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實踐能力分析

時間:2022-07-15 11:26:19

導語: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實踐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實踐能力分析

[摘要]英語專業本科生在英漢互譯時會出現各種錯誤,原因有多種。為了厘清錯誤類型以及導致錯誤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以某省屬高校三年級英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他們平時翻譯實踐成果為語料,分析錯誤的類型,通過采訪和回顧報告確定導致翻譯錯誤的原因。結果表明,最常見的翻譯錯誤是句法錯誤,其次是語義錯誤,導致錯誤的原因主要來自學生語言能力不足,但粗心、自信心不足和焦慮等心理因素占有相當的比重。為了提高翻譯課的教學質量,本文建議課堂布置的翻譯訓練活動應更具有針對性,課堂中應該建立翻譯小組,增加小組討論,以增強自信心,減少焦慮。

[關鍵詞]翻譯教學;翻譯錯誤;語言能力;心理因素

1引言

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語言間的相互翻譯數量也隨之加大。然而,翻譯活動本身的性質決定了翻譯的不易(吳婷,等,2019;張思,等,2019)。現有的翻譯研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翻譯思想、翻譯體系研究(薛香云,等,2019),翻譯范式研究(伍靜,2019;王瓊華,等,2020;葛莎莎,等,2019),譯介研究(葛莎莎,2019;伍靜,等,2018),具體翻譯作品質量研究(吉馨,等,2019;李勝玉,2018;居方,2018),但關于翻譯教學的研究很少(劉暢,等,2018),跟蹤學生的翻譯能力或學生翻譯作品質量的則更少。事實上,學生的翻譯實踐成果問題較多,翻譯質量不容樂觀。雖然近年來機器翻譯有了迅猛的發展,但機器翻譯的局限性難以避免(吳美勤,等,2018;祁文慧,等,2019)。高校英語專業學生是未來翻譯人才的主力軍,作為培養翻譯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學校有必要厘清英語專業學生在翻譯實訓中出現的各類錯誤以及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從而提高翻譯人才培養質量(王富銀,2018)。翻譯是一項復雜的技能。譯者首先必須解釋源文本,然后將其放在另一種語言中,并保持源文本的意義、風格和目的,這需要譯者精通源語言和目標語言,以及專業和文化知識(劉晶晶,等,2018;金瑞,等,2018;呂鵬,等,2018;蘆蓉,等,2019)。國內高校翻譯課堂上供學生訓練使用的翻譯材料內容相對比較簡單,一般不包含太多的專業和文化內容,因課堂翻譯訓練的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在語義和語法上準確地翻譯源文本,掌握翻譯的基本技能。現有研究表明,英語專業學生從漢語到英語的翻譯錯誤發生頻率高于從英語到漢語,主要原因是許多學生對第二語言的熟練程度較低,他們無法將漢語文本正確地翻譯成英語,因為翻譯是源語言轉化為目標語的過程。英漢語言在語法結構上的差異也是造成許多錯誤的另一個主要的原因(陳心妍,等,2019;張永亮,等,2017)。許多學生在學習語法時意識到它們之間的差異,但在翻譯時往往忽略它們的差異,直接將目標文本中的英語語法結構與漢語結構進行匹配,從而導致許多錯誤。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翻譯能力,需要分析學生在翻譯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錯誤,將它們進行歸類,并找出最常見的錯誤的原因。目前沒有固定的模型可以對翻譯錯誤進行分類,因導致翻譯錯誤的原因有多重,例如,缺乏理解力或單詞使用不當等,但大體上我們把翻譯錯誤分成兩種類型:二進制錯誤和非二進制錯誤。二進制錯誤是指翻譯不正確的任何錯誤,非二進制錯誤指的是并非完全錯誤的翻譯,但可能不合適并且可以改進。在翻譯課堂上,這種錯誤分類可以揭示學生的語言能力或翻譯能力。二進制錯誤意味著需要提高語言能力,而非二進制錯誤反映了學生的翻譯能力。所謂翻譯能力就是指創建一組目標文本,然后根據交際目的和讀者群選擇最佳文本的能力。辛楠等(2019)研究了英語到漢語的翻譯策略,并根據導致錯誤原因將翻譯錯誤分為兩種類型:閱讀錯誤和解釋錯誤。在前一種類型中,譯者誤讀了源文本,這可能是純粹的錯誤。當譯者誤解源文本時,會產生解釋錯誤,這可能與語法以及單詞的含義有關。章璐等(2019)分析了英語到漢語和漢語到英語的翻譯,將錯誤分為三類:語義錯誤、句法錯誤和文化錯誤。語義錯誤往往是單詞誤譯造成,這些誤譯可以是單個單詞、搭配詞組或成語。句法錯誤是指句子結構或語法結構的誤譯。文化錯誤是由文化差異引起的任何錯誤。本研究中的“英漢互譯”課程是入門級課程,學生的語言能力是重點,因此采用了章璐等(2019)的分析模型。在他們的研究中,對漢語到英語翻譯中的錯誤進行了分析和分類,因單詞意義理解出錯而導致的錯誤歸為語義錯誤,因語法問題而造成的錯誤為句法錯誤。例如,原文:“當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和訓練,感覺很累,回到宿舍,我們的心已經累了。”譯文:Whenweendadayofstudyandtraininglife,feelingtiredtoreturntothedormi-tory,theheartisalreadytired。譯文中,沒有句法錯誤,只是heart這個詞用得不準確,這類錯誤歸為語義錯誤,而不是語法錯誤。又如,原文:“首先,我們必須學會容忍。”譯文:Forastart,it’sessentialforourtolearntoler-ance.譯文中學生用our代替us,誤用了詞性,在本研究中仍然是歸為句法錯誤。通過這種分類,筆者試圖查明學生翻譯實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此改進翻譯課堂教學質量。

