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政策與建議
時間:2022-05-06 08:41:47
導語: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政策與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機,并在全球蔓延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指標遭到了極大程度的下降,是二戰后對實體經濟最為沉重的打擊。尤其自2009年的下半年以來,對于我國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經濟指標逐漸恢復了平穩的狀態,全球經濟也順利擺脫了金融危機而逐步走進了“后危機時代”。從這次金融危機中,我們可以發現,鑒于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關于資產證券化經營的業務仍然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所以受到這次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并不是十分嚴重。但是,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不穩定性以及我國對宏觀經濟政策作出調整所帶來的波動,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在后危機時代面臨著新的信貸風險問題,為此,對于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研究仍然是一項重點課題,農業商業銀行也要加強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二、后危機時代農村商業銀行面臨新的信貸風險因素
(一)中小企業信貸風險加大
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是阻礙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大因素,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中小企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信貸融資難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所以,為了更好地解決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小企業帶來沖擊的問題,我國政府以及相關的金融機構分別就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采取了實際性的措施,以求確保我國經濟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并有效解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進而緩解當前中小企業資金緊張的壓力。但是與此同時,也使農村商業銀行承受起較大的信貸風險。另外,相關的政策批準中小企業能過通過專有知識技術、商標使用權、許可專利和版權等無形資產作為質押,但是存在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就是無形資產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弱,農村商業銀行并不像處理有形資產那樣,能夠通過拍賣、租賃和轉讓等多種渠道對資金進行及時的回收,同時,還存在貸款抵押形同虛設的隱患。
(二)信貸風險加大
我國政府為了更加有效地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危害,采取了適當的貨幣寬松政策,盡管在2009年我國經濟呈現出較為迅速的增長,但是對于投資和房地產行業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對開展信貸業務方面的風險比較大、與此同時,我國一直都是以間接融資的方式為主,間接融資的規模遠遠超過直接融資的規模,這就意味著農村商業銀行體系在其經營過程中會承擔起更多的信貸風險。據相關數據顯示,農村商業銀行所開展的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行業、水生產、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和供應行業等五大行業中,造成農村商業銀行在這些行業中承接較大的信用風險。鑒于篇幅有限,本文簡述房地產業與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關系:由于該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的,也就是說其對于資金的依賴程度較高,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房地產行業自我積累資金的能力是相當有限的,其健康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鑒于對房地產行業給予過度的金融支持會容易引起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尤其對于長期寬松的信貸政策而言,實行較低的利率政策會對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帶來不斷的刺激,從而增加了房地產的消費性需求,也伴隨著投機行為頻繁發生,金融風險不斷堆積,一方面給房地產行業造成了較大的風險隱患,另一方面,對金融機構在信貸管理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此,基于我國在住房抵押貨款還沒有實現證券化,所以不良貸款的風險就由農村商業銀行來承擔,而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在風險轉移及相關方面的工作承受了較大的阻礙。
三、后危機時代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性
從外國的商業銀行在信貸組織上的設置來看,其主要是通過采用條塊互相結合的矩陣型結構管理體系,對于信貸業務的組織,除了存在縱向的總行-分行的專業線管理層次之外,對于橫向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制約也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相比之下,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縱向管理上存在著鏈條過長、橫向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制衡關系尚未明確確立等問題。同時,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專門的信貸決策機構,導致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決策工作效率難以實現根本性的提高。雖然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近些年來關于其內部管理組織結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是信貸管理組織機構在結構上仍談是不夠合理,同時也引起了管理方面工作的新問題。
(二)信貸文化建設未能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步伐
