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公共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03:51:01

導語:旅游業公共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公共管理論文

1區縣政府旅游業公共管理體制現狀

1.1區縣政府旅游業公共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1.1行政管理意識強,服務意識弱我國各級政府特別是區縣政府大部分在旅游管理理念上還停留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存在管理方法較為單一、管理職能較為模糊等問題,在政府和市場行為的選擇上也還不夠科學,嚴重影響旅游公共管理在效能上的發揮。1.1.2旅游預算不足,籌資機制不完善政府旅游財政預算與旅游公共管理效能高低的體現有著緊密的關連,我國各級政府特別是區縣政府旅游管理部門普遍都存在著預算不足問題。主管部門由于沒有一套正常的經費籌措機制,在開展項目時往往體現出困難重重,籌資機制與預算問題都影響著旅游公共管理效能的發揮。1.1.3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利益相關者關系難以協調政府在對旅游行業進行管理與監督中,往往會存在政府、旅游投資者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博弈,政府愿意委托投資者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和經營;旅游投資者則主要是追求合理的投入產出比;而對于當地居民來說如不能在旅游業發展中受益,反而還可能面臨物價上漲、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也無法持續。面對以上問題,政府行使管理與監督職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作用是維護供需平衡,使當地旅游產業健康發展。

2增城市政府主導下的增江畫廊案例分析

2.1增城市增江畫廊現狀

增江畫廊在2011年獲全國“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被稱譽為是“亞運會史上最好的水上項目賽場”。增江畫廊始于增城市增江河下游的初溪攔河壩水利樞紐工程,終點坐落于風景如畫的湖心島景區,全長40公里左右。

2.2增城市政府對增江畫廊的公共管理情況

增城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與效益的相結合,通過整治增江兩岸的環境與發展旅游事業高度結合。為打造增城市增江畫廊水利風景區,增城市水務局在增城市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水利風景區在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發展水經濟等方面的重大作用。2.2.1注重環境效應,加強增江水域環境的治理與規劃為做好增江小河流域治理工作,市政府認真科學規劃經過整合農林水、建設、規劃、文體等幾個部門的資源,在初溪攔河建壩,充分發揮了發電、灌溉等多重綜合效益。規劃設計了景區不上易污染水質項目,建成河岸觀光瀏覽無耗水項目。增江河兩岸實現了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的相統一,多年環保監測顯示水質都保持在Ⅱ、Ⅲ類水標準。[1]2.2.2注重經濟效應,加強對增江畫廊的宣傳與推廣增江畫廊建成以后,旅游人數明顯遞增。增江畫廊改善了增城市的投資環境,極大地拉動了當地建設用地的增值。通過官方網站、新聞會、手機網站、旅游推介會和微博專題大力宣傳增江畫廊的資源優勢。對于一個區縣來說,此項水利工程既實現了防洪灌溉,又實現了美化環境,還為當地的旅游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2.2.3注重社會效應,重視增江畫廊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協調增城市政府高度重視政府、旅游投資者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博弈,政府修建增江畫廊,改善增江水質及氣候環境,吸引投資者對增城景區的投資,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增江畫廊吸引投資者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和經營時追求最大的經濟效應,同時也給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江畫廊投入使用以來,政府、投資者和當地居民達到三贏。2.2.4注重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進增江畫廊旅游公共管理體制模式:由表1可見,增城市在增江畫廊建設上,高度重視公共管理體制對旅游項目的影響,由市委、市政府領導,市長親自掛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避免了目前在管理體制上容易出現的多頭管理、交叉管理的局面。增城市基于創新管理機制的改革需要,對當地旅游業在公共管理體制上進行了改革初探,體現出當地旅游業管理體制的多元化、多樣化,管理效果顯著。

3加強區縣政府在旅游業中踐行公共管理職能的思考

3.1政府科學規劃

針對區縣旅游產業目前經濟效益存在普遍不佳的狀態,區縣政府可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組成專家組,對于待開發旅游項目進行深入調研,作出可行性預測,為開發旅游項目提供科學決策。

3.2建立合適的管理體制

建立健全一個適合本區縣的管理體制是加強旅游業公共管理的重大舉措。旅游行業作為一項公共、文化、經濟事業涉及幾十個行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為了改變多頭管理、多級管理、有利有人管及無利無人管的狀態,可以按市場經濟條件下市政府職能配置的基本原則,對相關部門的事權加以合理安排、明確職責。再者,在行政管理上,應真正做到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分離。在政府的主導下,各行業管理部門同相關部門形成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體制,如表2。

3.3政府、旅游投資者與當地居民利益的協調

政府、旅游投資者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博弈過程也是這三者利益溝通對話的過程。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以保證投資者與居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到社會的利益,可通過改善區縣生活環境、人文環境等手段爭取公眾利益的最大化;旅游投資者則可通過提供就業機會,培訓當地居民以獲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當地居民應積極參與到景區的建設中去,通過學習、培訓在景區管理及提供住宿、飲食、旅游商品售賣等經營活動中以獲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3.4縣區景區的宣傳與推廣

為吸引眾多游客,達到景區經濟效益最大化,縣區政府主導的宣傳推廣工作尤其重要。在政府的牽頭下,各相關部門可通過官方網站、新聞會、大型的旅游活動等途徑提高區縣的知名度;通過網絡和媒體對景區大力宣傳;通過對景區員工、當地居民及游客的宣傳教育以保護景區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優化環境吸引游客。

3.5創新區縣旅游資金機制

目前的區縣行業普遍存在資金嚴重缺乏的現狀。區縣政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創立財政轉移與生態補償支付機制。從旅游資源較豐富的地區轉移到資源較貧乏的地區,支持、推動落后地區建設基礎設施,優化旅游環境。對于重點開發地區,應建立專項發展基金,加大政府對其的扶持力度,保障旅游資金的提供。此外,吸引外來投資者,加大實力雄厚企業或集團的投入,都可緩解區縣政府在旅游業上資金不足的壓力。

作者:黃飛鳳單位:廣州華商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