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及完善策略

時間:2022-01-13 10:40:34

導語: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及完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謠言的法律規制及完善策略

摘要:現階段,在利益的驅動下,網絡公關公司、網絡推手等通過各種方式,肆意編造以及傳播網絡謠言等,使得尋恤滋事、敲詐勒索以及網絡誹謗等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增加。為此,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從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這三個方面入手,完善網絡謠言的法制法規,為遏制各種網絡違法行為的發生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網絡謠言;法律規制;完善策略

一、完善網絡謠言法制法規的重要性

法律是調整人們各種行為的基本準則,代表的是公正、秩序及規范,法律具有告示、指導、評價、預測、強制以及教育等功能,對于控制網絡謠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法”意味著國家以禁止、反對的形式,警告人們不得造謠或傳播謠言。知識法律的告示功能。其二,法律規定了人們要履行不傳播謠言、不造謠等法律義務,還賦予受害公民或組織獲得法律救濟等權利,賦予相關組織追究造謠、傳謠公民、組織的權力,以此實現對主體行為的調控及指引。法律法規的指引是對于類行為的反復指引,具備了持續、穩定等效力。其三,法律的評價功能強于道德規范、風俗習慣、社會團體規章以及風俗習慣等。法律評價明顯具有明確性特征,規定了網絡造謠以及網絡傳謠的判斷標準,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標準。此外,法律的評價具備了普遍有效性特征,有關法律法規的評價對于網絡謠言、傳謠公民、傳謠組織等有效[1]。其四,法律的預測功能,會讓人們預測到自身所的網絡造謠或傳謠行為是否會受到法律制裁,并以此對自身行為作出調整。同時也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等,按照法律規范,對網絡謠言采取相關的措施提供了依據。其五,法律具備了教育功能,通過法律法規制的實施,對于網絡造謠。傳謠公民、組織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相應的教育,讓他們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其六,法律具有強制功能,對于網絡造謠、傳謠等違法犯罪行為,強行制裁。唯有不斷完善我國刑法、行政法以及民法領域中的有關規定,保證這三大法的規制統一,才能夠有效控制各種網絡謠言。

二、網絡謠言法制規制的完善措施

(一)民法規制

民法作為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嚴厲打擊各種網絡謠言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國民法對于網絡謠言方面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因此,筆者建議:(1)明確是否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的判斷標準。“是否及時”影響著網絡服務提供人員應承擔的責任大小,影響著受害人所獲得救濟幾率等。(2)明確“知道”的概念。“知道”就是“應知”。當網絡服務提供人員在指導相關人員利用該網絡服務器造謠或傳謠等,且并沒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就要和相關人員承擔連帶責任。將“知道”確定為“應知”,主要是要求網絡服務提供人員能夠履行好維護網絡秩序的基本義務。(3)明確舉證責任倒置。網絡服務提供人員在能夠證明自身無過錯的情況下,才能夠免責。因為網絡謠言具有匿名性特征,會隨時刪除、修改侵權事實,無法獲取證據,在舉證方面,受害人常常處在弱勢地位。而網絡服務提供廠商,配備了先進的現代網絡技術設備,舉證更合理,且還能夠有效遏制各種網絡謠言、傳謠等違法侵權行為。

(二)行政法規制

謠言借助網絡媒體將會肆意傳播,會對他人權利、社會秩序以及國家安全等造成嚴重的危害。而制定行政法的目的在于維護人類社會的正常秩序。所以,在防治以及治理網絡謠言的過程中,行政權的制定及完善,是重要保障之一。在網絡時代,行政權運行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遏制網絡謠言等違法犯罪行為。行政權規制網絡謠言等違法行為,必須依法進行。這也是現代法治建設的前提基礎。現階段,在行政法中,對于網絡謠言當面,出臺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筆者通過對這些法律法規內容和有關實踐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我國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完善。1.提高現行法律法規中部分規定的可操作性。如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對于網絡謠言管理的有關條款的概括性極強,在執法過程中,我國公安機關常常無所適從,出現公眾質疑公安機關濫用職權等問題的出現,最終造成輿論危機。此外,對于《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規中的“網絡謠言”“謠言”等作出明確的解釋,明確違法犯罪情節“較重”、“較輕”等具體情形。2.消除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抵觸情形。結合防范及治理網絡謠言的具體要求,對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應作出相應的修改,如提升財產罰的具體處罰標準;對相關部門的行為罰作出明確的規定等,以此消除我國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間的沖突,確保行政法規的有效實行。

(三)刑法規制

通過對我國《刑法》對于網絡謠言方面的司法解釋,筆者建議作出相應的改進。首先應合理延長和有關罪名配套的刑期。其次,嚴厲限制如“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形”等表述。最后,對于“情節惡劣”、“數額較大”等有關法律用語,應作出明確的規定。

三、結語

綜上,國家不斷完善有關法律法規,保證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的統一規劃,并能夠形成完整的防控系統,為控制、打擊以及懲治各種網絡造謠行為提供法律依據,才能夠有效遏制網絡造謠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秩序。

作者:謝俊 單位:中共六盤水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劉仁文.中國食品安全的刑法規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11(04):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