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結算收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2 10:24:00

導語:銀行結算收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行結算收費分析論文

1.當前國內銀行結算服務收費存在的問題

支付系統上線前,各家銀行的結算業務收費基本按照國家定價辦理。2003年,大額支付系統上線后,支付結算服務定價逐步實行了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相結合的辦法,商業銀行被賦予了一定中間業務的定價權。各商業銀行開始按照自身的成本利益考慮,結合人行對各家銀行的大小額業務收費標準,制定各類結算服務品種價格。商業銀行的結算收費處于較無序的競爭狀態。根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03年第3號)的規定,對于人民幣基本結算類業務實行政府指導價。但由于沒有下發新的指導性文件,政府指導價的依據仍然是支付系統上線前的兩個文件——《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結算業務收費的通知》(計價費[1996]184號)和《關于制定電子匯劃收費標準的通知》(計價格[2001]791號),前者以結算工具的同城和異地使用性質為標準劃分不同收費方式,即同城的只收取固定的工本費和手續費,異地多按結算金額一定比例設上下限收??;后者則考慮到電子聯行的發展設立了電子匯劃費標準。隨著支付系統的迅猛發展,上述兩個文件的有關規定已不能有效涵蓋支付清算業務發展過程中增加的新內容。例如:支付系統同城以省為單位,不同于原來的各級市、縣為單位的概念。不少省份已取消原來同城票據手工清算模式,改為通過支付系統進行清算,一方面清算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各家銀行對于同城的概念也模糊了。在這種情況下,執行原來以同城和異地為收費高低區分標準之一的政府指導價顯得不切合實際。因而商業銀行各自出臺一套標準,對于同城的界定各不相同。有以省為同城的,有以地州為同城的,也有仍以縣、市為同城的。有的商業銀行只要是跨行支付,即按電子匯劃費指導價標準收費,無論是否同城。有的行對于行內系統的異地匯劃的收費價格很低,有的行則完全按照電子匯劃費指導價標準收。對于提示的借記票據,有的行收取較高的固定費用,有的行完全不收費。各家銀行結算收費種類繁雜,標準迥異。2.銀行結算服務收費問題的影響

從某種層面來說,這種混亂的收費狀態有損客戶利益,不利于我國支付結算體系的現代化發展。主要原因有三個:

2.1銀行業并不是處于充分競爭的行業,從很多特征來看都帶有寡頭控制的性質。尤其針對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客戶能夠選擇的銀行很有限。因而商業銀行按照自身利益的定價策略往往會以損害客戶的利益為代價。無論商業銀行制定什么樣的收費價格,不得不通過銀行結算的客戶也只能接受,而沒有其它的比對選擇。這樣,會挫傷農村和不發達地區人民使用先進支付手段的積極性。

2.2人民銀行對大小額支付系統的收費本來就具有引導性質。小額收費標準遠低于大額,而且其收費高低因時間段而異,目的就是引導商業銀行合理利用資源,鼓勵主要以收款方提示付款為主的票據業務發展。但是各家銀行對客戶定價機制并沒有體現人行的引導意圖,原來的客戶收費指導價明顯滯后,具有大小額業務一刀切,同一標準的特點,不利于支付系統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多樣化發展。

2.3依托支付系統上線,原來很多老支付結算工具都有了新的發展,而針對這些發展如果沒有規范相應的收費標準,勢必限制這些結算工具的功能。例如原來在同城范圍使用的支票,現在可以通過支票截留的方式全國通用,并延伸了支票圈存等功能;銀行本票可以在全省范圍內提示付款,通過小額支付系統實時解付等等;跨行通存通兌功能使得大范圍跨行存取款能夠得以實現。但是由于收費問題不明確,各行利益分配沒有合理的途徑協調,這些新功能的延伸得不到有效利用,推廣下來效果不理想,導致了支付系統資源的浪費。對于相對落后的農村,這些功能實際更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使人們沒有充分分享到支付系統發展的成果。

3.對策與建議

3.1國家根據支付結算業務的發展趨向制定切實可行的結算收費辦法和定價標準。

3.1.1對于基本結算類業務,因其在整體經濟發展中的媒介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應統一收費標準。應統一明確新形勢下同城或異地等支付結算的基本概念。對不同種類結算工具的跨行支付或查詢查復,制定統一的收費價格,明確收付雙方銀行的利益關系。

3.1.2對于非跨行基本結算業務,允許各行發揮自身行內系統優勢,自由競爭。激發商業銀行改進自身系統功能的積極性。

3.1.3對于非基本結算類結算業務,要制定收費基準,允許各行有上下浮動空間,使其具有彈性但又不差距過大。

3.1.4對于主要位于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或為“三農”服務的銀行,采取人行收費返還等方式給予結算收費優惠政策,鼓勵他們調低結算收費價格,激發當地人民使用先進支付結算手段的積極性,減少現金支付。

這樣,使得在發展地區和城市,各商業銀行爭取結算業務主要通過改進行內系統功能,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水平來實現,在不發達的農村地區,使人民愿意使用新型的結算方式,以推動支付結算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3.2各家銀行建立科學的服務收費定價機制。各商業銀行按照國家統一的定價標準,在允許的空間范圍內,按照自身的發展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收費定價機構機制,并將定價方案報人民銀行批準備案。商業銀行應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管理中間業務的定價工作,對于現有的結算業務品種,以及即將開展的服務業務,以銀行投入的全部成本為底線,適當考慮合理利潤、風險補償和服務差別,制定權威的收費基準,并授以分行一定的浮動權限,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實行降低或免費等優惠政策,形成合理的收費標準和價格形成機制,以引導服務對象選擇更優結算渠道,合理利用結算資源。結算收費價格直接影響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因而建立科學的結算服務收費定價機制對商業銀行吸引中間業務客戶,擴大中間業務收入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適當賦予商業銀行一定范圍內的定價權限和空間,能使國家對銀行結算的管理更富于彈性,促進商業銀行在提高自身服務品質的基礎上,盡量降低服務成本,從而降低收費價格,促進支付工具的改革與創新。摘要:自人民銀行支付系統上線以來,我國支付結算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有力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國家對支付結算收費的規范相對滯后,各家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收費處于無序競爭狀態,金融機構結算服務收費混亂、收費水平高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支付結算的發展,阻礙了資金的有效配置,影響了我國支付結算整體水平的提高。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銀行結算收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對如何建設科學合理的服務收費定價管理體系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銀行結算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