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建設思考

時間:2022-08-27 10:04:34

導語:高校酒店管理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酒店管理建設思考

一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

(一)產業發展概況。根據上海盈蝶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酒店管理學院聯合的《2017年中國大住宿業發展報告》,截止2016年底,全國住宿業的設施總數為422458家,其中酒店類住宿業設施288973家;江蘇住宿業設施總數達23000多家,其中酒店類住宿業設施15000多家。截止到2015年底,南京市共有星級酒店、經濟型酒店、主題酒店和精品酒店等3196家(邁點網)。根據南京市旅游委官網星級飯店統計資料,南京市星級酒店數為87家,其中五星級21家,四星級22家,三星級38家,二星級6家。商務部《2017中國住宿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住宿業正處在消費升級、行業結構再造、產業鏈重塑的轉型升級關鍵期。從業態上來看,新型業態將更加豐富,租賃式公寓、度假酒店、主題酒店、健康養生酒店、綠色飯店、民宿酒店、精品客棧等將迎來更大的發展。邁點網《2016-2017中國客棧民宿行業發展研究報告》表明,2016年末,我國大陸客棧民宿總數達53852家。在民宿集群中,以滇西北、浙閩粵、長三角地區最為發達,以江浙為代表的鄉村度假型客棧民宿增長速度較為明顯[2]。(二)本地區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情況。1.崗位需求分析。調研得知,目前高星級酒店主要渴求業務型高管,對餐飲總監、營銷總監、宴會銷售總監、房務總監、財務總監、人力資源主管等行政管理人員需求十分迫切。不僅要求有工作經驗,精通業務,而且能夠為酒店帶來良好的業績,還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善于帶領團隊。連鎖餐飲公司主要對中層業務骨干需求較大,包括門店總經理、營運經理、客戶經理等,其中門店經理是關鍵人物。伴隨行業的發展,傳統餐飲行業出現了不少新鮮職位,如駐場歌手及樂隊、泊車員、咖啡師等,為年輕的從業人員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發展空間。2.人才能力結構分析。依據現階段酒店行業的基本情況以及酒店行業的發展,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具有優秀的思想素質,全面掌握現代酒店經營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熟悉酒店各部門的知識,掌握酒店業務、酒店服務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在與酒店管理層的交流中,了解到酒店認為當前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專業認同度不高,自身定位失當[3]。酒店認為畢業生應該具備吃苦耐勞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組織協調能力,希望畢業生具備一定的服務接待能力、前廳客房餐飲等部門管理能力。由于國家取消了有關酒店行業的一批職業資格證書,且酒店業目前面臨用工荒,所以對本科生基本沒有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二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現狀

(一)調研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概況。調研的11所高校分布在南京、北京、上海、杭州、重慶、青島、武漢和西安,以本科為主,有的本專科兼招,也包括幾所知名的專科學校,個別高校招收酒店管理碩士研究生。從學生規模來看,本科層次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在校生在200-500人之間居多,專科學校招生規模較大,多的超過千人;專業建設多由專科起步,本科專業設置時間較短,較為倚重專科階段辦學經驗;專業特色上,作為國內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的領軍團隊,調研高校有著鮮明的共性特點:實踐教學豐富多彩,實訓設施先進、齊全,實踐基地多;與海外合作辦學,國際合作項目多,海歸教師多,國際化程度高;學生就業不囿于酒店,同時面向旅游、航空、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除此之外,有的高校科研成果豐富,有效地反哺教學;有的擁有全雙師型教師隊伍,地方特色突出;有的辦學機制靈活,課程改革成績顯著。其中有一所專科學校,教師的行業掛職經歷、海外培訓背景、雙師素質、職業高級資格認證均為100%,值得本科院校學習借鑒。(二)本地區酒店管理本科專業開設情況。截止2016年底,江蘇省開設本科層次酒店管理專業的高校共10所,作為全國特大城市的南京,僅有2所民辦高校開設本科層次酒店管理專業。2017年教育部批準本校和另一所公辦院校開設酒店管理本科專業,至此,南京開設酒店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達到4所。

三調研結論

(一)酒店管理本科專業人才供給存在巨大缺口。酒店管理本科人才供給存在巨大缺口,亟需高素質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酒店管理專業教育需要緊跟行業需求,明確培養定位和培養目標,制定符合酒店業發展需要的酒店管理教育體系[4]。(二)專業總體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酒店管理專業進入本科專業目錄時間較晚,專業總體上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不論是師資力量、課程體系、科研水平,還是專業本身的社會地位都不甚理想。但是,專業排名前列或形成一定特色的高校,都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具有強國際化背景、強實踐能力或者強科研實力。在現階段,應該著重通過提高專業教師素質進而推動整個專業的發展。(三)畢業生行業內就業率低。學生整體就業率高,但行業內就業低是困擾專業發展的普遍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起薪太低以及行業的社會地位不高。這一現象對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的教學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通過專業與企業共同施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縮短畢業后在基層工作的時間。

四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思路

(一)打造國際化、雙師型教學團隊。國際化教學團隊建設總體思路為“內培外引”,內培主要針對現有師資,鼓勵教師出國訪學、攻讀博士學位和到國際著名品牌酒店企業掛職等,開闊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學歷和提升職業技能,鼓勵教師參加CHE(國際注冊飯店教育導師證書)和CHT(注冊飯店高級培訓師)國際資格認證培訓。外引,一是引進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鑒于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師資相對匱乏以及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博士較少等現實情況,建議高校招聘部分酒店管理專業海歸碩士。二是柔性引進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行業師資。三是聘請境外高校的教師兼職,集中時段授課。“雙師型”不僅僅是“雙證型”,真正意義的雙師型教師應該是具有較寬的行業視野、較強的行業實踐能力和較新的教學理念的教師。推行專業教師酒店掛職、兼職制度,聘請行業師資,可使“雙師型”落到實處。(二)開發、建設國際化課程與教材。與美國飯店協會、美國飯店協會教育學院合作,將全球酒店業通行的執業證書課程引入酒店管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努力將本科教育與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相結合。開發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教材體系,積極引進國際酒店業前沿知識,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施雙語教學,有條件的課程試行全英文授課。(三)力推學生境外交流或實習,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鼓勵、支持學生申請交換生留學項目、境外實習和文化交流項目,開辟境外實習基地。與境外高校聯合培養,建設2+2雙學位項目、4+1本碩銜接項目、3+2本碩銜接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境內實踐教學充分利用實習酒店的人力資源和設施設備,充分實現資源共享。(四)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將慕課、翻轉課堂、對分課堂、情景化教學、線上和線下融合教學和混合教學等方法引入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例如酒店管理教學改革實施辦法、教學改革效果評估辦法、教學改革教師激勵辦法等,確保教學改革創新順利開展。(五)建立學位輔修制度。鑒于人們對酒店行業的傳統認識短時間難以扭轉,高校招生可強調學位輔修制度,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能夠同時輔修其他專業課程,取得雙學位,打消部分家長顧慮。

參考文獻

[1]劉愛萍,李強.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與實踐研究——以桂林旅游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2017,6(23):46-49.

[2]蔣樂松.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7,(7):250-251.

[3]晁小景,王慶生.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基于酒店企業需求視角[J].教育現代化,2016,(3):32-34.

[4]王文慧.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6,(24):19-21.

作者:余子萍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