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01 11:31:00

導語: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論文

中文摘要

我國的旅游飯店業在過去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從零起步,突飛猛進,高速發展,取得了較為驕人的業績。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國際知名飯店集團這些年來憑借諸多優勢大舉進入我國并獲得了相應豐厚的利潤,相比之下我國很多的國內飯店卻在艱難生存和發展,知名品牌也很少。面對未來我國旅游飯店業越發激烈的競爭,旅游飯店的品牌經營就成為了飯店戰略管理研究的一大焦點。為幫助我國旅游飯店系統、全面的進行品牌經營,贏得持久的競爭優勢,本文對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作了一定的探討。本文在充分借鑒了前人有關飯店品牌建設等眾多理論的基礎上,運用了圖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歸納法等研究方法,從介紹我國旅游飯店面臨的嚴峻挑戰的背景入手,結合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制約因素和有利條件,具體闡述了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有力對策。其中對于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重要意義的分析、三類不同旅游飯店在進行市場定位時可采取的做法的提出和對于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時政府和行業協會也應給予必要的協調、指導觀點的指出,想必會對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的實踐起到實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意義。我國的旅游飯店只要迎頭奮進,切實采取必要措施,是可以打造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巨大吸引力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以提升自身競爭力的。

關鍵詞:旅游飯店品牌品牌經營

目錄

序言

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

第二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重要意義

一、品牌

二、品牌經營

三、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制約因素和有利條件

一、制約因素

二、有利條件

三、具備的優勢

第四章我國旅游飯店強化品牌經營的對策

一、旅游飯店自身的努力

二、飯店行業協會發揮能動作用

三、政府的協調和引導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表的論文、論著

后記

詳細摘要

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既為我國旅游飯店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又對飯店業經營、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國加入WOT之后,我國旅游飯店面臨著“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連鎖化、連鎖競爭品牌化”的競爭格局,所以我國的旅游飯店必須從戰略管理的高度來認識新形勢下的競爭需求,以品牌經營理論為指導,結合飯店自身特點,研究探討應對激烈競爭、謀求更大發展的品牌經營的概念、內容及實踐問題,這對旅游飯店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所以本文選擇了該課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意在通過較為全面、客觀地闡述,總結出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有利對策,為我國的旅游飯店增強競爭力起到適當的指導作用。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文獻分析法:針對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收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資料,初步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通過進一步梳理這些文獻資料,結合相應的理論探索,提煉升華達到研究的目的。

二、圖表分析法:為充分說明有關問題,本文適當列舉了相應圖表來清晰、客觀的進行比較、反映情況,以便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三、歸納法:本文采用的主要是二手資料,通過對飯店進行品牌經營的資料和實踐的了解,探究其共同現象,總結普遍規律,進行理性歸納,作出了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表述和分析。

四、案例分析法:本文還利用部分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對成功飯店的做法進行總結,以為我國飯店提供借鑒。本人通過參閱借鑒眾多文獻資料,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研究、歸納總結,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思考有所突破,對我國旅游飯店的品牌經營形成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體系,重點論述了我國旅游飯店實施品牌經營的具體對策。面對嚴峻的挑戰和大好的發展機遇,我國的旅游飯店迫切需要開展品牌經營、注

重品牌建設,為此,我國的旅游飯店應認真分析主客觀形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樹立品牌意識、進行正確品牌定位、塑造良好的品牌外型、保證高水準的品牌質量、加強旅游飯店的管理、打造優秀的人才等八方面全方位的開展品牌經營工作,并爭取政府和飯店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以共同推進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事業。其中文中較為全面地總結了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重要意義,并客觀地分析了我國旅游飯店進行品牌經營的有利條件和具備的優勢,同時也提出了三類旅游飯店進行品牌市場細分的基本模式,最后還指出了政府和飯店協會也應積極發揮作用營造良好外部環境,這些可謂是文中與眾不同之處。希望我國的旅游飯店能充分認識品牌經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抓住機遇、超越自我,塑造出強有力的品牌,發揮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為我國旅游飯店更好的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

