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3-11 09:33:02

導語: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的作用

摘要:在我國的政府組織里,存在著一種不是通過政府行政主管機構建立的非正式組織,其以感情為樞紐,特征為:消息傳播快捷、團結能力強、具備自然領導者。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中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本文認為以加強對消極性組織改革、聯系感情、充分做好核心人物工作為基礎,準確指引非正式組織的發展,對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非正式組織;行政管理;積極作用

非正式組織是一個在政府組織以外的自發構成的組織機構,其通過志同道合、興趣相投、關系親密、利益一致等因素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運用情感和心理來維持。非正式組織對于整個行政機構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不管影響是好是壞,非正式組織和它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都是在實際中存在的;若對其存在和構成的因素不了解,那么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就不能夠指引組織人員齊心協力去完成組織制定的目標。所以必須對非政府組織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進行探索,并準確指引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全面發揮其積極的影響,控制其消極影響,規避其產生破壞;這對非正式組織的合理化發展和提升工作質量,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關于組織的概念

組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以一定方式聯系在一起,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而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具有一定邊界的社會實體。在這個定義中包含以下五層意思。1.組織是有一定機構的。至少兩個人才談得上組織,而且在組織內的人有一定角色劃分。2.在組織內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組織成員之間存在不同層次的分工合作,成員之間需要相互協調。組織的功能就在于協調成員的活動,以實現組織目標。3.組織是有一定目標的。這是任何組織產生和存在的最根本原因。4.組織是社會實體,也就是說,它與其環境既具有相互依賴的共性,又具有相對獨立的個性。內部的各個部門和成員之間也同樣具有既相互依賴又相對獨立的特性。5.任何組織與別的組織都有所不同,即組織具有邊界。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其成員在精神上、行為和作風上,以及產品和服務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組織的個性特征。

二、非正式組織的特征

(一)具有自發性質

非正式組織是人們基于相似的個性特點和一致的心理訴求而自發形成的組織,往往也會制定組織自身的目標,在目標的基礎上,才能夠使其得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情感是維系樞紐

非正式組織是通過感情的力量展開維系,情感是維系各組織成員的主要樞紐;組織成員之間的感情較為親密,相互信賴,相互撐扶,團結友愛,具有較強的內聚力。

(三)有自然產生的領導者

非正式組織通常都有自己的領導者,和政府組織的不一樣的是,非正式組織的領導者一般不是通過組織來委任或者組織成員推舉出現,認識自然而然出現的,或者是領導者通過其自己的吸引力把成員吸納到非正式組織里去,又或者是在非正式組織形成的過程里被組織成員自覺擁戴出的領導者。

(四)工作效率高

非正式組織往往具有較為規范的組織紀律,其基于組織成員的共同愛好、需求和利益,約束成員的各項行為,整合組織的內部管理。非正式組織的紀律性通常高于政府組織,一些違反了規范的人通常會感到巨大的壓力,需要其嚴格規范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樣的管理方式,對于政府組織各項活動的高效進行具有很大幫助。

(五)內部消息擴散快速

非正式組織具有顯著的情感特點,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非正式組織內部信息傳遞的途徑十分暢通并且快速。

三、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非正式組織參與到行政管理之中,一方面將民意帶入決策,公眾能夠通過便利的渠道向行政機關反映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也使得公眾能夠清楚了解行政機構的辦事意圖,提高民眾理解度,提高行政效率。非正式組織參與實際上是決策者和參與民眾之間的角力,既可以防止行政管理過程中出現偏私行為,能夠維護更多人的利益,更好地保障管理的公正性。非正式組織參與還有利于行使好公民的監督權,對行政管理者的行為進行更好的監督,防止腐敗。此外,非正式組織參與使得每一個參與的公民都增加了一份榮譽感和使命感,在參與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既表達了個人的意愿、維護了自己的權益,也能為國家出力,調動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提高主人公的自我意識。非正式組織和其他政府組織一樣,在行政管理中都有著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

(一)積極作用

1.彌補作用。非正式組織能夠全方位地滿足組織成員的心理需要,第一是感情上的需求,和行政機構相比較具有彌補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能夠滿足組織成員的興趣需要,有助于組織成員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心理平衡。其彌補作用能夠使組織成員擁有愉快的心態和平穩的情緒進行組織所展開的活動。2.控制作用。非正式組織在產生的同時通常都會具有較為規范的組織紀律性。非政府組織作用的體現形式通常是依附于感情和輿論,規范組織成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為組織成員之間具有一致的信仰理念、一致的價值觀念和一同遵守的組織紀律,如果違反了組織的規范就會受到相應的懲處或者被組織孤立,就連領導者也包括在內。由此非正式組織的控制作用就體現出來,促使組織成員“一致對外”,控制作用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所以非正式組織的控制作用使用得當的話,那么非正式組織各項任務的完成將會促使政府組織較好的實現既定的目標。3.教育作用。非正式組織利用嚴格的紀律和較大的壓力來規范組織成員和組織群體達成一致,非正式組織中如果有著良好的工作氛圍,將會對組織成員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因為非正式組織本身的特征,尤其是組織領導者的影響能力,在進行后進轉化任務時,通常會達到政府組織所無法達成的目標。所以政府組織的領導者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是通過非正式組織來展開,在進行后進轉化任務時將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4.凝聚作用。非正式組織成員的群體意識通常較為強烈,由此就會產生強大的內聚力。在組織里,每個組織成員都不想拖后腿,對于組織下達的任務通常具有較大的熱情。如果將這一特點適當引導,那么其將會變成提高政府組織內聚力的關鍵性因素。5.調和作用。在同一個政府組織里工作的成員,他們的關系并不是一直處于一種和諧融洽的狀態,有時會出現冷漠、不默契等情況。但是在非正式組織里這種情況出現的就較少一些,通常來講,非正式組織里的成員關系都較為親密,因此組織成員之間就會互相幫助,使整個組織的氛圍更加和諧融洽。

