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管理學探究
時間:2022-09-09 11:20:07
導語:員工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管理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對企業而言,薪酬支出作為其各項成本中重大的部分,那么,如何提高企業薪酬的支付效率,即探討在同等薪酬支出下如何提升薪酬的激勵效果,使員工得到最大的心理效用,則是現代企業薪酬管理實踐的重要議題。
二、文獻綜述
(一)什么是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的概念,最早是由芝加哥大學著名的行為金融和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薩勒(1980)提出的。此后,經過Tversky和Kanhman的研究,將“心理賬戶”概念正式定義為“mentalaccounting”,他們認為人們在做出選擇時,實際上就是對多種選擇結果進行估價的過程。而我國學者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則在21世紀初。我國學者李愛梅認為心理賬戶是人們在心理上無意識的對財富劃歸不同的賬戶進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賬戶有不同的記賬方式和心理運算規則。
(二)與薪酬有關的心理賬戶
從各種研究中可以看到,雖然學者們卻從不同的視角對心理賬戶的結構分類進行了大量探索,但這些分類過于突出財富的來源,忽視了不同財富來源的常規性和重要性。企業支付的薪酬收入是個人財富最穩定和最主要的來源,員工在對這些薪酬進行感知時,可能會依照感知的重要性或薪酬支付形式的差異,形成不同的薪酬收入心理賬戶。因此,有必要對個人薪酬收入的心理賬戶結構進行獨立研究。
2.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結構
財富形式是形成員工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結構的重要屬性,根據這項規則,本文將直接貨幣性/間接貨幣性作為對薪酬心理賬戶進行結構分類的第一個屬性維度。另外,心理賬戶是人們根據財富的來源不同進行編碼和歸類的心理過程,“重要性/非重要性”是人們在分類過程中考慮的一個重要維度。因此,本文將其作為對薪酬心理賬戶進行結構分類的第二個屬性維度。那么,我們初步得出員工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四分類結構,包括工資賬戶,獎金賬戶,法定社保賬戶,企業自主福利賬戶。
三、問題的提出
基于以上對心理賬戶相關國內外研究的分析和總結,以往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幾方面成果:第一,對心理賬戶概念的眾多界定。第二,對心理賬戶特征的深入探究。第三,心理賬戶在人力資源領域研究的初探。但研究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第一,研究的領域相對局限,大多數關于心理賬戶的研究僅涉及心理賬戶與行為決策相關的范疇,很少涉及管理領域。第二,相關研究對于心理賬戶的研究只關注財富的來源,忽視結構上的分類。第三,在心理賬戶運算規則的研究中,過分關注人們對決策結果的認知與心理估價過程,而對財富收入的心理計量機制研究不足。四、研究內容及方法基于以上不足,本研究將從組織薪酬管理的視角,首先通過文獻梳理構建員工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結構,再通過實證數據就員工如何對薪酬收入進行心理估價進行探索性研究,最終構建出適宜中國企業員工的薪酬組合模型。為了設計合理的員工薪酬模型,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步驟進行設計:
1.探討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分類
因為不同企業的薪酬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分類標準,本研究旨在將不同企業的各種薪酬項目劃歸到四大類薪酬收入心理賬戶下,以便為之后的研究統一口徑。
2.薪酬收入的不同賬戶類型的效用感知
員工在四類薪酬收入心理賬戶中的心理感受程度是一樣的嗎?為了對其研究,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實驗情境,將等額的現金與物品分配在不同的賬戶類型以及變動賬戶內薪酬發放方式,從而了解變動對員工產生的心理效用以確定四類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心理效用順序,并進行排序,為后續的薪酬模型設計奠定理論基礎。對于實驗我們可以區別賬戶類型差異、凝點值及發放方式差異分別設計實驗。
3.基于薪酬收入心理賬戶的員工薪酬模型的構建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便可以得出四類心理賬戶的效用排序及其效用凝點值,以背包問題為理論基礎對企業既定薪酬做出兩級最優組合,以便使員工在同樣的薪酬水平下達到最大心理效用。
4.薪酬模型的合理性驗證
通過上述研究所建立的薪酬模型是否合理,是否適合大多數人的薪酬心理需要,就要對其進行驗證,驗證時我們可采取情景問卷法,通過薪酬模型計算出最優薪酬組合形式,放入情景問卷的選項中,采用迫選法得到數據,對被試的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在對薪酬收入賬戶進行研究時,我們可以采取多種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法,德爾菲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除了這些經典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還引入了數學法,研究采用的運籌學的數學方法對薪酬模型進行建構,是運籌學在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首次運用,雖然有其弊端,但也是豐富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一種必要嘗試。
作者:展翔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會計學院
- 上一篇:新政策新變化下藥事管理學教學研究
- 下一篇:電力企業計劃生育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