序.習

我國的旅游飯店業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的快速發展,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需幾十年才走完的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國外知名的飯店集團二十多年來紛紛大舉進軍我國,基本上所有的國際知名飯店品牌在我國皆可見到,為我國飯店從業人員和廣大的消費者津津樂道,它們憑著諸多優勢在中國大地上開花、結果,獲取了大量的經濟利潤。而此時我國國內飯店大多則在艱難地生存和發展,并少有知名品牌,雖然也產生和出現了部分為國人所熟悉的品牌,但還未能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品牌。之所以造成此種局面,固然有我國飯店發展時間短、基礎差、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但其中較為重要的是缺乏對品牌建設和經營理論的關注和實踐,沒有將利潤形成的內部能力與外部需求有機整合起來,構筑以品牌為主體的持久的競爭優勢。而在以后更長的時間里,我國的飯店將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的競爭,如果再不注重和抓緊打造我國本土的知名飯店品牌以此來增強競爭力,那么我國的旅游飯店將會在今后更加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更為被動的地位。種種嚴峻現實也說明,我國的旅游飯店要打破不利局面,參與到更廣闊、更激烈的競爭之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必須提高對飯店品牌經營的認識,抓緊時機集中資源,培育我國飯店品牌。同時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也給包括旅游飯店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導致企業在市場、戰略、結構、系統、能力及企業文化上產生了一系列變化,飯店企業必須認識、適應這種變化,并在這種變化中不斷調整和創新以培育競爭中所需的各種能力,而通過品牌經營則可幫助旅游飯店完善各方面的管理,提升飯店整體素質和水平。雖然國內外眾多專家對此論題進行過研究,但因角度不同而各有表述,相對比較分散,本文在綜合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補充,進一步豐富了飯店品牌經營理論研究的內容,從而也有助于推動飯店全方位的認識和實施品牌經營實踐。近幾年來,對此問題國內同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如品牌經營是21世紀中國飯店的戰略選擇、中國飯店集團應品牌化發展、旅游飯店的品牌延伸戰略等等。本文欲通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序言學習研究,借鑒國外知名飯店的成功經驗,較為系統地分析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面臨的條件和優勢,具體闡述旅游飯店的品牌經營應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具體做法,以為我國的旅游飯店實施品牌經營提供較為明確的思路和有力的理論指導,從而幫助我國的旅游飯店正確面對嚴峻的客觀現實,發掘和利用自身優勢,認識并改進不足,積極開展種種必要而系統、科學的工作以大力打造我國飯店品牌,迎接未來更為激烈的競爭。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

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

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旅游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而高速成長起來,如今,已經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一大產業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并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在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經營機制轉換和大力進行旅游產品開發的同時,迎來了旅游業發展的一個新時期—品牌經營時代。我國旅游業品牌經營時代的來臨順應了世界旅游業經營品牌化潮流,也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必然產物。而伴隨著中國旅游業的不斷繁榮,作為旅游業三大支柱之一的我國旅游飯店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并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旅游飯店包括在我國境內開辦的各種經濟性質的飯店,含賓館、酒店、度假村等?;仡櫸覈糜物埖陿I2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從到大、從少到多、從經驗管理轉向科學管理、從招待所的服務模式轉向標準化的服務模式,實現了質和量的雙重飛躍,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20多年來,我國旅游飯店業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各行各業中發展最快的,而且發展水平比較高,并率先與國際慣例接軌,其中最主要的是星級標準的實行,對整個行業的規范化服務和總體的素質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88年8月開始,國家旅游局參照國際標準,結合中國國情,對我國的旅游飯店進行星級評定,根據飯店的建筑、裝演、設施、設備條件;飯店的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狀況;飯店的服務項目;飯店的服務質量;飯店的管理水平和賓客意見六項內容進行考核將旅游飯店評定為一星級飯店、二星級飯店、三星級飯店、四星級飯店和五星級飯店。實行這一制度,不僅能使飯店管理向正規化、科學化的目標邁進,而且也可以方便旅游者選擇。星級制度以“星”來標志飯店等級,以“星”來反映飯店的硬件、軟件水平,是一種國際化的通用標識,也是國際上通行的慣例。如今,星級在全社會都已經成為質量和檔次的象征。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旅游飯店業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行業。自1980年開始,我國旅游飯店業的產業規模成倍數地加速發展,飯店的供給量隨著需求的擴大而快速增長,飯店的經濟效益也逐年加速上升。以下的一些數字可以證明這一點:1980年我國有涉外飯店203家;到2001年,我國的星級飯店數量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達7358家①;到2003年末,全國共有星級飯店9751家,比上年末增長了9.8%,營業收入總額達983.1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5%,全國5622家國有星級飯店共實現

營業收入409.63億元,全國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興建的678家星級飯店,實現營業收入303.42億元②。2003年全國星級飯店規模及其經營情況具體如下:

