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語專業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

時間:2022-03-10 04:43:09

導語:高校英語專業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英語專業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

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與沿線各國間初步實現了互聯互通,對英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加高端的要求。因此,文章以“一帶一路”為背景,闡述了這一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內涵,論述了這一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現狀,并對這一背景下培育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進行了進一步分析,以期為我國對外關系新篇章的開啟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校;英語專業;工匠精神

1背景

“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嫻熟的英語交際、翻譯技能,而且需要具有愛崗敬業的工作行為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但是由于高校在專業學生培養思想、培養內容、培養模式等諸多方面限制,導致當前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現狀仍然無法適應“一帶一路”政策要求。基于此,對“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具體策略進行適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一帶一路”背景下培育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內涵

2.1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主要指英語專業學生應摒棄得過且過的心理,而是根據自身能力,樹立更高層級的目標,持續進取、創新。2.2愛崗敬業的工作行為。愛崗敬業的工作行為主要指英語專業學生應將自身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平心靜氣,兢兢業業,專注于領域技能獲得及提升,切實實現個體職業價值[1]。2.3攜手共進的團隊協作。攜手共進的團隊協作主要指英語專業學生應主動與同伴合作,勇于擔當“一帶一路”政策賦予自身的責任,同心協力,完成難度更大的任務。2.4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要求英語專業學生不忘初心,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商貿活動對英語交際需求,大膽創新,敢于質疑,主動適應快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3“一帶一路”背景下培育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問題

3.1目標模糊。“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應在掌握英語專業技能的同時,對國際商務通識知識有所了解。但是在當前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沒有制定清晰的目標定位,也沒有精準剖析英語專業學科屬性,導致工匠精神注入不足,致使專業學生呈現出理論知識富余、工匠精神缺失的特征。3.2文化缺失。受我國傳統士農工商思想及唯學歷論影響,當代校園文化建設不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因子挖掘,重視學歷、忽視能力思想普遍存在,致使英語專業學生無法在思想層面對工匠精神產生認同感。再加上“一帶一路”背景下歐美發達國家及其他國家多元化思想的影響,導致英語專業學生心態普遍浮躁,給工匠精神培育提出了較大難題[2]。3.3忽略技能。“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對人才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均具有較高要求。但是在當前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注重技能訓練,也沒有將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與學科實踐訓練有機整合。再加上校企合作層次較淺,無法給予英語專業學生充足的實踐空間,最終導致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受阻。

