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時間:2022-04-28 04:00:38

導語: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摘要:隨著互聯網金融逐步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不斷改變著大眾的金融消費習慣,“互聯網+金融”模式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熱點。互聯網金融在改變大眾生活的同時也在影響著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本文結合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五個階段,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探索研究新業態下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應對措施

互聯網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是指商業銀行互聯網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資金的融通、線上支付、投資等新型金融中介服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在互聯網平臺上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務體系。與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不同,互聯網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等特點。“互聯網+金融”作為互聯網企業與金融業融合的新業態,會在戰略、客戶渠道、融資、定價等方面對傳統商業銀行產生影響。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時間為2005年以前。互聯網金融企業主要在為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服務,互聯網金融企業規模不大。但隨著阿里巴巴等企業開始應用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式,這種模式的誕生,預示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第二階段,時間為2005-2012年。此時互聯網金融從單純提供技術支持逐步深入到業務領域,隨著2007年第一家P2P網貸平臺的出現,標志著互聯網金融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時間為2013-2015年。2013年被稱為是“互聯網金融元年”,P2P網貸平臺規模飛速增長,大量互聯網金融融資平臺成立,這一時期,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銀行批準成立。互聯網金融企業逐步走向獨立,可以完整地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務。第四階段,時間為2015-2017年。這段時間互聯網金融屬于發展、風險與監管并存的階段。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發生了風險事件和跑路案件,校園貸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總成交量超過740億元的“e租寶”融資平臺出現問題被警方調查。惡性風險事件頻發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第五階段,時間為2018至今。政府加強了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監管,很多整治方案和通知相繼出臺。隨著國家金融監管趨嚴,這一階段互聯網金融環境也開始趨好。國家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監管內容主要有:明確網貸平臺在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必須進行備案登記,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只能選擇一家存管銀行。為了降低資金風險,禁止網貸平臺夸大宣傳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限制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賬戶開立子賬戶,成立了互聯網金融自律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規范了行業管理。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有利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

1.優化客戶管理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商業銀行的客戶進行更為精準的識別,使信息共享更為便捷,提升商業銀行內部評價體系,并通過分析客戶的金融消費習慣,有針對性地對客戶進行分類,從而更好地進行管理。2.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可以有效提高服務效率。互聯網金融可以7*24小時為客戶提供服務,且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客戶只需要在商業銀行開戶,借助手機銀行或者網上銀行即可以完成業務辦理。3.鼓勵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是為盈利動機推動,持續不斷發展的過程,金融創新主要運用金融創新工具,發揮金融杠桿的作用,使國內的金融、資本市場加快發展,依靠商業銀行內部力量,推出新型理財產品,不斷完善我國金融體系。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不利影響有以下三點

1.加大了金融風險的管理難度由于網上銀行、第三方移動支付以及P2P網貸行業的快速崛起為金融市場帶來很多風險隱患,由于我國企業和個人的征信體系還不完善,互聯網金融過快發展也會導致金融市場存在諸多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銀行自身管理風險的難度。2.壓縮利潤空間由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存貸利差,互聯網金融平臺在經營上比較激進,在市場競爭中容易將金融市場的存貸利差進一步縮小。而商業銀行具有經營保守,加之監管趨嚴,如果不能把控好風險與盈利之間的平衡,就會導致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緩慢、商業銀行的盈利無法得到保證。3.搶占中小客戶資源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把資金投入到網貸平臺,商業銀行的客戶特別是中小活期客戶就會明顯減少。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活期存款付息很少,優質的活期存款資源讓商業銀行獲得很大的利差來源,中小客戶的減少無疑會讓自己經營面臨很大的業績風險。尤其是微信、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平臺,依托社交和電子商務的強大后臺,在金融市場競爭中占據很大的優勢。而且我國整體互聯網金融網貸平臺的交易規模和借款余額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這將對商業銀行造成不利影響。商業銀行如不能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改善經營和服務模式,提升業務服務水平,勢必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面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新形勢,商業銀行要保持高度的關注和重視。

(一)商業銀行要確定“客戶群”觀念

首先要確定客戶群,了解客戶群的理財方式和消費觀念十分重要,遵循“了解你的客戶”觀念,為你服務的客戶提供適合的金融產品。

(二)商業銀行要提升技術水平和金融創新能力

要進一步加大在大數據、加密防護等技術上的研發力度,通過金融科技創新來提升自己的互聯網金融科技技術水平,但是也不能盲目地進行金融創新,盲目加杠桿,螞蟻金服推遲上市就驗證了國家對于金融系統風險的重視,金融創新要保持適度和審慎的態度。

(三)商業銀行要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深度合作

商業銀行要善于發揮自身優勢,將自身優勢和互聯網金融業務優點結合起來,加強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深度合作,保證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信息的共享安全,在新形勢下繼續保持信息資源優勢。

(四)積極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提高經營水平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突出,在這個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廣大中小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了投融資服務。在這一方面商業銀行也要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積極作為,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改進投融資條件,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和成本,幫助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更好地進行金融交易,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增強自己的業務經營能力。

(五)提高商業銀行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水平

商業銀行一方面要加強對相關互聯網金融中的欺詐、反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治理和整頓,做到以預防為主的風險管理方針。另一方面要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掌握四個原則:安全可控原則、便民和利民原則、堅持繼承式創新原則和業務服務融合原則。

結語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應用和發展,互聯網金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互聯網金融加快了金融變革,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通過互聯網金融大眾能買到家電、個人用品,還能繳納水費、電費、話費,點餐、打車,做到出門不用帶錢包,“掃一掃”即可完成消費,實現了小額轉賬發“紅包”、大額轉賬用“手機銀行”,用螞蟻花唄可以分期購買產品,而信用卡購物能讓我們更加方便地進行消費。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對商業銀行來說,這既是一個挑戰,傳統的金融概念正在悄然改變,商業銀行要做好迎接挑戰;同時這也是一個機遇,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商業銀行要利用好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東風”,不斷提高自身實力。互聯網金融正在改變金融市場的秩序,也必將對金融業未來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宮曉林.互聯網金融模式及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J].南方金融,2013(05):86-88.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6(30):13-18.

[3]張志田,李大偉.金融服務工具化助力商業銀行互聯網+[J].中國金融家,2017(10):128-129.

[4]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2017-2022.

[5]曹輝.論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8(36):109-110.

作者:李耀杰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