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注冊制證券監管問題分析
時間:2022-10-29 09:54:52
導語:證券市場注冊制證券監管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背景
2018年年末,國家主席提出證券市場試行注冊制;2019年2月22日,又提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闡述經濟與金融的關系,言簡意賅。他進一步以生命體為喻: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頂層設計已明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方向,一系列改革措施正揭開中國資本市場的新篇章。在一個國家的資本市場當中,股票市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如果這個證券市場是配套比較完善、多層次的系統,理所當然它是健康穩定發展并推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這個系統本身就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那么相對應的這個市場就肯定比較復雜。所以規范合理高效的證券制度和經濟秩序對證券市場主體來說起到一個良好的規范作用,這對于整個系統和未來的證券市場發展來說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2注冊制證券監管的研究綜述
當前已有的各種關于審核制度研究中,基本上有一個共識:在我國在法律訂立與執行力方面顯得不夠,應正確定位政府在監督管理過程中的角色、訂立完備的法律法規等可能是主要的解決途徑。蘆峰(2013)在研究中探討了有關證券監管權力分配問題,認為這是一個由政府主導的一個體制,行政力量在其中占最主要的部分,而其他有關的自律機構可能有名無實的部分會比較大,沒有在監管過程中有實質性的作用。所以在這個方面,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是需要進行轉變的。對于我國注冊制改革的研究,蔣大興(2015)認為在注冊制下我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權力可能需要進行較大的變動,提出可能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證監會,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部分有關實質審核的權力需要下放到其他自律機構,這一部分的研究主要是重在設想注冊制的實行改革方向。曹中銘(2013)就表示重視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注冊制改革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而尹中立(2014)覺得在我國可能股價的變相扭曲和不嚴謹的公司結構是影響改革進度的難點。
3注冊制的理論分析
證券發行注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和資料公開,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信息和資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的一種證券發行審核制度。注冊制的特征具有如下特征:(1)在注冊制下,公司發行證券的權力是天然賦予的,無須政府的特別授予。(2)注冊制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完全披露。在市場經濟狀態下,憑借在依法行事的情況下提供完全真實及時公開的信息,那么市場就能夠依據自己的判斷擇優選取。在注冊制下,證券市場的監管者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證已經披露的信息是否有效以及監管信息的濫用。所以信息披露是證券法律制度基本的指導思想,而依據這一思想才制定一系列的具體制度,而這一思想在證券發行制度的具體體現就是注冊制。(3)證券發行注冊制下,證券發行審核機構只需要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上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4)注冊制注重事后的控制。在注冊制下,注冊程序并不擔保注冊文件中說明的情況的正確性,不過一旦投資者在投資注冊證券過程中遭受利益的損害,并且投資者能夠證實注冊的文件中存在矯飾或缺失情形,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損害賠償由地方法院調查取證并進行判決,證券管理機構是沒有權力決定是否進行損害賠償的。若是經過調查后虛假陳述被證實,證券發行人及其有關聯的人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4注冊制下證券監管的思考
(1)證監會、證券交易所、證券行業各司其職。在我國證券市場上一個角色最重的機構就是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注冊制下,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定位它作為統籌我國證券市場的角色,以及在職能管理方面做出必要的調整。首先,由于自帶行政職能,證券監管機構首當其沖的需要做出改變。其次,自帶司法權力的監管機構已經越界,因為監管機構最主要的功能是對市場的監督與管理,是市場的管理方,給予司法權就意味著權限交叉集中,導致分工不明確和責任的相互推諉。從法理上來看,一切有關證監會的行政處罰都可能會被司法否決。證券監管機構的處罰和行政決定都是可以被司法推翻的。然后,在注冊制下,由于事前的形式審核沒有進行實質判斷,所以在注冊制下我們可能需要將以前對事前的注重轉移到更為重要的事中和事后監督。信息披露充斥在證券發行、交易等各個階段,在日常管理監督過程中,需要對公司的信息披露及時了解、發現和調整,在事中監管中完善充實公司所發生的信息;在事后監督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監管方式的改變,加大執法權力,創新行使執法手段,加強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增強監督管理的權威性。