由于信貸文化是基于長期實踐中不斷完善信貸工作而建立起的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不成文的習慣性做法與價值觀念。近幾年,信貸文化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逐漸成為了農村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信貸文化才能對信貸風險予以有效的防范和保障。從歷史的角度看來,在農村商業銀行,一直都存在過分重視罰款而輕視管理、重視對外放寬而放松收款的力度、重視存款而忽視貸款等弊端。當然,這些粗放性經營行為的存在,與農村商業銀行中的信貸人員缺乏必要的風險防范意識有密切的聯系,因為信貸人員風險意識偏低,所以才導致了違規貸款和人情貸款問題的普遍存在,并進一步演變成不良貸款。
(三)農村商業銀行缺少風險管理專業型人才
由于信貸風險所需要的知識水平較高、技能要求強,所以對于農村商業銀行而言,要想從根本上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和防范工作,就需要銀行內部配備具有綜合素質較強的風險管理人才,這部分人才不但對信貸風險方面的知識有比較全面的了解,還有將信貸風險防范與其他學科領域交叉運用。但是就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具體情況而言,在這方面的風險管理人才還是相當缺乏,而金融科學家或者金融工程師的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對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開展得比較晚,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內部的風險管理在風險管理的水平、管理的理念和管理的能力等方面上遠遠不能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難以滿足國家社會和經濟方面上的種種需求。
(四)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量化水平偏低
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中所帶去的風險度量方式可以進一步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具體的方法,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都是采用定性的方法為主,常見的典型方法就有5C要素分析法,但是該方法在信貸風險衡量方面,存在較大的不準確性和較強的主觀性,因此也受到極大的爭議。從定量的方法來考察,農村商業銀行通常都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比例分析法等靜態分析法,并沒有很好地結合信貸風險量化測量工具的使用,缺乏一套科學的統計分析和人工智能現代信貸風險管理體系,難以對整個貸款進程實行動態監控,也就意味著無法時刻注意到信貸風險的動態變化。
四、強化后危機時代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能力的建議
(一)完善信貸組織機構的建設
筆者建議,對于農村商業銀行應當開設一定數量的專業化程度相對較高的部門來對信貸業務的組織管理工作進行統一負責并管理,其中涉及資產分析部門、風險審查部門、信貸政策制定的部門和風險審查部門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個部門之間不應該相互孤立,而在分工明確的前提下,做好本分工作,通過相互溝通和相互監督的工作方式來加強彼此之間業務上的交流和協作,從根本上轉變舊體制下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部所存在的“一統”信貸部業務的形勢。同時,在開展信貸業務的同時,還要注意結合審貸分離制度的實行,將貸款前調查、貸款時審查還有貸款后檢查等三項工作彼此分離開來,由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和獨立的人員承擔起相應的工作。
(二)營造良好的信貸氛圍
基于當前農村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建設方面所存在的缺陷,筆者提出建議應當加強銀行工作人員風險管理意識,逐漸建立起圍繞風險防范為核心的信貸文化氛圍。可以通過對工作人員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強化信貸人員的相關領域的知識和風險管理和防范意識。與此同時,要時刻跟進貸款后的管理工作,把握當前農村商業銀行貸款數量,實時對信貸風險進行了解和控制。
(三)打造一支信貸風險管理的專業型隊伍
鑒于信貸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對于其工作人員提出了比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一個優秀的信貸風險管理人員,應當綜合具備財務、計算機、金融和法律等相關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還應當注意做好防止人員流失的工作,將其進行分散化,應對部分人才流失對于整個信貸風險管理隊伍所產生的沖擊。
(四)改進當前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方法
盡管從近幾年發展的情況來看,風險管理方法和技術較傳統而言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國家社會上的大型銀行逐漸關注定量分析的運用。但是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在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起步比較晚,難以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直接通過采用國際模型的分析,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信貸風險定量評價模型。因此,需要對當前的信貸風險管理方法做出調整,努力爭取控制風險的主動權。
五、結論
在當前后危機時代,農村商業銀行走向國際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在其融入國際化的過程,如何做好信貸風險管理工作是農村商業銀行當前面對的一個重要難題和課題。農村商業銀行要在健全內部引用風險控制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好當前市場信息的變化,滿足市場的需求,實現健康、穩定的發展。
作者:羅芳 李政 單位:1.江西服裝學院 2.江西省蘆溪縣政府
參考文獻:
[1]王霆.關于農村商業銀行信貸市場營銷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2,(7).
[2]王霆.農村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成因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2,(12).
[3]尹麗艷.后金融危機時代探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新對策[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1).
[4]李悅波.后危機時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現狀及應對策略淺析[J].時代金融,2011,(36).
[5]胡然.后危機時代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D].安徽:安徽大學,2011.
- 上一篇:企業制度建設與檔案事業管理重要性
- 下一篇:農資企業消費信貸營銷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