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農村財務公開的幾點體會
時間:2022-02-19 03:32:00
導語:推行農村財務公開的幾點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集體財務公開工作,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近年來,以清理整頓農村財務為切入點,推行財務公開;以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為核心,規范財務公開;以強化內外監督為重點,完善財務公開新機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目前,全省實行財務公開的村有30764個,其中按要求到規范化公開的村22344個,分別占總村數的95%和69%。
一、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是搞好財務公開的前提
山西省推行農村財務公開以來,得到各級黨政部門的重視與支持,1998年中辦、國辦《關于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發后,山西省委、省政府、省紀檢委高度重視,成立了由農業、土地、計生、民政、紀檢和組織等部門參加的“山西省農村村務公開辦公室”,出臺了以推行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實施方案,把村務公開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推行村務公開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和體現農民群眾主人翁地位的重要內容來抓。明確指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是推行村務公開的第一責任人。
二、搞好部門配合是推進財務公開工領導組和深入開展的保障
農村財務管理是經營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但在財務公開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十分復雜。因此在推行財務公開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部門工作協調配合,促進農村財務公開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是在工作中,我們與組織、民政部門配合,把農村財務公開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民主制度緊密結合起,以建設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對班子渙散、缺乏凝聚力、問題成堆、財務管理混亂、群眾意見大的班子進行調整,由群眾重新進行民主選舉。
二是與紀檢、監察部門配合,將財務公開與查處案件解決問題相結合。對反饋的財務問題及時查處,做到事事有結果,件件有交待,激發了群眾參與財務公開的熱情,有效地遏止了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達到了財務公開的目的。幾年來,我們與紀檢、監察部門密切配合,在認真做好反饋意見處理的同時,受理大量的上訪案件。現在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一般案件不出鄉、大案件不出縣”的要求,化解了干群矛盾,穩定了秩序。
三是與土地、計生部門配合,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對鄉村干部進行農村財務管理、財務公開、土地延包及承包合同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和農村基本政策培訓。
三、清理集體財務,澄清集體家底是推行財務公開的基礎
沒有清楚的家底,就不可能有真實全面的公開。為了把財務公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按照省政府部署,我們組織全省廣大農經干部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了一次大清理、大整頓,清理整頓的村數達31088個,占到總村數的96%。通過財務整頓澄清了集體家底,理順了賬務,清理了農戶拖欠,兌現了遺留合同,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挽回了集體損失,交給了群眾一個明白的家當,為推行財務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建制度、抓規范是提高財務公開質量的關鍵
在推行財務公開過程中,我們一手抓管理規范化,一手抓公開規范化。為夯實規范化這個基礎,省政府制定了下發了《關于在全省推行農村財務“村賬鄉管”制度的實施意見》,要求有條件的鄉村實行以“村賬鄉管”、集中辦公、方便、明了、節儉的原則,在群眾便于觀看的地方以村建立固定“公開欄”,并結合發放入戶通知單等通谷易懂的方式進行公開。公開程序先由民主理財小組對全部財產、債權、債務和有關賬目進行全面核實,并報鄉鎮經管站審核,同時要有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民主理財小組負責人和主管會計簽字。公開時間即每年初公布財務計劃,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各項收支情況,年末公布各項財產、年初公布財務計劃,每半年至少公布一次各項收支情況,年末公布各項財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情況,對村民關注的專項財務活動,要及時單獨公布。
五、強化民主監督促進財務公開的重要手段
為了保證財務的真實性,提高公開質量,在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的同時,我們把強化民主監督作為推進財務公開的重要手段。
一是村民監督。即以村成立理財務小組,代表村民行使監督。由村民或村民代表選舉產生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村民主理財小組代表村民參與村級重大財務活動決策。參與制定年度財務計劃,并監督實施情況;代表村民按期審核財務單據和財務公開的內容;收集反饋村民對財務公開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反饋意見的落實情況。把村民的事由過去干部說了算變為大家定,大家辦,使財務公開真正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
二是農經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審計監督。1996年《山西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暫行條例》的頒布實施,使全省農村審計工作開始步入依法審計軌道。省、市兩級主要抓培訓,進行業務指導,縣、鄉兩級分工協作深入鄉村開展審計全省制定了每三年進行一輪村級審計的計劃。審計內容和審計范圍著農村改革的發展和深入了逐步擴大,在財務審計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農民負擔、集體資產、干部離任、大型基建項目等專項審計,有效地杜絕了各項違紀行為和浪費現象的發生。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六、抓典型、搞示范是推行財務公開的有效途徑
培養典型,總結經驗,搞好示范,全面推行,是搞好財務公開的有效途徑。財務公開工作開展以來,我省先后總結、推廣了運城市“兩級審核、集體辦公、民主理財”的經驗,晉中地區“統一任免會計、統一辦公記賬、統一賬前審核、統一財務公開、統一考核獎懲”的“五統一”經驗,長治市“村賬鄉管、權屬不變、集體辦公、財務公開、民主監督”的經驗,朔州市“四級書記抓公開,誰不公開誰下臺”的以驗,臨猗縣“入戶一張表,農民全明了”和“財務公開反饋卡”的經驗,為各地財務公開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