在新型的證券審核制度下,證券交易所也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在核準制下,證券交易所的作用完全被掩蓋,所以在注冊制下,交易所作為上市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對信息披露的監督,并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實質審核時發揮重要作用。當然,證券交易所還需要加強對自身機構的自律監管,自身不能出現各種問題。在過去幾十年中,證券業協會形同虛設。在注冊制下,一個良好發展的證券協會,不僅可以維護自身行業的利益,也可以幫助政府機構維護整個行業的秩序,使其在專業教育、人員培訓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整個行業職業道德水平,這樣才會對整個行業監管部分有效補充。(2)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責任。1999年我國首部《證券法》的出臺就已經大致對我國證券監管部門在執法范圍和方式上進行規定。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雖然在2014年再次修訂,但畢竟沒有真正實踐注冊制,所以對證券監管機構的后續法律細節還需要有待修訂。相比較而言,有關我國證券市場的其他主體的法律法規依據還存在較大缺陷。就證券的服務機構和其委托人來說,他們之間的職能和責任感覺存在較大的模糊,沒有比較具體的分清各方應該行使的權力和應該承擔的責任,尤其在有關民事責任方面涉及還是太過空白。再者,在證券服務機構系統內部,需要承擔的職能和責任也不夠細化的針對性,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按照對《證券法》的解讀,沒有清楚和詳細的就服務機構系統內部的懲罰和賠付進行劃分;再次強制規定超出保薦人責任范圍的責任也有不當之處,這些原本需要會計師擔責的事項也強加于保薦人身上。所以,在我看來,需要強制性對中介和委托方之間采取連帶責任,還需要規定哪些是可以免除責任的。(3)改革新股發行制度。注冊制下,證券監管機構不需要對注冊文件采取實質判斷,只需要對其進行形式審核。所以在當前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的進行過程中,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需要提上日程。第一,通過市值配比銷售結合優先認購方法對一二級市場的收益來進行適當的調節,將部分的利益轉架到二級市場,適當保護在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以便充分開發上市公司的潛在價值,相比于在一級市場就耗盡其價值再把它推向下級市場產生泡沫來說,更有利于公司發展和穩定股市。再者,國企在IPO過程中不能還是通過權錢交易的方式來直接規定某個機構承擔銷售資格,而是應該將其置于市場化的環境下,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來競爭。眾所周知,在當前我國市場經濟下,國企存在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那么將其置于公開市場下來進行招標,更好的規范國企的帶頭效應,表現出我國證券市場公平公正、透明原則,這樣才能使市場真正實現優勝劣汰,減少內幕交易的發生。其次,通過對新股利益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劃分,可以有效減少由幾家機構壟斷的局面。從現實來看,正是由于少數機構在發行時擁有較大權力,導致新股在二級市場發行時,存在著拉高變現、惡意哄抬股價等不規范行為,從而對市場穩定運行造成較大波動。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將監管和審核之間的利益糾葛進行分離,確保市場純凈,公平,防止監管職能和監管功效華而不實。(4)提高經濟違規成本。監度管理的各方面來看,我國證券市場違法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太低,這也無意間放縱那些投機主義者,所以經濟違法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可以看出,最主要的還是在事中事后的監管過程中缺少一系列完備的處罰機制。所以,在今后注冊制下,應將關注重點轉移到事中事后監管的基礎上,我們需要提高經濟違法成本,具體建議有以下幾點:首先,強制性的禁止違規責任人再次進入股市;其次,相關違規責任人需要對相關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苛刻的民事賠償;再次,還可以通過集體訴訟等法律規定,提高對責任人的刑事追責;最后,需要發動群眾的力量和自由新聞媒體的監督。只有通過嚴厲的經濟處罰和刑事處罰,對那些心存邪惡想法的人給予沉痛打擊,才會形成威懾,才能使我國證券市場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司茹.政治關聯與證券監管的執法效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3(6).
[2]蔣大興.隱退中的“權力型“證監會———注冊制改革與證券監管權之重整[J].法學評論,2014(2).
[3]曹中銘.讓監管風暴來得更猛烈些[J].投資與理財,2015(18).
[4]尹中立.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重點及難點[J].中國發展觀察,2016(6).
[5]馬驍.中美兩國證券監管制度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6).-21-
作者:劉一凡 單位:杭州百誠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自由貿易區酒店產業價值鏈體系研究
- 下一篇: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金融精準扶貧研究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