務需要較多占50.78%;調查對象中15萬~25萬元的中級車、緊湊車型更受歡迎,占比為49.57%和63.43%。具體數據圖2~圖4所示。通過圖2分析發現,在調查的人群當中,稅前月收入中30%以上是1.5萬元以上的人群,大部分集中在1.5萬元以下,也反映出汽車信貸市場的客戶群體。通過圖3分析發現,在調查的人群當中,購車的主要原因前四分別是:工作和業務需要、旅行自駕游方便、交通擁擠節約時間、結婚生孩子家用;分別占到50.78%、47.66%、32.06%、29.64%。通過圖4分析發現,購車價位傾向當中,15萬~25萬元的中級車更受歡迎,人數占到49.57%;低于15萬元的經濟型車,傾向比例占到40.38%;25萬~35萬元的高檔車,傾向比例占到8.32%;35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傾向比例最低占到1.73%。通過圖5分析發現,在車型喜好方面,緊湊型車、中型通過上圖分析可知,工作業務需要、旅行家用是消費者購車考慮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家庭月收入的主要影響,在價圖5購車車型(多選)位方面15萬~25萬元的中級車比較受青睞。針對此情況,銀行、汽車金融公司與汽車制造商合作應主要針對15萬~25萬元的中型車發展汽車貸款產品,并針對此系列的汽車貸款產品多一些優惠政策和宣傳。2.3消費者汽車貸款原因及渠道分析。圖6購車貸款原因(多選)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調查的人群當中,購車貸款的主要原因是:現有購車資金不足占到64.99%;其中節約資金用于其他投資占到61.18%;利用現有資金購買更高檔次的車占到48.01%。圖7了解信息渠道在調查的人群當中,了解汽車貸款主要原因是:家人/親戚/同學/朋友推薦介紹占到28.25%;其中銷售人員介紹占到23.05%;通過電視/廣告/報紙/網絡渠道了解占到20.28%。通過對上圖分析可以看出汽車貸款的購車方式已被消費者所認可,而選擇汽車貸款的主要原因是現有資金不足。部分消費者是節約資金用于其他投資,也有消費者是通過汽車貸款購買更高檔的汽車。其中提前消費的方式和汽車貸款消費行為的發展也已被消費者所認可。在了解汽車貸款信息的渠道當中,通過周圍親朋好友了解占的比例最多,為28.25%。消費者通過汽車貸款的方式購買汽車越來越多,通過貸款提前購買到心儀的汽車已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在了解汽車信息渠道方面,主要還是通過周圍的親朋好友。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汽車制造商應通過一些汽車貸款優惠活動加大力度宣傳。2.4調研消費者汽車貸款支付方式分析。圖8汽車貸款方式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調查的人群當中,36.57%的消費者選擇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33.45%的消費者選擇銀行傳統按揭購車貸款;23.22%的消費者選擇通過汽車金融公司來進行購車貸款。圖9選擇汽車供應商在調查的人群當中,選擇汽車供應商比較看重首付比例低、信貸利率低、還款方式靈活;分別占26.52%、25.82%、15.77%。這也與被調查者年齡近70%集中在35歲以下有關。圖10服務質量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汽車信貸活動中,50.95%的消費者看重貸款手續費、利息是否合理;17.5%的消費者看重貸款產品設計是否合理。通過對上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汽車信貸產品方面大多數消費者傾向于通過銀行的傳統信貸方式。首付比例低、信貸利率低的汽車供應商愈來愈受歡迎。在汽車貸款內容方面,有50.95%的消費者更關注于貸款手續費、利息是否合理。汽車金融公司和整車企業的財務公司等機構應多推出有關汽車貸款的信貸產品,拓寬汽車貸款渠道;在優惠活動方面,消費者更關注首付比例低、貸款利率低,相關金融機構應及時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做出調整,推出優惠力度更大的產品迎合消費者,擴大汽車信貸市場。2.5消費者汽車貸款風險評估分析。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貸款期限方面,38.82%的消費者更愿意接受2~3年的還款期;34.14%的消費者愿意接受1~2年的還款期。1年和3~5年的分別占7.45%和19.58%。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月還貸額占家庭月收入方面,46.1%的消費者選擇占11%~20%的家庭月收入;28.08%的消費者選擇占21%~30%的家庭月收入;只有0.52%的消費者選擇占51%的家庭月收入。通過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貸款購車風險承受方面,55.11%的消費者認為解決了汽車購置需求;53.38%的消費者認為有還款壓力;50.95%的消費者認為緩解了現金流。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數消費者認同通過汽車貸款進行購車,但是在風險承受方面多偏保守,三年左右的貸款期限被多數人所認可。汽車貸款相比國外,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不長,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多數人偏向于期限長、貸款金額占家庭月收入低的保守方式。但是目前,貸款消費的方式的主要群體還是年輕人,在汽車信貸內容和服務方式等方面,相關金融機構應逐步深入結合消費群體的貸款消費偏好提供相應服務。
3西安地區汽車消費信貸存在的問題
根據以上調研和分析發現,在西安市地區汽車消費信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改善。3.1汽車貸款程序煩瑣。在問卷采集后的分析中我們發現,縱觀整個汽車金融市場格局,商業銀行還仍然是汽車信貸的主要途徑。在整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中,商業銀行有著重要的地位。因為,商業銀行的發展緊跟經濟的發展,再加上有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具有充分的有利條件。由于商業銀行汽車消費信貸的快速發展,占有了其他相關汽車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使得整個汽車信貸市場發展不平衡。讓消費者的貸款方式趨于單一化,其貸款手續煩瑣,合同條款不清晰,附加條件多,成為了困擾消費者的一大難題。3.2消費者信貸需求受到局限。消費者在銀行貸款,所選擇的汽車貸款產品,大多來自所申請銀行提前出臺的相關方案。消費者在選擇貸款產品和汽車供應商時,選擇性較少。在貸款方式上,也多依托銀行傳統按揭,銀行信用卡的方式。由于商業銀行在消費信貸方面占據著主導地位,其他相關金融機構發展緩慢,消費者涉及較少,所以在選擇上也有了局限性。3.3信用評級和監管制度不夠健全。由于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在汽車消費信貸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不管是之前出現的大規模汽車貸款“壞賬”,還是現在依然存在著的不良信用。