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療衛生機制革新
時間:2022-08-28 10:17:54
導語:鄉村醫療衛生機制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烏拉特中旗農村醫療衛生概況
烏拉特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北部,與蒙古國南戈壁省接壤。全旗人口總數約為13.98萬人,其中鄉村人口約11萬人,占總人口的78.66%。全旗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7家,旗直醫療機構3家,衛生監督預防機構兩所,鄉鎮衛生院12所。其中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是烏拉特中旗最大的綜合性醫院,能夠開展種類較為齊全的急癥重癥救治手術,是全旗人民的主要就醫場所。由于地方政府財政困難,對該醫院投入不足,醫院的許多設備來自社會捐助和上級醫院淘汰設備的再利用,設備維護困難且費用較高,加之醫院管理體制尚不健全,支付制度落后,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尚不能完全解決廣大農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二、烏拉特中旗農村醫療衛生體制中的問題
(一)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不能滿足需要
烏拉特中旗大部分地區位于陰山北麓,地域廣大,人口稀少,區域內包括平原、丘陵、山地、草原等多種地形,地理環境相對復雜。在基層衛生服務體系中完全按照國家“一鄉一院,一村一室”的規劃,導致偏遠牧區、山旱區農牧民就醫困難。根據石哈河中心衛生院統計數字顯示,山旱區石哈河鎮42.5%的農牧民到石哈河中心衛生院要花費1小時以上的時間,部分農牧民甚至要2.5個小時以上,39.8%的農牧民到村衛生室需要半小時以上,農牧民就醫很不方便。
(二)基層衛生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烏拉特中旗位于內蒙古西北部,與蒙古國南戈壁省接壤,經濟相對落后,根據2008年初烏拉特中旗衛生工作會議的會議紀要,2007年全旗財政支出2.36億元,衛生支出僅為600余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2.54%,遠遠低于全國衛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百分比和內蒙古衛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百分比。
(三)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缺失
我國公共醫療衛生機構主要包括省市自治區級醫院、城市二級醫院、旗縣醫院以及鄉鎮衛生院等由政府所有、執行一定政府職能、其經營狀況要向政府負責、政府需要對其投入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在農村醫療衛生三級體系中旗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都屬于公立公共醫療衛生機構,它們的公益化進程,直接關系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解決。
(四)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烏拉特中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經濟欠發達,生活條件較為艱苦,加之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對人才的吸引力嚴重不足。據烏拉特中旗衛生局統計材料,在全旗現有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39.35%,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僅占11.23%;全旗無主任醫師職稱衛生技術人員,副主任醫師職稱衛生技術人員全旗僅15人,遠遠不能滿足全旗醫療衛生機構對衛生人才的需求。
三、烏拉特中旗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議
(一)改善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
將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定位為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制度、社會醫療救助制度和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主要載體。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由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構成。
(二)回歸公共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
公立公共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的回歸,使醫院形成公益機制,加強內部自身建設和管理監督。醫院公益機制的形成,要靠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基層公共醫療衛生機構要逐漸改變以業務收入來評定醫院工作成績的觀念,改變以往醫師“正門不開開側門”、賣藥賺錢的現象,加強醫院內部自身建設和管理監督。
(三)提高對蒙醫蒙藥事業的支持與關注,積極發展民族醫藥事業
作為少數民族地區,中蒙醫以其簡、便、廉等優勢,在保障烏拉特中旗各族人民身體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堅持大力發展中蒙醫事業。一是理清中蒙醫事業發展思路。要以繼承發展為主題,以能力建設為主線,以實施“三進”、“三名”和“繼承創新”工程為重點,全面提升中蒙醫服務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中蒙醫服務體系。建立以市中蒙醫院為龍頭,以該旗中蒙醫院為骨干,以綜合醫院中蒙醫科、鄉鎮衛生院、嘎查村衛生室為網點的中蒙醫服務體系。
- 上一篇:鄉村醫療衛生保障系統情況
- 下一篇:鄉村合作醫療衛生情況調研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