(二)消極作用

1.抵制情緒。非正式組織通常都是自然構成的,有著較強的凝聚作用,這樣就較容易出現一種“反抗政府”的心態。在這項因素的基礎上,對于政府舉行的一些活動,有時非正式組織成員不想參與,而只對于自己組織內部的活動有興趣,由此將會使整體的凝聚力降低。2.影響工作效率。在非正式組織的目標和權益與政府組織的目標與權益產生沖突的時候,抑或非正式組織的領導者和政府組織的領導者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政府組織目標的達成和利益的實現,進而影響到工作效率。3.散播謠言。因為非正式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較為親密,常常匯集在一起,這樣不但會使政府組織的機密容易泄露,并且一些不實消息很容易就會傳播出去,乃至遭橫流言四起的情況,因為其散播消息的途徑順暢,所以消息傳播的速度極快、范圍極廣,還有大部分都具有逆反心態和好奇心理,不實消息和流言蜚語因此散播迅速,由此將會對政府組織產生較大的危害。

四、如何正確發揮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一)完善非正式組織參與行政管理的制度

完善非正式組織參與行政管理的各項制度和程序,首先,要明確規定選出參與者的程序和各項標示,要明確表明非正式組織參與行政管理的權利。地方行政機關在選出參與者的過程中,要廣泛抽取代表,讓公眾能夠對參與的問題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并能對此作出較為科學理性的評判,在最終的公示之前也要讓群眾意見得到充分的發酵。此外,要把立法聽證會作為非正式組織參與行政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如今信息化時代中,網絡可以作為很好的平臺,節約成本、提高績效,提倡通過網絡來傾聽民意是很好的讓非正式組織參與到行政管理中的方法。并且還要對聽證會的公開做合理的要求,一方面使得信息公開透明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吸取民意,做出更合理性、科學性的決策。

(二)對非正式組織進行準確認知

第一,需要認同非正式組織的客觀存在。對大部分非正式組織來講,人們必須認同其存在,并通過和他們協作的方式,獲取他們的理解。領導者需要掌控其政府組織中非正式組織的發展動向,并且需要了解其作用、思想態度、成員情感、發展態勢、活動目標、行動方式等,這樣有利于對非正式組織做出最正確的評價和判斷。第二,應該把非正式組織和“小組織”、“小團體”進行嚴苛的劃分。

(三)對非正式組織展開科學合理的引導

在對非正式組織進行引導時,需要確立科學合理的引導目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非正式組織引入對政府組織有利的目標和任務中去,和政府組織的建設道路并軌。非正式組織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主要是怎樣將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得當的引導會使非正式組織成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必要支撐和補充。非正式組織成員需要認真意識到,政府行政管理目標的達成,是其個人目標和群體目標能夠達成的基礎條件。把非正式組織的活動引入科學合理的道路,將個人利益、心理訴求和組織目標互相融合,充分發揮非正式組織成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做好領導者的工作

領導者是非正式組織中的核心人物,政府組織的領導應該與非政府組織的核心人物建立和諧融洽的密切關系,這是政府組織和非正式組織互相協調融合的重中之重。因為非正式組織的領導者在組織里具有較高的威望和較大的影響力,他們說話有分量,其行為方式對于組織成員的影響頗深,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會使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獲益匪淺。所以,應該對同志式的關懷去對待非正式組織中的領導者,對他們給予信任,使他們充分發揮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通過非正式組織領導者的影響力來為實現政府組織的目標做貢獻,并由此帶動其他非正式組織成員的主觀能動性,控制和預防消極行為的發生。

(五)重視感情的聯絡

因為情感是非正式組織的形成前提,只有和組織成員坦誠相待,互相信賴,深入了解,做到開誠相見和推心置腹,不帶任何偏見,才能對非正式組織整體產生積極的影響。對組織成員自發組織的各項活動,應該提供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支持,并且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使其活動呈現一種健康蓬勃的發展趨勢。

(六)對于消極性的非正式組織要開展積極的教育

針對和政府組織目標不同的消極性的非正式組織,應該使用目標引導、環境設定、興趣轉換、領導者教育等方式來對其展開后進轉化;針對違法犯罪性的非正式組織,應該運用法律的手段進行打擊和取締。

五、結語

綜上所述,非正式組織和政府組織之間互相約束、互相影響,在團結協作中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雖然非正式組織在重大事件中沒有決策的權利,但是非正式組織將會對決策的結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能夠得知,非正式組織對于行政管理工作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作者:李國瑋 李國瑞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 榆林市定邊縣公安局

參考文獻:

[1]周明麗.行政組織中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及其管理探析.南方論刊.2007(5).

[2]周明麗、嚴勇富.淺析行政組織中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及其管理.法制與社會.2007(6).

[3]陳士民.非正式組織理論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研究與探討.中國市場.2015(9).

[4]張秋.非正式組織理論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青春歲月.2013(16).

[5]劉東杰.試論非正式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