2003年全國星級飯店規模及其經營情況表1

并且旅游飯店的結構檔次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從檔次上看,形成了豪華、舒適、經濟等多種檔次;從類型上看,有商務、旅游、度假、公寓、別墅、療養、綜合型等多種類型。其中,部分飯店的管理水平和硬件條件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在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方面,旅游飯店也走在了前面。到加04年底,我國旅游業利用外資的總體規模己達到500億美元,約占我國各行業累計吸收外資4500億美元的n%,其中,旅游住宿及度假區建設400億美元,占全國引進外資總額的9%①。飯店業還引進了外國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培養了一支懂得現代飯店管理技術、全面掌握飯店管理知識的業務骨干隊伍。由此我國旅游飯店業呈現出了大行業、大市場、大發展的蓬勃態勢。確實,我國的旅游飯店業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進程和旅游業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條件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應清楚的看到和意識到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從總體發展水平上看,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顯著。準確地講,我國飯店業“與國際接軌暢順”更多地是相對國內其他行業而言的,如果離開這一前提,除一批高檔飯店的硬件投入和少部分品牌飯店的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一定水平外,我國飯店行業的很多重要指標和參數與國際水平的差距仍然是明顯的,有些還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這些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從總體上看,我國旅游飯店產業整體素質還不夠理想,飯店總供給與總需求不夠平衡,全國旅游飯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平均房價還有待提高,飯店的地區分布及類別結構也不夠合理,各星級飯店比例還不夠科學,遠沒有形成合理的金字塔結構。

二、占飯店總量8%0以上的國有和國有控股飯店大多經營困難,其根本原因在于飯店體制問題。體制原因使得規范化管理和利潤最大化還沒有成為飯店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盲目投資、管理懈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困擾著我國的飯店行業,也就成為我國飯店業難以與國際全面、徹底接軌的一個重要原因。三、飯店集團化進程還沒有出現令人鼓舞的局面。我國的飯店集團還沒有做到足夠的大,更為重要的是集團質量還不夠高,一些集團盡管開始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缺乏基本的內涵,在品牌經營、客源預訂網絡、人力資源政策、資本經營與產品經營并舉和管理系統等方面與國際知名集團存在明顯差距。對此,我們可以用世界上比較飯店集團規模小常用的指標,即飯店集團擁有的客房數量,來認識它們之間存在的差距狀況。于第1名的美國圣達特擁有的客房數是553771間,相差539644間,即一個美國圣達特相當于39個上海錦江集團,位于第10名的英國希爾頓國際飯店公司的客房數是92778間,比上海錦江集團多78651間,即一個英國希爾頓國際飯店公司相當于6.567個上海錦江集團。從動態的發展角度考慮,即從2001年比2000年增加的客房數進行分析:美國圣達特增加了12458間客房,英國希爾頓國際飯店公司增加了28132間客房,上海錦江集團增加了529間客房。而2001年發展最快的美國萬豪國際公司,2001年的客房數比2000年增加了45514間,一年就相當于增加了3.22個上海錦江集團的客房規模。①四、飯店業的人力資源供給能力差距較大,具體表現在這種能力沒有與飯店業的快速發展同步,從事飯店業工作的專業人才種類不夠齊全。

