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系共建高校專業(yè)數據庫論文

時間:2022-04-23 03:46:00

導語:館系共建高校專業(yè)數據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館系共建高校專業(yè)數據庫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高校圖書館系(所)資料室的定位;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演變;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思考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高校圖書館的定位、系(所)資料室的定位、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系(所)資料室何去何從、電子化與網絡化是科技進步的需要和標志、圖書館對文獻的采集和管理是規(guī)范的、專業(yè)化的、圖書文獻在圖書館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將其服務融入信息網絡的大環(huán)境中,實現資源共享、可避免書刊的分散,經費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復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就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的關系演變作了分析,議論了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若干問題,提出了“館系共建專業(yè)數據庫、專業(yè)閱覽室”的見解。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系(所)資料室網絡環(huán)境專業(yè)閱覽室專業(yè)數據庫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圍內,不同程度地為教學科研服務,均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時代的到來,兩者還需共存嗎?筆者就此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高校圖書館系(所)資料室的定位

1.1高校圖書館的定位

關于高校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國家教委頒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已明文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應履行教育職能和情報職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獻資源電子化和數字化,特別是中國科教網(CERNET)和校園網的建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使得圖書館具有文獻資源種類多樣化,信息傳遞網絡化,文獻利用共享化等諸多特點,真正成為重要的信息樞紐,即信息的集散地、知識的加工地。這樣,高校圖書館就能更好地履行情報(信息)職能,教育職能。這樣現代化圖書館定位的實現就指日可待了。筆者所在圖書館已籌建數字圖書館,計劃將本館正在建設的“包裝文獻”全文數據庫接上網,以促進文獻的開發(fā)和資源共享。

1.2系(所)資料室的定位

系(所)資料室應該說是以圖書館為中樞的全校文獻信息系統的“末梢”,是專為各系(所)教學、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資源供應機構,它收集保管的文獻信息資源與本學科結合緊,內容專深。因此,在為本系(所)的教學科研服務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對本系(所)開放,且開放時間少(雙休日和晚上一般不開放)。大大降低了文獻信息利用率。

2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演變

2.1從時間上來看

在80年代前,它們的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的。自90年代以來,關系漸漸松懈,甚至各自為政。

2.2從業(yè)務聯系上來看

高校內部各系(所)資料室的編制屬系(所),業(yè)務歸屬圖書館統一管理。所以行政、組織人事由系(所)領導。工作人員的業(yè)務學習與提高,專業(yè)職稱的評定都由圖書館統一管理。當然,這種雙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兩不管”的管理真空。

2.3從經濟關系看

以前,各系(所)資料室的書刊由圖書館統一采購分配。后來,圖書由圖書館采購再分配到各系(所)資料室,訂刊的經費由圖書館撥到各系(所)資料室自己訂購。再后來,圖書館不為各系(所)資料室配置書刊文獻。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經濟形勢好,有資金自己購置。于是,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的經濟關系脫節(jié)了,其他聯系也就松懈了。

3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思考

就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的關系問題,筆者通過電話詢問、走訪、查閱有關資料等方法進行了調查了解。并請教了有關教授、圖書館界的專家及“訪問學者”。根據調查情況,進行了認真思考。

3.1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系(所)資料室何去何從

調查結果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高校資料室應予裁撤,從而重點建設好圖書館。理論上有專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資料室應予裁撤。”實踐上,長沙有高校已將系資料室的人、財、物收歸圖書館。有幾所高校領導要求圖書館接收各系資料室,但圖書館方面覺得有些資料室藏書量特大,數據庫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暫未實施接收系資料室的計劃。第二種:任其自然萎縮或改建分館。第三種:繼續(xù)投資建設系(所)資料室。

筆者認為:第一,電子化與網絡化是科技進步的需要和標志。將科教興國戰(zhàn)略帶來的中國科教網(CERNET)、校園網以及與INTERNET的互聯作為依托條件,高校圖書館由傳統的模式向著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現代圖書館轉化,將是必然的趨勢。數字化圖書館和校園網建立后,全校各處都可以在網上檢索到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及網上信息。如果繼續(xù)投資建設現代化系資料室,這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費,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同時,圖書館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也反作用于讀者,促使讀者對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標準。系資料室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難滿足讀者需求。第二,因為某種評估(如教學評估、學位點評估)要求系專業(yè)書刊數量達到某指標,那么各系去加強系資料室建設,使之達到評估指標要求。投資加強系資料室,甚至新建資料室,這種作法是走回頭路,值得質疑。能否將評估指標的內涵作出調整呢?如藏書點改在圖書館某室,或學校有某專業(yè)書刊多少?這樣館和系資料室(原有的)的書刊都可算數。另外在評估指標體系中考慮到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呢?……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值得有關的職能部門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資料室曾經在所在的系(所)的教學科研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規(guī)模還較大,資料較豐富。如果能維持學生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那么就維持著,讓其繼續(xù)發(fā)揮余熱,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獻資料,讓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負的歷史使命。換句話說,叫做“任其萎縮”。至于有的學者提出建立分館,筆者認為,要根據學校的規(guī)模與地域分布情況考慮建立分館與否。如果擴大辦學規(guī)模,幾個學校合并為一所學校,那么有幾個校園就辦(n-1)個分館。在同一個校園內倒不必辦分館,只需辦學科群的專業(yè)閱覽室就行了。2002年第1期(No1,2002)彭香萍: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與資料室的關系3.2高校的書刊文獻集中在圖書館為好

