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思路

時間:2022-04-28 10:04:49

導語: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思路

一、政治課堂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特點

1.確立符合學生實際發展的目標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從生命的高度來看待學生。換句話說,就是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對其傳授知識和技能。必須要把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行為習慣以及實踐能力納入教目標當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新課改的標準當中,大部分的目標是明確給出的,例如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但還有一些目標是不那么具體的,例如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認真研讀教材,在準確分析學生的特征和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設置科學合理的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更加重視教學過程和學生的體驗參與

新課改要求教學必須轉變地位,注重師生合作,因此必須要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當中要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主動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的獲得結果。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同時尊重學生都的思想和看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知識。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因此,必須要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信念,由淺入深地給學生講述知識。此外,教師可以開展討論式教學,提出某一個時事熱點,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最后再由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和總結,以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改背景下的有效政治教學策略

1.將政治課堂生活化

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學依據政治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可以在活動、閱讀以及游戲過程當中獲得知識。一般來講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師對教材分析的態度和方法。第二就是在知識的實際運用過程當中,給學生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現階段,由于我國一直采用的是高考模式,因此教師和學生都的壓力都非常大,這也使得學生在政治的學習方面一般都是采用死記硬背模式,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將課堂和生活分開。但是,實際上政治源于生活,學習政治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使其能夠為生活服務。生活化教學是學生情感和認知的交叉過程,所以我們必須要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量變和質變”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吹氣球的任務,然后進行分組比賽,看那組學生吹得更大,進而引導學生假若吹過火了,會出現什么后果。由此引導學生思考,加強知識和生活的聯系。

2.充分利用多媒體

眾所周知,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靈活性等優點,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和課堂氛圍的制造。因高中生的思想已經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所以對其的政治教學一般都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輔助。當然,如果在使用常規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就可以達到教學目的,則不必造成資源浪費。但是很多時候,政治教學內容是抽象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不必須要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制作課件,以充分發揮多媒體及文字、聲音、圖形和動畫為一體的直觀優勢,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積極性。

3.細化教學步驟

政治課堂教學和其他科目一樣都是有機整體,其教學的各環節都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所以,教師要想上好每一堂課,則必須要對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準備,將教學步驟進一步細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布局,如在進行“商品”這堂課的講解的時候,先引入生活案例,像同學提問人們為什么要購買商品,再引入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其次,要進行過渡設計,是整個教學過程連續。再次,要特別注意問題的設計,確保課堂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最后,要做好總結收尾,例如懸念法、繪圖法、首尾呼應等。

4.鼓勵探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政治課堂新課改要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交流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探討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學生合作和共同討論,使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當中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其主要步驟是設置問題———學生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的提高。通過這種模式進行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但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生真正的自主權,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進而提高學習的政治學習和思考能力。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堂效率的提高必須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劉士啟工作單位:山東省臨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