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神經功能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7:31:00

導語:大鼠神經功能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鼠神經功能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CHX)生物堿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I/R)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動物蘇醒后神經功能、腦梗死容積的影響。方法腹腔注射(ip)CHX生物堿50、100、200mg/kg和生理鹽水1w后將其制成局灶性腦大鼠損傷模型,并檢測血清中的SOD活性、MDA含量,神經功能損傷評分以及腦梗死容積的變化,同時與假手術組比較。結果I/R組與假手術組相比,血清中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CHX50mg/kg組、CHX100mg/kg組、CHX200mg/kg組與I/R組相比,血清中的SOD活性均升高(P<0.01),MDA含量均降低(P<0.05),腦梗死容積明顯縮?。≒<0.01);神經功能評分差異顯著(P<0.05)。結論CHX生物堿對腦I/R引發的自由基損傷有保護作用,從而減輕腦I/R后腦組織的損害。

【關鍵詞】川芎生物堿;缺血再灌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自由基

近年來,人們傾向于采用超早期溶栓治療腦梗死,迅速恢復局部血供,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但缺血再灌注(I/R)損傷可引起一系列復雜的繼發改變,導致缺血組織損傷惡化〔1〕。如何防止腦I/R,尋找有效的防治藥物,促進腦卒中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恢復,一直是相關學科研究的重點之一。某些中藥如叁附、大黃、川芎等經臨床驗證可通過多種環節防止缺血性損傷〔2〕,但目前國內有對照的臨床研究病例數較少,本實驗通過觀察川芎(CHX)中的生物堿對大鼠腦I/R損傷后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動物蘇醒后神經功能評分、腦梗死容積大小的影響探討CHX生物堿對腦I/R損傷的保護作用,為CHX防治中樞神經系統缺血性損傷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動物分組及給藥方法選擇健康Wistar大鼠50只,體重280~350g,由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編號:SCXK(吉)20030004,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CHX生物堿由北華大學藥學院中藥研究室制備,用時調配至所需濃度。①I/R組(生理鹽水組10ml/kg),腹腔注射(ip)生理鹽水10ml/kg7d,每天1次。②I/R+CHX50mg/kg組,ipCHX生物堿50mg/kg連續7d,每天1次。③I/R+CHX100mg/kg組,ipCHX生物堿100mg/kg連續7d,每天1次。④I/R+CHX200mg/kg,ipCHX生物堿200mg/kg連續7d,每天1次。⑤假手術組,進行手術而未制造大鼠局灶性腦I/R病理模型。⑥陽性對照組,用葛根素(GGS)5mg/kg,連續7d,每天1次。除假手術組外,其余各組用藥7d。后制造大鼠局灶性腦I/R病理模型。

1.2I/R造摸方法大鼠用25%烏拉坦ip(0.3ml/100g)加乙醚吸入麻醉。背位固定,頸右側切口,暴露右頸總動脈(CCA)。向外牽引二腹肌和胸鎖乳突肌,由CCA分叉處向頭端依次游離。電凝頸外動脈(ECA)的所有分支。在甲狀腺上動脈遠端結扎,切斷ECA,使其主干游離備用,然后分離頸內動脈(ICA)至顱底,結扎其分支翼腭動脈,僅保留ICA入頸主干。用1號絲線在ECA根部打一松扣,用動脈夾暫時關閉CCA和ICA,將預先制備好的尼龍線經ECA主干的切口插入至CCA分叉處,將ECA根部的絲線縛緊,以防止其中的尼龍線滑出或出血,然后移去ICA的動脈夾,將動脈夾緩慢向ICA入頸的方向推進,以分叉處為標記,推進約17mm時可感到阻力,表明尼龍線的頭端已通過大腦中動脈(MCA)的起始處,到達較細的大腦前動脈內,移去CCA上的動脈夾,此時即完成右側MCA的阻塞,縫合切口,將尼龍絲的尾端留在皮外,再灌注時將尼龍線輕輕抽感到阻力時,表明尼龍線的頭端已回到ECA的主干中,從而實現MCA的再灌注。術中及術后注意保持體溫,室溫保持在20℃~24℃。

