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政府職能的發揮
時間:2022-02-12 11:25:00
導語:淺談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政府職能的發揮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農”問題一直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如何使農牧民盡快脫貧致富,改善他們的生活、生產條件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2004年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逐步建立農牧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不斷拓展增收的空間和渠道。要繼續抓緊抓好勞務輸出,切實做好組織、引導和服務。尤其是要加強培訓,擴大規模,提高農牧民的勞動技能。”從西藏自治區的勞務輸出情況看,各級政府在增加農牧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農牧民群眾存在戀鄉觀念,自覺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意識不強。二是勞務輸出個體缺乏技能,不能以高等級的技能輸出增加收益。三是農牧民群眾維權意識差,不能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要想進一步做好農牧區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引導農牧民克服戀鄉觀念,積極融入市場,促成勞動力良性輸出。基層政府應積極引導群眾破除戀鄉的觀念,不要僅僅局限在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上,要引導他們綜合考慮各地(市)的勞動力需求。基層政府還應注意到勞務輸出的方式和方向,盡量使本地的勞動力集中而又分散地進行輸出,這里說的“集中”就是要引導農牧民群眾形成一定規模的勞務輸出團體,逐步走向規模化勞務輸出。“分散”就是要引導各個勞務輸出團體將勞動力輸出到不同的地(市)、縣,防止出現勞動力輸出到同一地方,造成勞動力過剩,影響勞務輸出的收益。
———培養技術骨干,發揮帶動作用,走技術型、規模化輸出之路。基層政府和勞動部門,應當加強對群眾勞務技能的培訓,特別是工程建設技能的培訓,基層政府應從本地的勞務輸出人群中,挑選出一部分年輕、有一定文化基礎、頭腦靈活的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通過培養這部分骨干,逐步達到“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效果,從而提高勞務輸出的質量和等級。進而通過政府扶持組建以農牧民群眾為主體的建筑施工隊伍,從而達到勞動力輸出與技能輸出并行,高等級輸出與規模化輸出并進的良好態勢。
———培養中介組織,維護群眾權益,以實際行動打造群眾的貼心政府。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現象的存在,影響了勞務輸出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政府在勞務輸出的過程中加大監管力度,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洛扎縣的做法具有示范性,該縣在每年的勞務輸出過程中,以鄉(鎮)為單位,抽出懂法律、會管理的鄉(鎮)干部,跟隨本鄉(鎮)勞務輸出人員深入到勞務輸出地,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要負責外出務工人員的道路交通安全;監督、檢查雇傭方與群眾簽訂的各項合同和協議及其落實情況;通過正當的途徑保護群眾的利益,幫助農牧民群眾追討拖欠的工資;防止外出務工人員在勞務輸出地發生各類案件;幫助雇傭方管理本鄉(鎮)的外出務工人員,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這樣的舉措不但有效保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和安全,同時也為雇傭方提供了良好的勞動力來源,是一項雙贏的好舉措。但從長遠來看,長期依賴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做這些事情并不是長久之計,基層政府還要著力培養一批懂經濟、善經營的農村經紀人來完成此項工作,通過農村經紀人這個中介組織,達到長期保護外出務工人員利益,同時也為雇傭方提供高質量勞動力的目的。
當前,各級政府正在千方百計轉移富余勞動力,擴大勞務輸出,增加農牧民群眾的收入,改善和提高農牧民群眾的生活。不少地方正在把本行政區域內農牧民群眾的勞動力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一些地方成立了各級勞務輸出的協調管理機構,對本地勞務輸出的組織、服務、協調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相信在各級組織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基層政府的不懈努力,農牧區勞務輸出工作定會越做越好,農牧民群眾的收入會越來越多。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