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學生法律關系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7 08:15:00

導語:學校與學生法律關系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與學生法律關系研究論文

12歲的梁某系我省一國營農場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2000年5月26日凌晨,梁某夜間尿急欲起床小便。因當時學校宿舍已關燈、室內光線不足,導致梁某不慎從距離室內地面165厘米的雙層床鋪的上床位摔下,造成頭部、面部多處受傷。與梁某同宿舍的同學聞聲起來后,見梁某面部表情痛苦,說話困難,但外部流血不多,認為其沒有大事,也就沒有及時通知校方,只是攙扶梁某回床讓其繼續睡覺。次日早晨,同宿舍同學見梁某不能起床方通知學校。隨即梁某被送到醫院進行診治。梁某住院期間,農場為其支付了醫療費及其它費用人民幣1萬元。梁某入院住療76天后,因醫療費用不足,終結治療。梁某父母在梁某住院期間共支出醫療費用32396.48元。為繼續給梁某治療,梁某父母到農場及中心小學要求支付費用,遭到拒絕。為此,梁某父母以監護人名義向法院起訴,要求農場及中心小學賠償梁某繼續治療費、護理費,殘疾補助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人民幣為423148.80元。治療中,經法醫鑒定梁某因摔傷造成三級傷殘。

該案中,國營農場和中心小學兩被告為自己作了辯護,他們認為學校床鋪安全性能可靠,防護攔結實,踏梯牢固,且床鋪在原有鐵欄外,每個床鋪都加安上20公分高的加固護欄。同時,校方每天晚上都安排有校工巡夜值班以確保住校學生的安全。梁某墜傷完全是意外事件,農場和中心小學不應負任何賠償責任。

近年來,未成年學生在校內人身損害賠償訴訟備受社會關注,學校被以“未盡監護職責”之由列為被告的案件呈上升勢頭。而學校在這類案件中處于何種地位,承擔怎樣的責任,法學界和實務界亦有爭議。這里,結合本案談點個人看法。

一、在學校里,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學校有權利招收學生并對其進行學籍管理”,“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學校應履行維護受教育者合法權益的義務”,“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應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從上述規定中我們知道,學校的職責除維護正常教學秩序外,對校舍及設施安全負有義務。依據法律有關規定,學生交納了學費,學校給學生注冊了學籍以后,學校與學生兩者之間就形成一種合同關系。依據該合同,學校對學生有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對危害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應充分預防、及時制止。梁某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校期間學校應依法有保證職責。

二、梁某法定監護人與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

梁某作為12歲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依據法律規定,其父母為法定監護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給他人”。監護作為一種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人應當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關心照顧被監護人的日常生活,以保證其健康成長。這是監護人的一項法定職責。

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在家由其父母監護,在校學習住宿期間,學校則有責任為學生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學習場所以保障學生的安全和權益,這種責任是基于監護人將其監護職責部分委托給學校而產生的,是一種不完全的監護職責。需要指出的是,在這里學校并未成為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而僅僅是學生在校期間監護責任的承擔者。

三、該案中學校與梁某該承擔怎樣的過錯責任﹖

對未成年學生在學校人身受到損害,學校是否存在過錯責任,除通常考慮的“學校是否履行了應當履行的職責”,“學校是否盡到了管理人的義務”,“學校是否提供了安全場所及措施”等因素外,還應根據未成年人所具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大小來決定學校應承擔過錯責任的多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學校受到損害,學校如果不能證明其已盡監護之責,即應對此種損害后果負責。對如何認定學校是否盡了監護之責,應該采用合同的標準來衡量,即要求學校積極履行其監護義務,盡可能防止損害事故發生。而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來說,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這種民事活動可從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理解行為以及預見后果的能力等諸多方面加以考慮。

本案中,梁某在校住宿期間,學校負有對其監護之責。盡管學校對學生住宿床鋪作了一些安全防護工作,但對梁某睡在上鋪可能出現的危險未作適當提示和必要安全教育;同時,學校在對學生宿舍管理,尤其是宿舍采光方面也有疏忽過失之處。因此,學校在梁某在校期間監護之責未盡善無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三條等規定關于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應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損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就是本案中學校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

另一方面,梁某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應該有對睡上鋪可能產生危險的一定預知能力,但其既未就此向校方提出交涉,生活中也未謹慎加以注意。因此,梁某對其自身受到傷害亦有過錯,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綜上所述,該案中農場中心小學和梁某均應對梁某受傷損害承擔責任。一審法院在認定事實的基礎上,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文,對該案作出了雙方各承擔50%責任的判決,并依據實際發生費用及相關法律政策和當地基本生活標準,判令農場與中心小學承擔梁某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殘疾生活補助費等共計人民幣39362.12元。這一判決應該說是恰當的,也是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