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中醫藥臨床現狀調查分析

時間:2022-08-17 03:34:00

導語:婦產科中醫藥臨床現狀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中醫藥臨床現狀調查分析

摘要:目的:調查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中醫藥臨床使用現狀,為婦產科中醫藥使用與管理提供依據。方法:以醫院婦產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婦產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藥使用情況,評價中醫藥使用的合理性、費用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婦產科使用的中醫藥包括益母草膠囊、宮血寧、安坤顆粒、婦康丸、少腹逐瘀顆粒、婦康口服液、桂枝茯苓膠囊、丹鱉膠囊、裸花紫珠及針灸等;存在4例不合理用藥(4%)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中醫藥平均使用種類為(1.39±0.38)種,費用為(528.64±50.42)元。結論:醫院婦產科中醫藥臨床應用尚可,能夠兼顧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與經濟性,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且中醫治療方法應用較少,需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婦產科中醫藥使用與管理水平。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中醫藥;用藥現狀;調查研究;醫療費用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對完善中醫服務體系、推動中醫藥在臨床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1]。婦產科是臨床的主要科室,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醫藥在婦產科疾病治療中也得到了重要應用。有文獻報道,目前中醫藥在婦產科主要用于保胎、不孕癥、痛經、月經不調、盆腔炎、人工流產、陰道炎、宮頸炎等[2]。隨著中醫藥使用率的增加,不合理用藥問題日漸凸顯。本文就醫院婦產科使用中醫藥情況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醫院婦產科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婦產科患者,年齡23~76歲。所有患者就診過程中均使用中醫藥治療,相關治療資料均有完整記錄。1.2方法。采用回顧分析方法,總結本次研究中100例婦產科患者治療期間使用的中醫藥,評價患者中醫藥使用的合理性,統計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中醫藥使用種類數、中醫藥使用費用等,所有數據均由專業人員完成統計與分析。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與合理用藥》等對不同中醫藥使用合理性予以評價[3]。1.3觀察指標。①中醫藥名稱。②中醫藥使用合理性。③用藥不良反應。④中醫藥使用種類數。⑤中醫藥費用。1.4統計學方法。數據應用軟件SPSS23.0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χ±s)表示,計數資料[n(%)]表示。

2結果

2.1中醫藥使用情況分析。結果見表1。2.2中醫藥使用合理性評價。結果顯示,用藥合理性為96%,有4例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見表2。2.3中醫藥使用不良發生情況。結果顯示,中醫藥使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見表3。2.4中醫藥使用種類分析。結果顯示,中醫藥使用種類為1~4種,平均(1.39±0.38)種。2.5中醫藥費用分析。結果顯示,中醫藥費用為450.68~653.84元,平均(528.64±50.42)元。

