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與行政改革論文

時間:2022-09-03 05:06:00

導語:世界貿易組織與行政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世界貿易組織與行政改革論文

中國加入WTO標志著中國加快了真正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面臨著最大的挑戰已經為世人所認同,同時人們也認識到加入WTO也給中國帶來諸多的機遇,我認為加入WTO所帶給中國政府的機遇與挑戰對中國的行政改革影響重大。

一、加入WTO為中國的行政改革提供了壓力和動力

按照行政生態學的觀點,隨著經濟社會生活的變遷,行政體系必須隨之變遷以適應經濟社會生活的需要,同時行政體系的改革也會導引經濟社會生活的變化發展。在現代社會更加強調行政體系對經濟社會生活的超前回應性和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導引。

中國的行政改革長期以來都是立足于對經濟社會的回應的基礎上的,歷次行政改革都是由于財政的緊張和經濟改革的需要的而引發的,而加入WTO后中國的行政改革由對經濟改革的回應性模式開始向行政改革導引經濟社會變遷的模式,也就是說以前是經濟改革引發行政改革,而這次變成了行政改革導引經濟改革,而這次行政改革又是中國入世引發的,也可以說這次是以開放促改革。

1、加入WTO給中國政府的壓力:承擔WTO成員義務,履行WTO協議必須進行行政改革

WTO規則是建立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間協議基礎上的多邊貿易協議,中國既然加入了WTO就要履行協議,履行協議就必須進行行政改革,因為WTO的這套規則主要是規范政府如何對對經濟貿易進行管制的,主要是規范約束政府行為的規則。而我國目前政府的行為與WTO規則所要求的政府行為還相距甚遠,比如對于WTO規則所要求的行政透明度我國各級政府還做的遠遠不夠,從政府的機構設置、人員安排、職責權限劃分到權力的運行的規則與方式及行政程序都處于一種半神秘的氛圍之中,各級政府面對的普通公眾對之都知之甚少,以致于在現實中出現了專門企業從事政府公關中介組織。關于政務公開我們的政府提了好多年,但很多仍局限在“村務公開”、“廠務公開”等所謂的公開上,這些“公開”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政務的公開,我們真正的政務公開也不過都局限于鄉鎮的所謂的公開上。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公報(2002年1月25日)中還強調“全國縣級機關都要實行政務公開,有條件的地(市)級政權機關也要推行政務公開”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目前的政務公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再比如對于WTO規則所要求的政策統一原則我國各級政府做的更差,到處都有什么享受特殊優惠政策的所謂“開發區”,各地都有對付上級政策的對策,土政策與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針對這些違背WTO規則要求的政府行為,中國政府必須進行改革以切實履行自己的義務。而且必須在給定的時間期限內改革完成,否則就要遭到WTO規則的懲罰與制裁。

2、加入WTO給中國政府的動力: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優勢地位必須進行行政改革

加入WTO,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中國取得了與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平等的貿易權益,中國在更深的程度上融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由于各國的起點不同,自然會導致弱者更弱,強者更強的現象。中國加入了WTO面臨著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競爭,一方面中國與其他WTO成員擁有了平等的權利,擁有了相對平等的競爭平臺,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晚與WTO發達國家成員具有較大的差距,中國政府只有借助這次加入世貿組織獲得了平等權益的契機迎頭趕超,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要在全球競爭中迎頭趕超,必須更多的吸引外資外商的進入,而外資外商的進入主要看你投資環境的優劣,而投資環境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又是與政府的行為密切相關的,可以說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環境都是由政府主導營造的。試想在一個連開一家餐館就得花幾個月時間跑無數個部門,敲上百顆公章的投資環境下,有選擇自由的,追逐最大利益的外資與外商怎么會光顧呢?中國政府要想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贏得相對的優勢地位必須下大力氣改善投資環境,而改善投資環境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改善政府行為,進行行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