4“一帶一路”背景下培育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具體策略

4.1明確目標。“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匠精神強調實踐技能培養,在繼承的基礎上敢于質疑,勇于創新。因此,高校應從知識浸潤視角入手,從學生專業技能訓練、職業精神培養兩個層面,塑造新型工匠精神培育觀[3]。同時摒棄過分強調英語專業素養“高、精、尖”的觀念,立足于挖掘教育方法創新、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專業課程教材建設等育人過程中思想性、人文性挖掘,增強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質、職業精神可持續適應“一帶一路”背景下商貿活動要求的能力。首先,為了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切實形成“工匠之心”,從內心深處熱愛專業、職業并形成服務對象之上的工匠精神及積極互助的團隊意識、努力鉆研的創新理念,教師應根據現階段人才培養情況,將工匠精神列入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中,并依據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指標對工匠精神培養細則進行合理設置。其次,英語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是“一帶一路”背景下對英語專業學生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應督促英語專業學生認真、踏實打牢語言技能關,落實工匠精神。同時鼓勵英語專業教師與其他專業教師合作,適時為英語專業學生傳輸經濟管理學、語言學、法學等與“一帶一路”背景下語言交際相關的知識,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對國際層面語言交際規則具有更深的認識,同步提升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及商務實踐能力。最后,借鑒奧蘇貝爾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可知,有意義的學習必須與學生初始認知結構相符合,即根據學習者頭腦中已存在的知識,進行新知識傳輸框架的搭建[4]。考慮到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基礎較為薄弱,教師應全面貫徹循序漸進的理念,依據英語專業學生已有認知結構,逐層設置階梯任務,刺激專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要,在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的同時,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既定目標。4.2創建文化。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身處校園之中,每時每刻都浸潤在校園文化良好氛圍中,通過在校園文化環境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進一步擴大工匠精神影響力,降低英語專業學生精益求精、愛崗敬業、協同共進、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培養難度。因此,高校可以從物質文化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入手,將工匠精神逐層滲透到校園文化環境。一方面,從物質文化環境建設層面入手,高校教學樓、教室、體育場、食堂、小橋流水、校園道路、實驗樓、宿舍、樹木花草等均為校園內部物質環境構成要件,潔凈明亮的食堂、井然有序的教學秩序、窗明幾凈的實驗樓、修剪整齊的樹木花草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追求卓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充盈工匠精神的校園物質文化環境中,可以潛移默化地熏陶專業學生性格塑造、思想理念、價值取向,為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提升提供保障[5]。另一方面,從校園文化建設層面入手,高校應依托已有校園文化平臺,通過多元化渠道開展工匠進校園、知識競賽、優秀校友展臺、技能大賽等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將工匠精神的培育、校園文化構建有機結合。以英語專業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先進事例、模范人物滲入校園文化中,如“一帶一路”上的女工匠——杰西卡等,通過介紹中國水電贊比亞下凱富峽培訓學校第三期培訓生杰西卡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及一絲不茍的工作行為,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可以感悟到杰出人物的工匠精神。進而對照自身專業崗位,將水電專業工匠精神的內涵與英語專業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緊密結合,達到自育的目的。4.3重視技能。工匠精神與高校英語專業教育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理念上均存在契合點,因此,教師應深層次研究英語專業學生需求,對接“一帶一路”市場環境需求,將工匠精神融入專業教學實踐中,促使英語專業實踐活動成為培養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土壤。首先,為了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語言應用技能知識的同時自覺提升職業素養,主動感知、體會工匠精神元素,教師應將畢業實習、校內競賽、頂崗實習、課外實踐作為培養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鼓勵英語專業學生走出校園、走進“一帶一路”市場職業崗位,開展職場演練[6]。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引導英語專業學生體會職業精神中蘊含的工匠精神內涵。如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教師可以“一帶一路”市場中對外貿易企業為依托,搭建商務英語專業服務型實訓陣地,面向“一帶一路”市場提供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語言交際培訓等一系列服務。其次,考慮到培養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是長期行為,需要學校、社會、企業的共同努力。因此,高校應主動與“一帶一路”市場中企業開展協同育人,擴展英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空間。選擇恰當時間,組織英語專業學生進入真實場景體驗工匠精神外在形式、感受工匠精神內在底蘊,有效落實對英語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標。有條件的情況下,高校可以自行創建翻譯師工作室或者口譯公司,吸納英語專業參與,促使英語專業學生可以在自主創新創業過程中熟練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并自覺養成愛崗敬業、追求卓越的職業素養。最后,考慮到大數據全媒體時代“一帶一路”市場商貿特殊性,高校可以借力海量網絡資源,依托不同類型社交媒體,以云端翻轉結合社交媒體的方式,搭建立體化、多維度、針對性工匠精神培育課堂。即將課上、課下兩個過程顛倒,要求英語專業學生協同合作,圍繞課題教學中目標確定、思路梳理、教學安排、方法選擇、效果評估、動力激發、反思優化等各個環節,層層分解,加權遞歸,縱向對比,逐階段培養高校生團隊合作、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5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體現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從業者職業價值觀,主要表現為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愛崗敬業的工作行為、攜手共進的團隊協作及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基于此,教師應立足“一帶一路”背景下工匠精神內涵,從思想、渠道、內容等方面入手,制定與“一帶一路”沿線跨區域商貿要求相符合的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策略,為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有效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陳有玲.“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高職院校教師工匠精神塑造與提升的困境、挑戰及應對路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00(4):892-892.

[2]吳秀玲,王利平.“一帶一路”倡議下江蘇省交通高職教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J].文教資料,2018(33):145-147.

[3]江娜,張強.“一帶一路”視域下高職教育與“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研究——以航海類院校為例[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學報,2018,39(1):48-51,64.

[4]龍蘭蘭.“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從黃炎培“敬業樂群”思想的視角談論[J].現代職業教育,2018(31):166-167.

[5]張駿,鄭聃.“一帶一路”倡議下首都高職院校人才國際化培養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27):14-15.

[6]李亞萍.談“高鐵外交”背景下我院人文課程的教學方向[J].絲路視野,2018(34):174-175.

作者:李曉博 單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