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開展保理業務未來發展趨勢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1 04:21:00

導語:銀行開展保理業務未來發展趨勢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開展保理業務未來發展趨勢研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國內保理業務發展較快,銀行在開辦國際保理業務的同時,也大量開辦國內保理業務。由于保理業務是一項新的銀行業務,銀行內控制度和外部法規不健全,因此,保理業務目前存在問題較多。

一、保理業務的基本內涵

所謂保理業務,是指銷貨方將其向購貨方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或其他原因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由銀行為銷貨方提供應收賬款融資及商業資信調查、應收賬款管理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實質上是針對企業未收回貨款而發放的貸款,還款來源是企業在未來將要收回的貨款。

二、保理業務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國內保理業務的法律法規與信用體系尚未健全,加大了銀行風險。一方面,銀監會于2003年取消了對內資商業銀行開辦國內保理業務的審批程序,但尚未出臺相關部門規章。另一方面,我國企業信用體系還不完善,銀行對不了解的銷售商和購貨商開展保理業務,風險很大。如,我們在對某銀行分行審計時,該行作為保理商對賣方在天津、買方在河北的兩家公司辦理了數筆有追索權的保理業務。由于買方瀕臨破產、賣方沒有發貨,雖然該保理糾紛訴訟時間長達3年,但因為沒有具體法規,法院至今未裁決,銀行3000多萬元保理融資形成巨大風險。

(二)銀行利用保理業務調整存款、手續費指標。如,某銀行分行向企業辦理保理融資2億元,保理貸款利率3%、手續費為1%。銀行和企業將保理融資的2億元當做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企業得到2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如此操作,企業取得了與貸款利率接近的2億元資金,銀行增加了保證金存款2億元和1%手續費。

(三)內控制度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無貿易背景的國內保理融資大量存在。目前,保理業務沒有統一的法規,銀行內部缺乏相關制度。銀行辦理的保理業務相當于流動資金貸款,但有的銀行沒有按貸款管理,造成大量保理融資沒有貿易背景。如,我們在對某銀行分行審計時,查出該行無貿易背景的保理業務占比50%以上。其中,有兩家企業采取先開出復印給銀行之后再作廢或沖銷的沒有貿易背景的增值稅發票1100多份、金額11億多元,從該行保理融資20多次,累計融資金額9億多元。

三、審計要點

(一)加強對內控制度的審查。一要審查保理業務是否按貸款管理,業務操作是否嚴格執行貸款“三查”制度。二要審查銀行對買斷型保理和雙保理中的出口保理商選擇有無嚴格規定,對應收賬款的確認標準有無相關規定。三要審查保理合同和買賣協議是否設立專職的法規崗位、對因合同瑕疵帶來的法律風險是否有嚴格的控制制度。

(二)注重對銀行評級授信資料的審查。一要審查銀行是否嚴格按評級授信程序確定企業保理授信額度,有無隨意調整保理授信額度情況,對有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和保理業務等綜合授信的相關資料進行重點審計。二要通過對企業報表中的應收賬款,銷售收入、保理融資科目復核分析,審查“授信調查表”、“客戶情況調查反饋表”等資料的真實性。公務員之家

(三)加強對貿易背景真實性的審查。一要調查了解銀行開展保理業務的背景,根據不同時期的業務量和上級行下達的指標進行復核分析,判斷銀行是否存在大量無貿易背景的保理融資。二要加強對買賣合同的審查。重點審查合同標的物名稱、數量和金額與企業規模、報表中相關數據是否相符;審查保理檔案中的發貨日期、公路運單日期、提貨單日期、合同簽訂日期、發票日期是否存在矛盾。三要嚴格審查增值稅發票。延伸審查國稅局的增值稅發票系統,審查企業提供的增值稅發票是否為先開后作廢或先開后沖以及集團公司內部子公司互開的無貿易背景的發票。四要審查賣方融資的去向。主要審查保理融資是否用于企業經營,有無流入房地產、股市或轉入買方賬戶用于歸還銀行上期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