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醫藥職業教導的效果

時間:2022-01-03 03:26:24

導語:如何提升醫藥職業教導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提升醫藥職業教導的效果

作者:金瑾單位: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制藥工程系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與“學”之間是知識、情感的交流,要做到感情上有共鳴、有交流、有促進,就要通過語言抒情,營造出情感交融的局面,教師在課堂上有形、有聲、有色、聲情并茂、抑揚頓挫、幽默詼諧的語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并不能代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教學效果的提高

1.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多”與“少”。教學工作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加教學活動,使自己明白的內容順利地讓學生明白。教師只知道講什么是不夠的,還要研究如何講,要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是教學內容中最關鍵的知識點和中心內容,是貫穿一堂課的主線,關系到教學的成敗。準確抓住重點,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精心組織教學內容準確地確定重點,把重點講透。在復習提問、指導練習、布置作業等環節圍繞重點進行,使學生深入地理解重點。一堂課中,重點不可以過多,否則將難以突出重點,走入“滿堂灌”的誤區。2.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①教學目的。每堂課均有每堂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不同,需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要使學生掌握新知識,常用講授法和演示法;對于技能技巧內容,可先采用演示法再采用練習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發展智力,可采用談話法、討論法等;②教材內容。不同的內容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同一課程講授到不同階段,又需要采用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學習中要加強直觀教學,多采用實物、模型等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器官的互相協調作用;③學生情況。不同專業的學生,有不同的基礎和特點,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如學生對某些內容已有大量的感性認識,教師講到某一問題,學生可以理解,就不必采用直觀教學和演示。3.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應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掛圖、模型、標本、電視錄像等電化教學手段,將知識和信息以一種直觀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傳遞給學生;同時,提高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用新的科技知識武裝自己,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適應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4.語言和板書的條理性。教學語言應適當通俗明白、淺顯易懂,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語速適于聽課的對象。板書是各類教學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手段,板書可以引導和控制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1.建設多功能的實訓基地。按照社會需求、專業結構調整和專業建設的重點需要,拓寬服務功能,增強社會適應性,集教學、科研、生產多種功能于一體,加強與藥廠的聯系,充分發揮其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建設一個設施一流、管理一流的高職醫藥學類示范性實訓基地,形成一套實訓基地建設的管理指標體系,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能力、操作技能和職業素質。2.建立科學、有效、嚴格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實訓基地要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及分工細則,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有落實的師資培養計劃和實施措施。對于實習指導教師要求要有合理的學歷、技術職務和技能結構,以保證實訓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實訓基地建設的不斷加強。在實訓教學方面,建立了科學、健全、嚴格的實踐教學制度。包括規范的實訓教學大綱、組織實施實訓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實訓教學學生能力考核體系以及教學質量檢查、監督、保障、調控體系等。3.加大對實訓基地的投入力度。近年來,學校投入數百萬元資金用于實訓基地建設,先后建立了多個成規模的校內實訓基地,購置了綜合訓練系統、模擬教學系統等最先進的實訓設備。

強化教育管理

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這就必須樹立全面的高職教育的質量觀,而單純從教育質量、辦學效益、規模增長的角度看高職教育質量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教育質量觀。那么如何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問題,使教育產品的質量——高職教育畢業生在思想品德、專業技能、知識水平等方面適應社會的需要,是我們必須著手解決的首要問題。1.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一是健全專家隊伍。對相關專業的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專業評估、經驗交流,進行研究、咨詢、指導;二是定期統計、公布一些教學狀態,及時進行教學質量評估,使學校找出差距,推動建設;三是定期召開學生干部座談會,及時溝通教與學的情況,解決教與學的矛盾,促進教與學的發展。2.搞好產學研結合。開展產學研結合,狠抓實踐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色,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直接從事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走產學結合很有必要。第一,學校為企業培養所需要的畢業生,為企業提供服務,同時企業也向學校提出人才培養的要求,為學校的實踐性教學提供保障。第二,可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更好地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同時可利用教學資源,利用學科優勢為企業、為社會等提供咨詢等不同需求的服務。利用科研成果充實教學內容,同時通過搞科研形成的一系列思想方法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第三,高職教育的發展應逐漸拓寬內涵。學歷與非學歷并重,面向社會開展培訓,鼓勵學生參加適合高職教育的有關資格證書培訓,如:會計證、藥師證等。希望學生畢業時都能拿到一個或幾個職業資格證書,有利于學生就業。因而,產學研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勇于探索和執著追求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面對新的形勢,為適應時代要求,只有轉變觀念、規范管理、與時俱進、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推動高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