3討論

3.1中醫藥在婦產科治療中的應用優勢。婦產科較多疾病雖不會致死,但諸如慢性盆腔炎、陰道炎等疾病容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于中西醫結合醫院而言,一方面西醫可快速幫助患者穩定病情,另一方面通過使用中醫藥,依靠中醫藥的調節作用,進一步鞏固病情,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相關疾病的復發[4]。西醫雖起效快,但易出現不良反應,而且費用高昂。與此相比,中醫藥用于婦產科疾病治療具有以下優勢:①安全性更高。將中醫藥用于婦產科疾病治療,可避免直接手術。中醫藥使用更方便,多為口服藥物,原料為不同植物或動物,與西醫的抗生素、激素類藥物相比,用藥安全性更高[5]。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藥使用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證實中醫藥在婦產科的使用安全性較高。②效果顯著。西醫在婦產科疾病治療方面強調對癥支持治療,雖然能夠快速緩解癥狀,但存在一定的復發率。相對而言,中醫藥治療婦產科疾病強調辨證分型和整體用藥,不僅有助于改善癥狀,還能調節體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婦產科相關疾病的復發率。陳蓉等[6]指出,宮血寧膠囊在婦產科異常子宮出血、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產后惡露不盡、宮內節育器放置術、人工流產、藥物流產等方面均有重要應用,且該藥安全性較高。王雅楠等[7]分析了婦產科圍術期中醫藥的應用,指出作用較多,能夠緩解術后疲勞,調節與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預防術后并發癥發生等。③經濟性好。婦產科使用的西藥費用較高,而中醫藥費用低廉,能夠滿足絕大多數患者的用藥需求,在患者經濟承受范圍內。本研究結果顯示,平均中藥使用(1.39±0.38)種,符合中醫藥使用要求,平均費用為(528.64±50.42)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醫藥在婦產科疾病治療中經濟性較好。3.2中醫藥在婦產科應用的問題分析。中醫藥用于婦產科疾病治療的療效已經得到證實。謝萍等[8]指出,中醫藥在高齡婦女助孕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用于婦產科需以合理用藥為前提。本研究結果顯示,婦產科患者治療中使用的中醫藥較多,其中益母草使用率較高,常見的難產、痛經、閉經、產后惡露、人工流產、藥物流產等均可使用益母草。安坤顆粒在調節月經紊亂方面有獨到優勢,婦康丸可用于調節流產、剖腹產及產后婦科疾病等。從用藥合理性方面分析,婦產科中醫藥總體用藥合格率達到96%,存在4%不合理用藥情況,表明婦產科用藥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如重復用藥、無臨床適應證用藥、存在藥物配伍禁忌等,直接影響了用藥效果與用藥安全。此外,婦產科患者使用中醫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應重視中醫藥的不良反應問題,做到有效預防。中醫藥使用中,中藥使用率較高,中醫技術的使用相對缺乏。3.3婦產科中醫藥使用與管理對策。①中醫藥在婦產科常見疾病治療方面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針對不合理用藥問題,需注重中藥處方點評,開展婦產科中藥藥學干預,通過藥師參與,提高中藥治療方案的合理性,降低重復用藥,避免違反禁忌證用藥。②加大對臨床醫師的藥學知識培訓,提高其中醫藥知識與業務能力。婦產科在日常診治和患者和護理中,需不斷加強中醫治療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除重視中成藥的使用外,更應重視針灸、按摩、艾灸、足浴、中藥熏蒸等技術方法的應用,提高中醫藥在婦產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9]。③從用藥安全性角度分析,需建立不良反應上報制度,善于總結中醫藥不良反應特點,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原因,如超劑量用藥、超療程用藥等,總結不良反應發生特點,完善中醫藥管理;開具處方盡可能選擇基本藥物,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讓更多的患者知曉中醫藥的優勢,加強中醫藥治療的主觀意向。

綜上所述,婦產科的中醫藥應用尚可,兼顧了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與經濟性,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藥問題,需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婦產科中醫藥使用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志仙.婦產科醫療差錯調查分析與管理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1):1920.

[2]陸建萍.質控小組在婦產科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1):118120.

[3]劉姣,尹姝珂,李宛蓉,等.中醫藥治療高泌乳素血癥的Meta分析[J].湖南中醫雜志,2017,33(8):159162.

[4]董景霞.婦產科陰道不規則出血臨床治療探討[J].當代醫學,2017,23(17):114116.

[5]李莉.人文關懷對改善婦產科護患關系的作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4):169171.

[6]陳蓉,賀豐杰,李長忠,等.宮血寧膠囊婦產科臨床應用指導建議[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7,33(4):383384.

[7]王雅楠,宋殿榮.婦產科圍手術期中醫藥的應用研究[J].河南中醫,2017,37(1):178180.

[8]謝萍,劉夢.中醫藥對高齡婦女的助孕策略[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12):89.

[9]鄧碧松.婦科門診中醫藥不合格處方原因分析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6):8788.

作者:王茜茜 常宏旭 丁雅云 林樂靜 單位: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