其一,圖書館對文獻的采集和管理是規(guī)范的、專業(yè)化的(圖書管理專業(yè)已有碩士點、博士點)。書刊的采訪、訂購、驗收、分類、編目、排架都是有序的、專業(yè)的、科學的。現在圖書館普遍應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比圖書館傳統的管理在規(guī)范化、科學化方面又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圖書館將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網絡環(huán)境下,文獻資源的采集模式就將呈現新的方式——網上采訪。圖書館工作將更趨科學化、規(guī)范化。在系(所)資料室,尤其是新建資料室,圖書文獻管理難以有序。從人員素質來看,現在資料室工作人員一般是身兼數職,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沒有經過圖書館專業(yè)的業(yè)務培訓。從工作條件來說,不可能各個系資料室再建一個圖書集成管理系統,因為一個這樣的管理系統需耗資一、二十萬元,而且需不斷升級

其二,圖書文獻在圖書館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因為圖書的分類、編目、排架、檢索、借閱期限以及圖書館設備都影響圖書的利用率。圖書館采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外借,借書有數量,有期限,到時還會催還。這就保證了圖書盡快地在不同讀者之間流通借閱。如果在系資料室,圖書不是計算機集成系統管理,圖書的外借期限、數量均難掌握。圖書的歸還只能靠教師的自覺性。甚至由于老師繁忙等多種原因,使得有的書長期滯留在個別老師手里,而成為“死書”。同時,各系資料室都只對本系教師和畢業(yè)班開放,雙休日還不開放,使得系管文獻資料得不到充分利用。這種服務模式違背了“書是為了用的”原則(即阮岡納贊先生“圖書館學五定律”)。

其三,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將其服務融入信息網絡的大環(huán)境中,實現資源共享,“下載”網絡信息以彌補圖書館館藏的不足。這一點,系(所)資料室難以實現。

其四,可避免書刊的分散,經費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復。因為學科有交叉,某些書刊,幾個系科專業(yè)都需要,于是這幾個系科專業(yè)資料室就可能同時訂購,對整個學校而言,這就造成了資金的浪費。這些書刊若放在圖書館訂購,就可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因圖書館訂購的書各相關專業(yè)都可以利用。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今年圖書館征求訂購意見時,電氣系相當認真,列出了27種中文刊,42種外文刊,其中“工程熱物理”、“工程傳熱進展”等方面的刊,機械系的“設計與理論”專業(yè)也需要;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學報”、“軟件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等都是計算機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technologyandsciences》(包裝技術與科學)為包工系老師所鐘愛,機械系碩士點有一個專業(yè)方向是“包裝機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裝為特色的學校,其圖書館一定會將此刊作為特色館藏采集。如果各自為政的訂購,需訂購3份,則每年需花費經費約為8,000元×3=24,000元。如果集中訂購,一份即可。這樣可節(jié)省資金16,000元。

其五,系資料室人員的定崗、定編、業(yè)務提高及職稱晉升等問題受到一些限制,處理較為棘手。這些將影響圖書資料的規(guī)范化管理,也影響資料人員的積極性。

可見,在一個校園內,書刊還是集中在圖書館為好。

3.3成立館系共建的專業(yè)數據庫或某些學科群的專業(yè)閱覽室,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模式

館系共建分學科的專業(yè)數據庫或專業(yè)閱覽室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模式。這種做法可使讀者有的放矢,針對性很強地進入某室查詢某學科文獻,因而方便了讀者,為讀者節(jié)約了寶貴的時間。我校是全國唯一的以包裝學科為特色的高等學府,館藏特色是“包裝”類。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包裝專業(yè)圖書閱覽室”。該室開放幾年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專業(yè)數據庫和專業(yè)閱覽室也有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化,能更熟練地檢索有關專業(yè)文獻,更好地作好該學科的開發(fā)利用工作。這對提高圖書館的地位,發(fā)揮好圖書館的作用,優(yōu)化專業(yè)隊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之,在網絡條件下,高校要集中財力、人力、物力,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和專業(yè)隊伍建設,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教學科研作好學術性服務。

參考文獻:

1.吳艷玲.普通高校系資料室應予裁撤.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2)

2.馬克芬,金玉玲.談高校系資料室的前景.高校圖書館工作,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