社會保障體系的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經濟的不富裕,在汽車貸款還款時,仍然還存在著不能按照合同按時還款的情況。一方面,對商業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對消費者自身的個人征信問題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監管方面,目前的西安市金融市場發展不是很成熟,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到位。開放程度低、信息透明度低,在汽車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采集方面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消費信貸法律不健全,也沒有專門針對汽車消費信貸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這使得消費者不能透明地了解金融市場的汽車信貸信息,也會出現消費者信息泄露的問題,信息安全難以保障。
4對西安地區汽車消費信貸改進的建議
此次調查以西安地區消費者汽車信貸為基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西安地區消費者汽車信貸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設計了相關的問卷,對西安市577位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綜合的分析,給出建議如下。4.1促進汽車信貸市場的多元化。在汽車貸款的申請、汽車貸款的審核、還款等多個方面,簡化相關程序。汽車貸款需要更專業的人員和相關服務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不能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需要其他相關金融機構的發展,“百花齊放”的汽車消費信貸金融市場環境才能發展得更加成熟。在發展的同時,需要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對此,西安市的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采取一些措施促進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公平地發展。相關汽車金融機構,一方面,能有效刺激汽車信貸市場,讓商業銀行不再占據主導;另一方面,可以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來進行遠程客戶交流,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服務。所以,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來支持汽車金融公司的發展,使西安地區的汽車信貸市場能夠真正“百花齊放”。4.2“個性化”和“特色化”的實現。在汽車貸款產品和還款方式上缺少一些特色化和個性化,汽車信貸市場發展的同時,多一些個性化的服務,更多地注重消費者的感受和體驗。簡化程序的同時,推出更多有特色化的汽車信貸產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方案。開發專屬產品、提供一站式、綜合化金融服務,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信貸產品服務。讓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可控風險和符合法律規范的環境下,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手段。運用遠程對客戶進行授權,使網上貸款申請,審批更加便捷。對消費信貸產品進行創新,推動商業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創新消費信貸抵質押模式,研究出針對不同汽車信貸消費者,不同的首付比例、期限和還款方式的信貸產品。4.3完善信用評級和加強法律監管。在我國,目前由中央銀行開始展開的個人征信系統運作日趨完善,個人信用評分模型已進入到實際的應用中。完善的個人信用制度能購有效地規避個人汽車消費信貸風險。一方面,對獲取的信用數據應轉化為能為貸款機構或者信用需求方能準確評價個人信用的指標。另一方面,個人信用評估標準不統一。我國個人資信評級機構和各金融機構對個人信用的評估手段各不相同,不利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從個人信用記錄、失信行為聯合懲戒、信用服務平臺、信用信息共享網絡、法規制度標準等5個方面加強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一個完善有利的法律環境對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對于汽車信貸,政府應出臺更加詳細、有效的法律。讓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個人和企業征信進行立法。對參與消費信貸的各個主體和參與貸款的各個部門嚴格進行規范。對于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個人信用隱私泄露的問題,嚴懲不貸,嚴厲打擊。對消費者、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這三者之間,應加大立法、著重規范消費信用關系。4.4促進信貸市場良性發展。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能夠有效地促進汽車消費信貸更快地發展。讓汽車價外費用、從汽車上征收的費用、購置環節的稅費逐一減少,構建良好的消費市場運作體系。使西安市地區的消費者不再抑制購買欲望,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購車。相關部門應出臺一些措施,讓停車場少、道路擁擠這一現象得到解決,不要惡化了汽車消費環境,挫傷了消費者的購車消費心理。在貸款過程中和貸后問題的處理中,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和消費者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讓溝通更加快捷、有效。從根本上,切實地解決西安市消費者的汽車貸款的貸后問題。
5結論
本文根據調研結果和數據分析,從消費者行為分析,梳理出西安地區汽車信貸消費中出現的一些相關影響因素,以及汽車貸款程序煩瑣、信用評級和監管制度不夠健全、信貸問題解決途徑少等限制西安地區汽車信貸發展的問題,為了改善西安市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現狀,有關部門應從完善信用評級和加強法律監管、汽車信貸產品特色化創新等方面入手,符合地方消費者群體特點,不斷滿足當今消費者行為需求,促進西安地區汽車信貸市場多樣高效發展,從而大力促進西安地區的經濟良性發展。
作者:段曉華 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 上一篇:農村信貸配給問題探析
- 下一篇:零售信貸業務審計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