1.3檢測指標及方法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血清中SOD活性(單位:U/ml);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法檢測血清中MDA含量(單位:nmol/L);TTC染色法及圖像處理軟件(AdobePhotoshop6.0)計算腦梗死面積,各腦片梗死面積之和乘以厚度(2mm)為總腦梗死容積。動物蘇醒后放回鼠籠,自由飲食。腦缺血2h再灌注2h后,由一名不了解情況的觀察者評估記錄神經行為學評分,方法參考Zealonga等的報道〔3〕,即7級評分方法:0級,無異常;0.5級,豎毛,輕度運動低下;1級,前肢屈曲,運動障礙;2.0級,行動不協調,屈取姿勢,旋轉運動;3.0級,偏癱,不能站立和行走;4.0級,痙攣,昏睡;5.0級,死亡。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組間進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SNKq檢驗。

2結果

2.1CHX生物堿對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見表1。I/R組與假手術組相比,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CHX50mg/kg組、100mg/kg組及200mg/kg組與I/R組相比,血清中的SOD活性均升高(P<0.01),MDA含量均降低(P<0.05)。

2.2CHX生物堿對I/R組大鼠腦梗死容積的影響見表2。各用藥組梗死容積與I/R組相比有明顯下降(P<0.01);各用藥組間梗死容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CHX生物堿對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響與I/R組比較:1)P<0.01,2)P<0.05。下表同表2CHX生物堿對I/R組大鼠腦梗死容積的影響

2.3CHX生物堿對I/R大鼠神經功能的影響見表3。各用藥組大鼠I/R后神經功能評分與I/R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表3CHX生物堿對I/R大鼠神經功能的影響

3討論

自由基是最外層軌道上有單個未配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和分子的總稱。常見的自由基有超氧陰離子(·O-2)、羥自由基(·OH)、還原性一氧化氮(NO·)等〔4〕。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約1%~2%的氧通過多種途徑產生自由基,但由于細胞內存在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氫酶(CAT)等可迅速清除自由基,使其生成和清除處于平衡狀態,但在缺血,特別是再灌注后(因其帶有大量的氧)等條件下,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而SOD等酶的清除能力有限,使生成與清除平衡失控,積累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主要通過許多氧化反應造成組織細胞的損傷,主要的損傷為細胞膜磷脂分子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產生脂質過氧化物,再經過氧化酶催化生成MDA,最終使磷脂結構發生變化,膜受到嚴重損傷,引起遲發性功能損害。MDA是其反應的主要產物,由于腦組織中富含脂質,因此腦組織對自由基特別敏感〔5〕。血中MDA含量的變化間接反映了腦組織中氧自由基含量的變化,反映腦組織中脂質過氧化程度及腦細胞損傷程度。SOD是機體清除自由基的主要酶,SOD活性高低間接反映腦組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6〕。

本實驗顯示,與假手術組相比,I/R后血清中的MDA含量顯著升高(P<0.01),而SOD活力明顯下降(P<0.01),說明自由基引起的脂質過氧化損傷在腦I/R損傷中非常顯著。與I/R組相比,CHX50mg/kg組、CHX100mg/kg組、CHX200mg/kg組血漿中MDA含量顯著降低(P<0.05),SOD活力明顯升高(P<0.01),說明CHX生物堿對腦I/R引發的自由基損傷有保護作用,從而減輕腦I/R后腦組織的損害。

本研究還發現,CHX50mg/kg組、CHX100mg/kg組、CHX200mg/kg組與I/R組相比,腦梗死容積明顯降低(P<0.01)。大鼠腦缺血2h再灌注2h后,均表現一定的神經功能障礙,神經功能評分顯示,CHX50mg/kg組、CHX100mg/kg組、CHX200mg/kg組和GGS5mg/kg組與I/R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均進一步證實了CHX生物堿對腦I/R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HsckeW,KasteM,OlsenTS,etal.Acutetreatmentofischemiastroke〔J〕.CerebrovascDis,2000;10(supple10):223.

2朱正華,熊利澤,董海龍,等.參附注射液對兔脊髓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的研究〔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2;21(3):27882.

3IealongaE,WeinsteinPR,CarlsonS.Reversible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withoutcranectomyinrat〔J〕.Stroke,1989;20(10):8491.

4CuzzocreaS,RileyDP,CaputiAP,etal.Antioxidanttherapy:anewpharmacologicalapproachinshock,inflammationan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J〕.PharmacolRes,2001;53:13559.

5劉勇,萬琪,王洪典.線粒體鈣與缺血性腦損傷〔J〕.中華老年心血管病雜志,2001;13(4)2834.

6李笑萍,王維亭,喻培先,等.對大鼠彌漫性不完全腦缺血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1;17(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