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用藥論文:小議臨床藥學在指導用藥的作用

時間:2022-01-17 03:47:24

導語:臨床用藥論文:小議臨床藥學在指導用藥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用藥論文:小議臨床藥學在指導用藥的作用

本文作者:劉曉嵐工作單位:貴州省腫瘤醫院

藥歷應包括以下內容:(1)一般資料;(2)既往疾病史與用藥史;(3)查體記錄;(4)建議藥物治療計劃,是藥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5)藥程錄;(6)療效分析與藥歷小結。對于治療窗較窄而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動態監測患者的血藥濃度尤為重要,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避免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如在檢測中發現某些患者在環孢素A(CsA)用量不變的情況下,CsA血藥濃度較前次有大幅度的升高,出現雙手顫抖、全身燥熱、頭暈、乏力等臨床不適癥狀,血肌酐轉氨酶也有所上升。仔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為省藥費,未經醫生許可將兩種提升CsA濃度的藥物(黃連素、恬爾心)同時加量服用,且不按時監測血濃度。可見TDM可以正確調整用藥方案,減少ADR的發生。(ADR)監測國外文獻資料顯示,住院患者中有1.5%~35%的患者發生ADR,高達11%的患者因此面臨延長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的情況[3]。但臨床用藥不良反應監測的信息主要來源于患者向醫生或護士的反饋,通過每日查房,臨床藥師可協助醫師早期發現ADR,并做適當的處理(停止使用該用藥,更改其他適當的替代藥物)。臨床藥師對ADR表進行收集、統計、整理、分類并儲存入電腦。在所收集到的ADR中,對一些嚴重、罕見的病例上報省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做進一步的評價。

在門診設藥物咨詢窗口,由高職稱或高學歷藥師輪流值班,建立藥師與患者面對面的直接聯系,及時解答患者在用藥方面的疑問及相關的藥物信息,用藥后出現的一些副反應等。對于前來咨詢者,隨時記錄在案,用于統計患者咨詢情況,了解患者用藥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藥物咨詢服務,及時而準確地發現門診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護理服務是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護士是醫囑的直接執行者。包括藥療方案在內的許多診療措施都由護理工作者執行,其效果也直接由護士首先觀察得到。要達到理想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僅依靠臨床藥師與臨床醫師制訂理想的給藥方案,更依靠于護士科學嚴格地執行給藥方案。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通過與他們的溝通與交流,結合實際,根據藥代動力學的原理,按照個體化給藥和時辰藥理學的理論,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給藥間隔、給藥時間進行個體化調整。雖然目前尚做不到完全執行,但加強護士這方面的知識和意識,無疑會給藥物治療的效果帶來益處。在治療藥物監測中,取樣是由護士負責完成的,取樣過程雖然簡單,但頗有講究,根據所測藥物及其采用的測定方法,對樣品的種類、取樣的多少、是否抗凝、取樣時間、取樣部位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很多護士對此不甚了解。如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地高辛濃度檢測報告為4.5mg•mL-1,而該患者臨床表現尚可,腎功能良好。經調查,因護士取血并不是在服藥后8~18h,而剛好在服藥后2h的峰濃度時間。經重新檢測,濃度為1.3mg•mL-1。在藥品不良反應監察方面,取得護理工作者的協作是很有意義的。

要實施藥學服務,藥師可授權參與用藥決策,負責監控給藥過程,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并實行必要調整,追蹤藥物使用的最后結果,進行必要的評價。臨床藥師素質不高,沒有進行正規的臨床藥學專業訓練高年資藥師知識老化,需要更新;青年藥師受以化學為主線的高等藥學教育,缺乏臨床醫學知識,與醫生共同語言較少。臨床藥師知識尚缺乏廣度和深度,不夠專、精。醫院領導重視不夠臨床藥學工作短期無經濟效益,但長遠來看,可改善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治療水平。臨床藥學工作必須得到醫院領導的支持,醫院應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