2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是國內某省屬高校三年級英語專業學生。他們都選修了“英漢互譯”課程,首先是“英譯漢”,然后是“漢譯英”,各占8周授課時間,兩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和活動設計都是平行的。本次研究收集了9次練習材料和7次考試材料用來分析翻譯錯誤。在練習和考試期間,學生可以查閱紙質詞典,研究者同時向學生提供了專業術語、行話和文化術語的翻譯。錯誤統計以頻率和百分比為主,盡可能減少主觀性。除了對翻譯實訓材料進行分析之外,本研究還選擇了一定比例的學生進行訪談,以了解導致錯誤的原因。

3研究結果

從本次收集的材料中共找出1582個錯誤,其中句法錯誤901個,占比達57%,語義錯誤616個,占比39%,不屬于句法或語義類翻譯錯誤被歸類為其他錯誤,占比4%。3.1句法錯誤句法錯誤的發生頻率最高,這表明學生在進行翻譯時通常會犯語法錯誤。語法錯誤又可分為很多個子類別,可數性、確定性和時態錯誤,是錯誤頻率比較高的幾個語法點。(1)可數性錯誤,是指涉及可數、不可數、單數和復數名詞的錯誤。漢語中有數的概念,但不在名詞的形式上表現出來。不管數量多少,漢語中的名詞總是采用相同的形式,名詞本身是否可數并不重要。而英語名詞分為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另外,取決于量詞,可數名詞可以采用單數或復數形式。如果學生忽略了數的概念,經常會在可數的復數名詞后面不加“s”,或對不可數的名詞使用復數形式,例如,“advice”是一個不可數的名詞,不可以加復數,但漢語中經常使用“一些建議”,似乎表達一種復數的概念,學生在翻譯時,往往會譯成“someadvices”。(2)限定詞錯誤,包括冠詞和量詞。實際上,冠詞似乎是最突出的問題。盡管表面上看似簡單,只有“a”“an”和“the”三個選擇,但學生發現這是英語中最困難的語法之一,經常把確定名詞和不確定名詞混為一談。例如,原文“女孩都熱愛英語”中的“女孩”,學生不知道是翻譯成“gilrs”還是“agirl”還是“thegirl”。對于量詞,他們通常會正確使用它們,但涉及“大多數”和非限定數字時,學生經常錯誤地使用它們。例如,在“大多數教師都熱愛教育事業”中“大多數教師”,其實不需要用“of”,但學生通常會翻譯成“mostofteachers”。(3)時態錯誤,是學生常犯的第三大類錯誤。時間的概念在英語中很重要,動詞形式根據動作發生的時間而變化。相反,時間對漢語動詞形式沒有影響,因為漢語動詞始終采用相同的形式。如果學生忽略或不知道這種差異,很容易犯錯誤。還有其他語法錯誤,但是它們不如以上三類那么明顯。例如,介詞的錯誤使用,連詞以及標點符號錯誤處理等。3.2語義錯誤盡管允許學生使用詞典,但在詞匯方面仍然有很多錯誤。事實上,大部分文本翻譯的工作都是在詞匯層面上完成的,詞匯出錯也很正常。本研究中詞匯錯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詞性混用、用詞不當、搭配不當等。(1)詞性混用,是語義錯誤中很典型的一種錯誤。英語是一種形合語言,注重通過詞形變化來表達意義和功能,而漢語為意合語言,沒有形式標記。中國學生在學習單詞時習慣于按照意義來記憶和使用單詞,沒有注意到英語單詞形式與意義的搭配,結果翻譯中出現詞性混用錯誤。例如,原文:“首先,我們必須學會容忍。”譯文:Forastart,it’sessentialforourtolearntolerance.譯文中學生用our代替us,誤用了詞性。在很多研究中,詞性用錯被歸為語義錯誤,但在本研究中為了方便統計,仍然將其歸為句法錯誤。(2)用詞不當,是語義錯誤中最主要的形式。用詞準確最能反映一位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檢驗語言表達是否地道的標記。例如,原文:“當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和訓練,感覺很累,回到宿舍,我們的心已經累了。”譯文:Whenweendadayofstudyandtraininglife,feelingtiredtoreturntothedormitory,theheartisalreadytired。原文中的“心”被翻譯成“heart”,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heart”最準確的意思是指人體的心臟器官,而不是指我們的心理活動。此處可以用“we”來表示我們整個身心。(3)搭配不當,不顧意義是否合適,生搬硬套,其結果譯文很不符合英語表達方式。例如,原文:“此刻我們最需要的是不是擁有一個和諧的宿舍生活?”譯文:atthistimeofwhetherwemostwanttohaveaharmoniousdormitorylife?原文中的“是不是”實際上是對全句提出的一個設問,學生在做翻譯時完全生搬硬套,不管是否合適,就把“whether”用上去,破壞了整個句子的結構和含義。筆者同時通過訪談,對受訪者翻譯前的準備工作、翻譯過程以及對翻譯錯誤的看法進行梳理,了解導致翻譯錯誤的其他原因。通常,學生在翻譯之前會閱讀所有的句子或段落,一邊讀著一邊在腦子里翻譯。當他們真正翻譯時,他們就根據腦海中的翻譯寫出目標文本。翻譯之后,很少有學生修改他們的譯文。此外,除非確實需要,否則他們不查詞典。學生聲稱他們的時間有限,查詞典會浪費時間。當談到他們對錯誤的看法時,他們認為他們的語法和詞匯知識是有限的,因此錯誤是必然的,翻譯時他們專注于完成任務而不是翻譯質量。

