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機制配套財政體制建立論文

時間:2022-06-07 03:43:00

導語:運行機制配套財政體制建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行機制配套財政體制建立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合理配置稅種,既要滿足市場體制發揮作用的需求,又要彌補市場失靈時的不足、通過實行累進所得稅制,開征遺產稅、贈與稅、社會保障稅、建立富有彈性的稅收制度,發揮稅收“自動穩定器”的功能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必須有與之相應的財政收入運行機制配套財政資金逐步退出經營性和競爭性生產領域、公共財政并不意味著財政必須全部退出經營性、競爭性領域、增值稅是稅收中性最突出的一個稅種、市場經濟不能解決社會公正、公平問題、資源稅可以調節由于資源條件和地理條件而形成的級差收入、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使各經營主體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稅收制度的設立要考慮彈性原則等,具體請詳見。

公共財政體制建立,必須有與之相應的財政收入運行機制相配套,也即必須建立與公共財政體制相適應的稅收體系。

一、合理配置稅種,既要滿足市場體制發揮作用的需求,又要彌補市場失靈時的不足,保證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實現

在公共財政模式下,財政資金逐步退出經營性和競爭性生產領域,轉到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方面上來,稅收制度的設立也應逐步體現稅收的資源配置職能,體現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稅收中性,并為公共財政的建立提供充足的資金。但公共財政并不意味著財政必須全部退出經營性、競爭性領域,只是由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改為間接的調控。因此,稅收制度的設立還要考慮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在稅種的設置和稅源的選擇上,能夠涵蓋經濟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主要環節、主要層次,實行普遍調節,既能保證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所需的財力,又能盡量減少對企業、個人行為的不當干預,降低其額外負擔。如增值稅是稅收中性最突出的一個稅種,在市場有效運作的情況下,減少了稅收對經濟的干預,是我國財政取得收入的主要渠道;所得稅規范了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是財政資金的另一重要來源;消費稅和資源稅在增加財政收入、促進資源配置和調節收入分配方面也有獨特的功能。總之,合理設置各個稅種,使其相互協調,相互補充,

形成一個能在總體布局上符合公共財政要求的稅收體系。

二、通過實行累進所得稅制,開征遺產稅、贈與稅、社會保障稅,實現對社會收入的公平分配

市場經濟不能解決社會公正、公平問題,必須由政府通過財政分配政策加以調節,即強化財政對收入的公平分配職能。通過財政的收支活動,對各個社會成員的收入在社會財富中所占的份額施加影響,以實現分配公平的目標。而稅收的收入分配職能主要體現在調整要素分配格局和不同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實現社會公平,所以應建立與此相對應的稅收體系,如:建立累進的企業所得稅制度,調節企業的利潤水平;建立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節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開征遺產稅、贈與稅,調節收入的存量,并調節代際之間的公平分配問題;開征社會保障稅,以保障低收入階層的生活來源。另外,資源稅可以調節由于資源條件和地理條件而形成的級差收入;消費稅可以抑制奢侈消費行為,將個人所得稅征收不到的“死角”如灰色收入、隱性收入顯現化,使稅收在收入公平方面的調節作用更加明顯。

三、建立富有彈性的稅收制度,發揮稅收“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以實現穩定經濟的職能

市場經濟的趨利性,使各經營主體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盲目從事經營活動,導致它不能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的平衡,影響經濟的穩定發展。財政政策是實現經濟穩定目標的重要手段,財政收支活動通過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使其達到平衡,從而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保證經濟穩定、有秩序的發展。因此,稅收制度的設立要考慮彈性原則,要隨財政需要的變動而增減。即實行累進稅制,當經濟過熱時,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累進所得稅會自動隨之遞增,從而可以適當壓縮人們的購買力,防止發生通貨膨脹;當經濟衰退時,投資減少,國民收入下降,累進所得稅又會自動隨之遞減,從而防止總需求過度縮減而導致經濟蕭條。同時,制定合理的稅式支出政策,利用減免稅優惠正確引導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及市場供求,促進經營主體改善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率,安排勞動者就業,以保證經濟穩定、平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