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專業自主意義論文
時間:2022-08-09 06:43:00
導語:音樂教師專業自主意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是教師教育新的價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是教師主體性的一種重要表現。在音樂課程改革背景下,它的提出有其發展的理論基礎,并且意義深遠。
關鍵詞:音樂教師自主發展
伴隨新一輪基礎音樂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人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音樂課程改革的成敗歸根結底將取決于音樂教師,因為教師是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轉化者。但是在教師的發展問題上,有較多的人認為音樂教師的發展是在于外部力量,如音樂師范學校、職后培訓機構等,忽略了教師的“育己”問題。筆者認為,在當今弘揚人文精神、注重人性提升的時代,人們應該將關注的目光轉向音樂教師的自主發展,探討教師主體價值的實現,這才是音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一、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內涵
音樂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是指在沒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體意識的前提下,來自教師個體的、內在的發展意識和動力。通過教師自我反思、自我研究設計,使自己的音樂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音樂文化底蘊拓寬加厚,從而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以實現自我價值為最終目的。從教育學意義上來看,音樂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是提升教師素質的要求,是一種輔助的機制。音樂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目標直接指向音樂教師專業發展。
二、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理論基礎
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關注教師自覺主動的發展過程,有其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1.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詳盡地闡釋了人的自由自主的本質。動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而人則不同,人不但有思想意識,能認識和改造世界,成為世界的主宰者,而且還有自我意識,能把自身作為認識和改造的對象,并不斷地完善自身。因此,人能成為“主體”,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的主人。在實踐活動中,人能通過理性的思考,實現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哲學理論告訴我們,自主性是人的本質特征。所以音樂教師專業發展首先應遵循人的發展規律,使其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使專業發展成為可能。
2.心理學基礎
現代心理學把學習者認識到并形成如何控制認知學習這一心理機制,稱為元認知。這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即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音樂教師作為相對成熟的個體,往往具有確定的自我概念、較明確的自我意識,為其自主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認知基礎。按照成人的特點,教師的元認知已可以達到內控和自動化,教師則多能自覺靈活地運用元認知策略,對自己的情緒、興趣做出有目的的調控,使注意力維持在一定的活動上,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活動進程,這一心理學基礎使得音樂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成為可能。但同時,音樂教師的元認知水平又因年齡及個體的變化而具有差異性,所以音樂教師專業發展根據教師不同的元認知水平,采用自主發展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重要意義
1.是新一輪基礎音樂課程改革的現實需要
新一輪基礎音樂課程改革對音樂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把教師推向了一個新的層面。希望他們既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教育知識的教育家,同時又是具有突出音樂能力的音樂家、具有豐富音樂知識的音樂理論家和音樂教育家。
同時,《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音樂新課程的實施,對于音樂教師的培養、培訓模式提出了挑戰性課題。按現行教學計劃(大綱)培養出來的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教育理念、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技能方面,都難以完全適應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四個教學領域的教學要求。①擁有專業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的音樂教師應及時地發現自己的不足,主動地彌補和提高,給自己定下合適的目標,并不斷地反思自己的音樂教學和自己成長的過程,努力促進自己更快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成為合格的音樂教師。
2.是音樂教師個體發展的實踐需要
音樂教育面對的是人的世界,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撞擊的過程。音樂教師在對別人奉獻的同時,其自身也應該求得一種豐富的體驗、一種自我滿足。同時音樂教師個體間也是具有差異性的。對于音樂教師來說,由于他們的生活背景、性格特點、認知風格、文化水平等諸多因素的不同,音樂教師對音樂的體驗、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同的。音樂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能使教師根據自己的基礎、興趣和需要,自主地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使不同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展現出其獨特的個性特點與教學風格,使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差異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3.是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必然要求
音樂教育改革,主張通過音樂教師的愛心鼓勵、啟發誘導,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等途徑來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與求異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觀念與創造能力,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個性及潛能,變“學會音樂”為“會學音樂”,把音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學習為探索學習,已經成為音樂教育中的首要課題。“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公務員之家:
音樂教師專業自主發展不僅是新一輪基礎音樂課程改革的現實需要,而且是音樂教師個體發展的實踐需要,更是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對音樂教師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音樂課程改革背景下,音樂教師專業上的自主發展意義重大而且深遠。
注釋:
①王安國主編《從實踐到決策》,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頁。
②葉瀾等著《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
參考文獻:
[1]王安國、吳斌主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鐘啟泉著《音樂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蒲蕊著《當代學校自主發展——理論與策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孫龍存《成人的元認知特點及其對成人學習的作用》,原載于《北京成人教育》。
[5]王亞南《元認知的結構、功能與開發》,原載于《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1月。
[6]陳振華《教師自主發展:當下的意義、途徑與條件》,原載于《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5年6月。
- 上一篇:心寧膠囊治療冠心病效果論文
- 下一篇: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