4討論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句法錯誤最為突出。可數性、確定性和時態是三個最常見的語法錯誤。語法錯誤占比57%,語義錯誤占總數的39%,這意味著學生的語法問題比語義問題更多。根據對學生的訪談,錯誤產生的根本原因不僅僅在于語言能力,粗心、自卑和焦慮等心理因素也是主要的原因。從源文本到目標文本的翻譯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首先閱讀源文本,在腦海中進行翻譯,然后寫下目標文本。此過程被稱為“讀取和翻譯轉換法”,通常在翻譯教室中使用。這種方法通常會導致逐字翻譯或字面意思的翻譯。逐字翻譯是最接近源文本的翻譯,其中單詞按照源文本中單詞的順序進行翻譯,不顧上下文。雖然譯文的意義接近源文本,但是受源文本語序以及句式的束縛,譯文中句法和詞法不能達到目標文本的要求。一些學生試圖調整譯文的語序或關鍵詞,但他們仍然會受到源文本的束縛,會犯語法和語義錯誤。除了語言能力因素之外,學生的心理因素也造成了很多錯誤,這應該引起教師的注意。這項研究表明了學生經常犯的兩種粗心錯誤:誤讀源文本、望文生義。英文中很多單詞產生于同一詞根,但不同的詞性表達不同的含義。很多學生在翻譯時沒有認真分析特定的詞性和詞形,草率地給出譯文,導致語法和語義錯誤。望文生義是導致很多翻譯錯誤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有時學生并不了解源文本的含義,也不愿意去查閱詞典,只憑自己的感覺,然后給出譯文。自信心低下也是翻譯錯誤的原因之一。在訪談中,學生承認他們的熟練程度低且詞匯量有限。他們認為翻譯任務太難了,不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沒有對任務投入足夠的精力。他們專注于完成任務而不是力圖提高翻譯質量。導致翻譯錯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焦慮。學生普遍感到翻譯很難,他們完成任務的時間又很有限,所以他們的焦慮程度增加。他們希望盡快完成任務,以便擺脫焦慮。學生傾向于使用“讀取和翻譯轉換法”,因為該方法最快捷。因急于完成任務,他們既沒有仔細閱讀源文本也沒有認真查閱詞典,翻譯完成后也沒有修改其譯文。可以說焦慮是導致其他錯誤的主要心理因素。

5結語

鑒于上述研究結果,本文建議高校開設的翻譯實訓課程應做如下調整。首先,高校需要調整課堂教學時間,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用于對學生最具挑戰性的翻譯點。其次,小組活動可以減輕壓力,翻譯課堂上應進行更多的小組討論。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同伴評審,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經常遇到的翻譯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通過快速搜索信息和查閱詞典選擇給定上下文的最佳單詞。在布置翻譯任務時,要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和熟練程度,以此來降低學生的焦慮感。

作者:周莉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