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探析
時間:2022-01-15 09:16:15
導語: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欣賞高中語文作品,對于高中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寫作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好的文學作品,富有好的思想品行。品讀好的文章,便是學習良好的思想品行。要真正有效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需要我們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深入感悟,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因而,鑒賞高中語文作品是促進自我感悟的基礎,自我感悟又是鑒賞高中語文作品的最終目的,兩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本文主要從修養提升、寫作學習、思維拓展、為人處世等方面來談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自我感悟;探析
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是高中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也是語文試卷中比較常見的考點所在。語文文學作品的欣賞歸納而言主要體現在作品思想、作品表現手法、作品結構設計、作品語言欣賞等方面,從個人修養提升來講,欣賞的目的是在于陶冶情操、提升品質、增進智慧、凈化心靈,使我們情感世界更加豐富。從文章寫作學習來講,欣賞文學作品的目的在于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方式,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從思維提升方面來講,欣賞高中語文文章,在于拓展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見識,提升我們思維空間和思維層次,使我們樂于思考,愛思考。從為人處事方面來講,文章的欣賞在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認識和處理社會上的人事物。本文便是從修養提升、寫作學習、思維拓展、為人處世等層面來研討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
一修養提升
高中教材里的文章,選取的質量都比較高,都富有濃重的思想情感,具有較高的品讀性,對于我們思想品行的培養和提升,都起到不可估量的運用。華麗的辭藻下總是富含深刻的道理,優美的句子下總是體現豐富的感情。我在欣賞高中語文文學作品的時候,總是被華麗的辭藻、優美的句子、深厚的情感吸引,隱約地告訴我為人處事的道理,每每讀來,讓人感慨。諸如《詩經•王風•黍離》中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含意是“懂我的,知道我心中的憂愁;不懂我的,問我心里有何要求。”全詩的創作背景是描述一位周朝士大夫路過舊都,見昔日宮殿夷為平地,種上莊稼,不勝感慨,寫下了這篇哀婉悲傷的詩。詩中所蘊含的那份因時世變遷所引起的憂思讓人動容,故而在人世間,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難覓之憾,世事滄桑之嘆,無不可借此句宣泄。再如《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名言濃縮中華傳統孝道的經典名句就像啟明星一般指引我在人生旅途中不迷失方向。敬老愛幼一直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中華民族人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行。“百善孝為先”在當代社會中,我們也一直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推行孝道。但是,我們所做的非常有效,不能像古人一樣起到模仿帶頭作用,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還是要把敬老愛幼作為一種習慣。如果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要好好照料父母的日常起居,多陪父母說說話、嘮嘮嗑。不在父母身邊的,要經常給父母打電話、保平安。無論多忙,過年過節一定要陪在父母身邊。因為,在現實中,我們能為父母做的事情很少,只有從日常的點滴中去關心他們,才能有效地將孝道發揚光大。
二寫作學習
欣賞高中語文作品是學習語文寫作技巧的基礎工作,是認識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過程,更是提升個人思想品行的內化途徑。從寫作學習的角度上而言,欣賞高中語文作品可以從語言、結構、形象、表現手法、意境等方面入手。在文章語言上面,我們不僅要學習作者長短句、動詞形容詞等詞句特點,還要學習修辭手法、語言風格、情感表露等。諸如在欣賞朱自清的《春》這一篇文章中,其語言優美,自成一體。文章中,“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充分發揮排比、連環及擬人之間的關聯作用,賦予春天到來,百花競逐,爭相綻放的盎然景象。同時文章句式整齊、節奏明快,便于人們誦讀。再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比比皆是,語言富有詩意,富有意境美,春天萬物都有情,賦予文章語言的濃郁的詩歌抒情色調,很容易讓人陶醉。此外,《春》中語言通俗淺顯。如寫草“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如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長短句運用自如,信手拈來,又通俗易懂,情感飽滿,學習這篇文章,可以使人在寫作結構處理、語言特色選用上別出心裁。此外,其大量運用疊詞,形象而又具體,富有朗讀的節奏感,讓人深感詩情畫意。諸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疊詞讓本篇文章朗朗上口,情感飽滿,生動活潑,富有人情味。
三思維提升
我一直認為,欣賞一篇文章便是與作者對話、與思想對話,是我已有的思想與作者所表現的思想進行碰撞,從而釋放出精彩的思想火花,提升思想。諸如《沁園春•長沙》這一首詩歌中,詩人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從中,我們能學到奮勇向上、積極奮進、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思想,對于思想浮躁的我們具有重要的指導運用,為年輕人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再如《再別康橋》這一首詩歌中,詩人以離別康橋時的感情起伏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愛與依戀之情。讓我們重新對離別的認識,離別不是只有傷感還有美好,是對消極思想與積極思想之間的點撥,有助于提升我們的思想認識。再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從中,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對于女性同胞的認同和關愛,抒發作者對于大自然的熱愛贊美。從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每個作者的思想情感都是不一樣,這對于我們思想情感的提升和豐富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將我們打造成現代化的年輕人。
四為人處世
高中文章中都富有深刻的道理,是教育我們為人處世的重要讀物。通過欣賞高中文章使我們具有明辨是非曲折的能力,培養我們崇高的思想品行,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世界上的人事物,從而更好地為人處世。諸如在學習的《胡同文化的》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胡同是北京城市中最有民族特色的民房建筑,胡同文化則是詮釋北京市民的一種文化形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封閉保守為表現,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逐漸在消逝。告訴我們,凡是并不是忍可以解決的,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人事物的本質,抓住事情的關鍵點,不應該忍受的應該積極主動加以解決,采取主動出擊往往會有另一番天地。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于違背自我原則的問題和事情,而不應該退讓,而是應該主動出擊,采用最佳的方式解決,因為在現代社會中忍道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助長一些不良風氣。再如我們欣賞《寬容》這一篇文章的時候,作者以一個寓言故事說開去。為什么要對異見進行寬容呢?因為,否定、鎮壓異見,只能造成先驅者的悲劇,造成無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發展上的曲折。可見,思想自由、寬容政策是歷史進步、社會發展、真理暢通無阻的必要條件。寬容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寬松、和諧;寬容可以使人們彼此之間更加理解、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有效地縮短彼此心靈之間的距離。
欣賞文學作品便是與一個作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個人修養、為人處世、寫作方式、思維發展都起到積極作用。欣賞文學作品應該掌握相應的欣賞方式,對于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加以摘抄,對于自身有用的思想應該加以感悟和提煉,使自身全面發展和進步,從而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呂淑艷.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J].學周刊,2015(6)
[2]張雪寧.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J].青春歲月,2016(9)
[3]李文弈.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J].神州旬刊,2016(9)
[4]李岱霖.高中語文文學作品欣賞的自我感悟[J].北方文學旬刊,2017(7)
[5]彭譯漩.高中語文文學作品賞析的自我感悟[J].中華少年,2016(31)
[6]毛佩清.高中文學作品的欣賞重在學生的自我感悟[J].浙江教育科學,2004(5)
作者:顏思淼 單位:仙桃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淺析課外閱讀對高中語文的作用
- 下一篇:中學語文“多向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