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

時間:2022-12-01 10:28:31

導語: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析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中學語文作文實現個性化教學變得至關重要。如何實現中學作文個性化教學是現階段語文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個性化作文的概念與特點,第二部分則重點研究了如何實現中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希望本文能夠給予相關教師、學者參考意見,提高中學生的作文創作水平,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中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

對學生來說,作文是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然而現階段的作文教學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學生的應對考試的能力,作文的創作不再真實,思想缺乏、內容僵硬、變得千篇一律。因此,倡導學生作文的個性化變得尤為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寫作是進行思想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倡導自由寫作,要求根據興趣和特長進行有個性、有創意的表述”。由此可見,要倡導學生寫個性化作文,在教學過程中要倡導個性化教學。

一、“個性化”作文

(一)“個性化”作文的概念。個性,是每個人身上獨有的東西,是一個人內心的情感、認識與評判。個性化作文是指將人身上獨特的個性展示出來,這種展示是自主的,沒有任何強迫性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展示出來,這樣寫成的作文就是個性化作文。個性具有自主性、創新性、真實性、健康性。自主性就是自己做主,對于寫作來說就是以學生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想法,以自我為中心,不受干擾,在作文的創作時自主地選材、構思、擬題、表達。創新性就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形成新的風格,避免雷同。真實性就是要求學生在作文的創作時感情真實,不夸張,不虛構,不造假。健康性就是要求作文內容反映當代社會的本質與主流,健康積極向上,對于社會的陰暗面也可以寫,但是要求必須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二)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特點。1.主體創作的個性化。寫作是一種精神領域內的思維的發散,作文是個性化的直接表現,作文的選材、立意與語言部分離不開創造性。“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經歷與思想不相同,創作出來的作文也各有千秋。2.立意構思的個性化。作文構思的過程是學生對生活、對學習、對語文的重新體驗與審視,不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創作,而是自己主動地構思,主動表達自己對生活真摯的情感。3.思想感情的個性化。作文的創作離不開作者的真實感情,衡量作文創作的價值的好壞就是判斷作文是否讓讀者產生心靈的共鳴。作文有了真實的情感才會有新鮮的生命與無盡的活力。每一篇作文都有著作者獨特的情感與特點,如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朱自清的清婉、魯迅的犀利,這些作者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4.語言表達的個性化。語言是寫作的表達工具,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能夠直接感悟到作者的喜怒哀樂。個性化的語言要保障真情真性,要不拘一格,要有獨立的人格、觀察、思維習慣、個好。

二、如何實現個性化教學

(一)教師方面。1.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的各種作文創作的技巧很大程度上是從教師那里獲得的。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自身的觀念、意識、知識、情感與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作文效果。教師首先需要形成自身個性化風格的教學模式,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與見解,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通過多讀多看,拓寬知識面,尋求適合自身、適合學生的獨特教學風格,這樣,才能形成個性化教學。2.轉變自身角色。在進行個性化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作文知識講解時,通常使用單一的知識傳遞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一種不平等感與距離感。這樣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發散。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師生間的互動,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轉變自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積極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語文的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勇于面對挑戰,發掘創作才能。3.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面向全體,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來設定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整目標。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理、思想、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教師只是按照一種方式來進行教學的話,就會嚴重限制學生的個性。學生之間有能力好的也就有能力相對來說差的,教師不能只關注好學生,要考慮全體的學生。(二)教學手段方面。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寫作手法來進行個性化作文的創作,如使用比喻、排比、夸張、擬人、想象等修辭手法,豐富作文的形式。同時在作文的題材上也要積極進行創新,不再拘泥于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還可以將領域拓寬到詩歌、散文、雜文、小說等形式。教師還可以拓寬學生獲得寫作資源的渠道,積極利用好課外資源,豐富知識。如舞臺劇、電視劇、漫畫等,從中掌握素材,積累詞匯量與具體實例,使作文更具有個性化。現階段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網絡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連。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來鍛煉寫作的能力,積極利用網絡資源,獲取更廣闊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網上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日志、微博、朋友圈、博客等,利用這些渠道以科學公正的態度進行情感的抒發。(三)進行作文評價。中學生的語文作文的個性化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地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發現作文中的優點,給予學生鼓勵,即使作文的質量不高也要以寬容、鼓勵的心態去對待。在進行作文評價時,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最后教師進行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根據相應的作文要求來點評,并在點評時指點學生,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清晰地知道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與值得肯定之處,又能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是要注意對作文進行綜合性評價,入內容、結構、形式、主流思想、價值觀等,在充分的掌握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后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發現作文的閃光點。評價的方式要注意多樣性,不能只是以考試或是評分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評價,要科學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來客觀對待學生的作文,評價用語要注意措辭,委婉平和,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三、結語

作文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與學生自身真實的思想情感有著最直接的聯系。個性化作文要求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作為中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是職責所在,以客觀、寬容、欣賞的態度去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與想象力。

作者:邱堂貴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三堡中學

參考文獻

[1]和榮章.談中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B)版,2013(7).

[2]曾碧珍.中學語文個性化作文的教學策略[J].快樂作文,2011(7).

[3]秦怡.中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6(1).

[4]敏玉霞.淺論新課標下個性化作文及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5).

[5]王蕓.基于個體差異的中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