但綜合而言較為突出和嚴重的表現為我國旅游飯店業的品牌建設問題,這已經成為我國飯店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的瓶頸,不妨來看以下的情況和數據介紹:E近些年來,國際上的知名飯店集團紛紛搶灘中國,并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2004年,北京CBD中央商務區各建筑集群,都要把其寫字樓建設成北京最符合跨國公司需求的國際頂級寫字樓,這就離不開對豪華飯店的依傍。于是在開發商豪爽拋出巨資建設飯店的時候,在選擇飯店管理方時,都在仔細衡量、評估,結果他們選擇的飯店管理集團全部都是國外品牌,沒有一個中國本土的品牌,面對我國已擁有了一些頗有名氣的飯店品牌和160多家飯店管理公司的現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確實知名的國際飯店來了,填補了我國飯店業的市場空白,把國際最先進的、最高端的管理模式引入中國,有利于提高我國飯店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提升我國飯店的知名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是可以成長的更快的,但我們在借鑒它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時,更呼喚和需要培育本土國際化飯店品牌。。中國推游店協會,中國飯店集團化發展藍皮書,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第31頁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而目前國際品牌飯店已成為我國飯店市場的領頭羊。國際知名飯店品牌,體現了飯店的服務品質,引領了飯店業服務水準的提升,主導著各自所在城市的飯店房價。國際品牌以其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成熟的管理系統,使所管理的飯店提供的產品質量明顯地處于領先地位。從消費者的評價看,各個城市中公認的最好的一批飯店基本上都是國際品牌的飯店,從數據上看更為明顯。2000年世界500強的品牌萬豪飯店國際集團,其營業收入額為100.17億美元,利潤額為4.79億美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8%;希而頓集團營業收入額為34.51億美元,利潤額為2.7億美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9%。而中國,旅游飯店全行業虧損。2002年,上海267家內資飯店的全年利潤還不到33家全是國際品牌飯店的外資飯店的一半,人均利潤不到外資飯店的九分之一。2003年上海營業收入前10位的飯店中,前8位是國際品牌飯店。。且我國旅游業中的合資和外資飯店大多在建成后都交給外國國際飯店管理集團進行管理,這些國際飯店管理集團管理的飯店都稱為合資飯店,它們在我國歷年來的業績與我國占絕大多數的國有飯店相比更是有明顯的優勢。同時《2004年中國飯店業務統計)}還顯示,在五星級飯店市場中,國際管理飯店實現的平均房價最高,達到人民幣763元,分別超出國內集團管理飯店平均房價(人民幣612元)的25%及業主自行管理飯店平均房價(人民幣448元)的7%0。四星級飯店市場中,國際管理飯店同樣實現了最高的平均房價,為人民幣471元,分別高出國內管理飯店(人民幣354元)的3%3及業主自行管理飯店(人民幣332元)的42%。②國際飯店集團憑借統一的國際知名品牌,借助全球統一的廣告宣傳和預訂網絡,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占領了相當大的飯店聯號市場,取得了較為穩定的客源,實現了較高的出租率、較高的收入和較高的利潤。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際酒店的品牌優勢將會越加顯著。由表1也可看出,國有及集體類型飯店仍是我國飯店的投資主體,兩者合計6531家,占星級飯店總數的66%,但其營業收入能力遠遠低于外商和港澳臺投資的飯店,后者總數為678家,占6%,但營業收入達303.3億元,是星級飯店營業收入的30%,平均每家營業收入達4400萬元,是國有飯店的6倍多,是集體投資飯店的7.3倍多。而其中外商和港澳臺投資的飯店多為國際知名品牌的飯店。

