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必要性論文

時間:2022-08-23 10:41:00

導語: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必要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必要性論文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在審查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同時,將與具體行政行為相關的民事糾紛一并處理的訴訟制度。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實際上是兩個訴的合并,而這兩個訴是由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目前,我國行政訴訟法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并未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也未對此作出相關的司法解釋,但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完善和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設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已成為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

一、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必要性

審判實踐中,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已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作了明確規定,而在當前,確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制度也具有明顯的必要性。

1、符合審判經濟原則,可減輕當事人的訴累,使爭議得以迅速解決,當事人的權益得到及時、合法的保護。在行政訴訟案件中,有許多行政爭議涉及公民的民事權益,為此在行政機關對該行為進行處罰而引起行政訴訟時,如人民法院不受理利害關系人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那么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將會給群眾帶來不必要的訴累。

2、避免人民法院就兩個具有內在關聯性的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判決,使法院的判決失去確定性和嚴肅性。因為若相關當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訴訟,將可能使基于同一事實而產生的兩個案件分屬不同法院或不同審判庭審理,不同的審判組織可能對同一事實的案件作出不同的判決,這樣就使法院的判決缺乏穩定性和嚴肅性。

3、有利于節約審判資源,節省辦案時間,提高辦案效率。民事爭議并入行政訴訟中解決,可解民事案件過多而給民事審判人員增加的壓力,以集中審判力量,處理其他民事糾紛。

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成立的條件

民事訴訟并入行政訴訟中解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首先,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必須以行政訴訟的成立為前提。人民法院就當事人提起的行政訴訟進行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并已立案受理。如果行政案件不成立,那么附帶民事訴訟便無從談起,當事人只能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其次,兩種不同性質的訴訟有關聯性,即附帶民事訴訟與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相關,是由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且民事糾紛的解決依賴于行政訴訟的解決。如技術監督局發現甲所賣藥品系假藥,而對甲進行行政處罰。甲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乙購買了該藥造成傷害而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如技術監督局對甲進行的行政處罰是正確的,那么乙就有請求賠償的依據,否則請求不一定能得到支持。

第三,附帶民事訴訟本身必須能夠成立。即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的四個要件。

第四,附帶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必須發生在同一訴訟程序中。附帶民事訴訟必須與行政訴訟同時提起,或在行政訴訟審理終結之前提起,在行政訴訟之間或審理終結之后提起,就不能稱其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

三、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并非所有的民事爭議均可在行政訴訟中一并審理,對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應嚴格界定,不應任意擴大,否則不但達不到減輕當事人訴累,節省庭審時間,提高辦案效率的目的,相反還會拖延行政案件的審理,影響行政案件的及時審結,當事人的權益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筆者認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應界定在下面三大范圍內:

1、不服權屬爭議的行政裁決案,如土地確權裁決案。甲、乙雙方對宅基地使用權有爭議,經土地管理部門裁決后,甲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乙則就相鄰關系對甲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可一并處理。

2、不服行政許可行為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如規劃管理部門許可甲在某處建房,乙得知后認為影響其通行而阻止甲建房,并提行政訴訟,甲則以排除妨礙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可一并處理。

3、不服侵權賠償裁決案。如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而提起行政訴訟,受害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中涉及的民事賠償內容(或對未作出民事賠償方面的裁決)不服而提起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可一并處理。

四、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局限性

行政案件的復雜性及處理方式的多樣性決定了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案件受理范圍的局限性,因我國行政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就管轄權的不同規定,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可能分屬不同法院管轄。

2、程序上合并審理的局限性。如行政訴訟中大部分舉證責任在被告,而民事訴訟中,實行的是“誰主張,誰舉證”,這樣在訴訟中,有可能兩種舉證責任發生沖突。

3、實體上合并審理的局限性。在行政訴訟中,當具體行政行為被認為違法,人民法院判決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并責令重新作出時,附帶的民事訴訟便不能一起解決,只能裁定駁回起訴。

另外,在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理過程中,對審判人員駕馭庭審的能力要求很高,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庭審程序混亂,法庭調查條理不清,庭審難度增加。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盡管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在審判實踐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審理上的復雜性,但是只要我們審判人員嚴格界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尊重當事人的訴權自由,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加之借鑒我國訴訟制度中早已存在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成功經驗,我國行政附帶民事制度的建立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