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
時間:2022-08-20 09:39:33
導語:如何高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一種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法。通過闡述產出導向法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產出導向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勢,進而對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找出能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使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在產出導向法下能夠更好地得到提升。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由于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對高校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實踐,產出導向法以產出任務為先導,學用一體,體現了人文育人價值,能夠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可助力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的實踐與發展。同時這也極大滿足了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因此,在“產出導向法”理論發展的過程中,將針對高校英語教學問題的理論假設應用于教學實踐,不僅有望提高高校英語教學的效果,同時也能為產出導向法理論的發展提供助力。
一、產出導向法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產出導向法重在強調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完整設計,從而更全面地對學生進行授課。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想通過比較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寫作服務能力。
(一)產出導向法為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指明方向
產出導向法強調輸入由輸出驅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教學思路的不斷改革而進行調整和進行創新的。在高等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不僅是在高校教學中一門基礎性學科,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實踐性課程。在學生的后續學習、科學研究和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產出導向法能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適應了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是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產出導向法滿足高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
在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是強調讀,是教師引導著學生去閱讀,并為學生詳細的講解整篇文章的寫作思路,其次就是會通過一些練習題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期末考試結束后,在短時間內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種模式下,學生覺得學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不會有學習的快感。產出導向法是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通過知識整合建立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課堂互動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學生通過課堂互動將知識內化,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三)產出導向法符合大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產出導向教學法在高校的英語課堂中積極地開展并采用起來。高校大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因此,在對知識的掌握上就能夠更加的便于理解一些。英語詞匯導向和輸出導向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它符合大學生現階段的英語學習實際能力,以及對于英語學習的自我訴求。產出導向法將英語學習的產出任務作為學習導向,提倡學用一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實踐能力、提高英語的學習關鍵能力,通過教師全面科學的英語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呈現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推動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產出導向教學法的優勢
在高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常用到兩種教學方法,分別是任務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是教師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計劃,而情景性教學法相對于任務型教學法就比較好一些,通過情景教學法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到相關知識,了解的也能夠更加的透徹,同時情景教學法也能為高校的教學課堂增添很多的色彩,這兩種教學方法已被長期采用,并取得了廣泛的教學效果。產出導向教學法不同于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其主要區別在于產出導向法更加注重對學習者的“先輸入后輸出”,而前者更注重對學習者的“先輸出后輸入”,使學習者能夠嘗試輸出。當他們感到“無話可說”時,教師會進行解釋和補充,然后當學習者“有話要說”時,再讓學習者輸出有效性。與二者相比,在、產出導向教學法下,學習者口語輸出內容的有效話語比例更高,產出導向教學法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勢在于:產出導向法有著非常明確地學習目標,運用產出導向法的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加清楚自己的教學任務,從而能夠制定出更加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使學生學到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一)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實現自主創新
產出導向教學法對于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漢語知識固然重要,但它涉及企業文化知識和解決中國企業問題的能力同樣重要,這種能力需要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被逐步培養與鍛煉。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許多交際任務需要學習者去完成,學習者之間的合作能力直接影響交際任務的完成。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考慮到這些非學習能力,利用產出導向法去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提高思維能力和洞察力
產出導向教學法將“驅動-促進-評價”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這個過程中的每一項都可以分解成幾個小的循環項,這些小循環項之間聯系緊密,聯系緊密。無論哪個過程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都可能直接影響到下一步的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教師要設計簡單易懂、聯系緊密的口語任務,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捕捉到日常生活中與漢語相關的部分。此外,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習者在表達一個話題時,會出現邏輯混亂和上下句語無倫次的現象。由此可以解釋,影響學習者口語輸出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們不熟悉漢語表達思維。在高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要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就要具備較強的思維邏輯。在英語課教學中,教師扮演著“環節”的角色,無形中引導著整個課堂的方向,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相對清晰的教學思路和邏輯,清楚地知道下一個環節的教學內容,為學習者呈現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高校教師課堂上的思維邏輯是否清晰,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邏輯混亂的教師會讓學習者感到茫然,產生疑惑和易怒。最后,我們建議教師將零碎的練習整合成整體練習,幫助學習者復習和鞏固舊知識,提高高校教師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他們處理問題的適應能力。
(三)明確教師角色,回歸真正的英語課堂
教師必須清楚高校英語課的性質,以及它與其他課程在教學目的和任務上的區別。產出導向教學法主張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改變課堂教學的中心。比如,在驅動環節,教師應該是課堂的領導者和設計者;在促進環節,學習者應該暫時成為課堂的中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承擔的責任是一個指導者,要能夠引導著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習者完成各種口語表達任務。此外,高校英語課是一門訓練學習者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一門技能培訓課程。這門課程的性質要求教師應著重講授通用的交際語言,糾正學習者的錯誤發音和語調,幫助學習者提高漢語口語表達能力。對于中高校學習者來說,課文中的一些詞匯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所以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教師可以少說話甚至不說話,多花點時間在學習者的口語練習上。
(四)教師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習者用段落來表達
無論是在驅動環節還是在最后的產出環節,教師都要起到關鍵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完成口語產出的任務。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習者理解和掌握構成段落和篇章的語法和詞匯手段,不僅要引導他們在語法和語序上犯錯誤,而且要避免在表達上出現邏輯錯誤。高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明確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觀察學生,確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清楚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步任務,教師在課堂中起到的是引導作用,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授某一主題課時要使得學生提前對此方面的任務有大致的了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時更加的便于理解。對于一些不愿意主動參與的學習者,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習者的特點,找出他們不愿意參與的原因。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情境練習確實不感興趣;二是缺乏積極參與的勇氣。如果任務型教學法的任務過于簡單,那么師生就無法正常參與,這便不利于高校教師的自我反思。如果是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在課后單獨的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高校教師應該積極地利用一切外部條件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秦紹令.產出導向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0.
[2]杜曉月.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行動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0.
[3]梅曉明.產出導向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的行動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20.
[4]王彩杰.大學英語教師在寫作課堂中應用產出導向法的個案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0.
[5]梁瑩.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證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20.
[6]宋洋.基于“產出導向法”的英國中學漢語寫作教學行動研究[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
[7]呂曉敏.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混合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9(12):34.
作者:蘇小軒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 上一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的應用
- 下一篇:合作學習法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