2003年,在上海做酒店知名度市場調查時,很多人首先提到的則是希爾頓、香格里拉、假日酒店、喜來登等這些國際知名品牌飯店卻很少有人會想到上海本地的華亭、錦江等飯店??梢?,國際品牌在國內已產生了頗具影響力的品牌效應。而且不少中國消費者寧愿花錢去這些國際品牌飯店,也不愿去住高星級卻名不經傳的飯店,因為他們更相信在國際品牌飯店質量有保證,且其經營管理也給人以信賴。除此之外,國外飯店集團這些年來也越來越多的全面進入我國飯店市場,尤其在我國加入WTO后,國外知名飯店集團更是看好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由此帶來的飯店業投資空間,利用這一有利的發展時機搶灘設點,大舉進軍我國市場。它們挾其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和品牌優勢長驅直入中國的旅游飯店市場,并將在占領和鞏固沿海發達的大中型城市以及高檔飯店市場的基礎上逐漸向內陸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檔飯店市場大規模擴張。這些發展了相當長時間的國際大飯店集團無論是在資金、理念、市場網絡、高新技術、品牌文化以及服務等等方面均已經形成了自己強大的體系和實力。它們一方面向中國或其它地方進行市場和品牌擴張;一方面又在不斷地提升飯店教育培訓和飯店文化建設等工作,在我國的發展極為迅1982年,我國只有一家中外合資飯店,僅僅二十年的時間,國外大的飯店集團基本上在中國都有了自己的網點,并且逐步在中國向網絡化和集群化發展?,F在,假日集團在中國己經管理了30家左右的飯店;香格里拉集團雖然在全世界只有36家飯店,但在中國就管理了20家飯店,成為在中國發展最迅猛的境外飯店管理集團之一;新世界酒店集團也雄心勃勃地準備二十一世紀初在中國管理50家飯店,新世界被馬里奧特買斷后,馬里奧特就以新世界為跳板,高起點、大投入地進入中國。希爾頓(Hilton),喜來登(Sheraton)、假日(HolidayInn)、香格里拉(Shangri一La)等著名飯店集團在短短幾年內,也都擁有了一大批打自己品牌的合營飯店。而聲稱是“世界最大店聯號”的最佳西方集團(BestWesternIetrnatoinal)已經把亞洲(特別是中國)定為其品牌擴張的關鍵地區,計劃2007年時在中國的飯店數量要達到100家。六洲集團預計在2003年后的未來5年內,將新建設40多家假日酒店。而凱悅、雅高、喜來登、半島、凱賓斯基等集團也在搶占中國飯店市場份額。隨著中國入世承諾的進一步兌現,還將有更多的國際酒店業管理集團登陸中國市場。除了高星級酒店外,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也正在中國積極地開發市場。目前在北京的美國盛達特公司旗下的速8酒店,己將揚子江飯店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朝陽慶豐賓館“招致摩下”,并計劃借著奧運會的商機,到2005年底,在中國“籠絡”30家酒店成為其加盟店。①國外飯店集團不用投入太多資金就能在中國開出一家又一家飯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他們強勁的品牌優勢。依靠馳名的品牌,他們吸引著合作伙伴一起經營飯店,吸引著無數的消費者前去消費。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和消費潛力增長最快的國家,自然成為全球飯店業巨頭群雄逐鹿的地方。根據近年來國際飯店行業的兼并收購的數量和規模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全球的超級飯店集團正在計劃并實施全球范圍的最佳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組合,積極開展跨國界、跨區域、跨行業、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因此,他們將不會僅僅滿足于對我國單體飯店的接管,還會將其目標轉向中國尚未發展壯大的飯店集團和飯店管理公司。相比之下,我國現有內資旅游飯店的數量和規模雖已發展到相當程度,而且許多旅游飯店投資巨大、硬件現代化程度較高,不亞于國外知名飯店。但是大多數旅游飯店均采取各自為戰的分散獨立經營,且規模財力有限,再加上經營者目光短淺與國內同行競爭時不是互相協作而是互相拆臺大打價格戰,競相削價,影響了我國飯店服務質量的提高和飯店業的良性循環發展。與國外飯店集團競爭時更是處境艱難,處于明顯的劣勢。另外我國旅游飯店整體上對于品牌經營的認識有待深入,目前我國旅游飯店以品牌為核心的市場關系開拓能力略遜一籌,缺乏為體驗主題創造品牌體驗的設計與服務。而且飯店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服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不能一以貫之,尤其是缺乏知名品牌做后盾,難以向外拓展和獲取范圍經濟的利益。上海錦江集團雖然在2003年己擠入世界飯店業第47名,但遠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飯店集團。到目前為止,中國大的飯店集團在國際上還沒有開始構建自己的營銷網絡體系,而且在充分運先進網絡科技方面也遠遠不夠,基本上還停留在本國的”小打小鬧”上,直接反映出了中國飯店團市場拓展工作起點低、市場網絡構建和技術引進經費不足、市場競爭的品牌意識比較差等弱點。種種現實情況已充分表明,國外知名飯店集團憑借諸多優勢在我國飯店市場上搶盡風頭,而眾多的國內飯店卻在艱難地生存和發展。中國如此的俠映大國,很多行業和產品都可以馳騁于世界經濟舞臺同國際的品牌公司一比高低,擁有近萬家星級飯店的中國飯店業為什么不能涌現出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的飯店管理品牌呢?我國的旅游飯店必須找準問題,自強不息,用實實在在的業績來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并且我們也確實到了應該出現具備國際大手筆,從操作運作、市場定位、形象塑造、服務水平到顧客評價等各方面大家都公認為一流的、引以自豪的品牌和集10我國旅游飯店品牌經營研究第一章我國旅游飯店開展品牌經營的現狀團的時候了。在未來幾年中,我國的飯店將會紛紛更多的被國際品牌的飯店管理公司接管,到時沒有一家我國自己品牌的飯店管理公司能與之抗衡,將是我們的痛心和遺憾。我們應該認識到,如果沒有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飯店管理品牌,中國的世界旅游強國的夢想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面對新的形勢、新的環境、新的要求,中國飯店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再次飛躍,品牌經營就顯得尤為重要,加緊行動已勢在必行。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但必須未雨稠繆,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打造我國更多的本土品牌參與激烈的競爭并因此提高我國飯店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否則中國飯店將只能在無差異、無影響力的低級服務產品水平上游移徘徊。說得更徹底一些,如果我們的飯店沒有品牌號召力的話,它只能被稱之為“食宿服務流通公司”。所以,進行品牌經營研究,探索適合中國國情和企業實際的品牌經營模式,樹立中國知名品牌飯店企業形象,走出一條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道路,這已成為我國飯店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