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思探究教學的高中政治論文
時間:2022-09-17 03:07:34
導語:誘思探究教學的高中政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巧設情境,誘發思維
古人云:“進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貴在誘導?!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不應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應變教為誘,變學為思,通過創設一定的思維情境,循循善誘學生,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起學生智慧的浪花。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誘思探究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思維情境,借助“誘思點”,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喚起學生的探求熱情,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教授《股票、債券和保險》中有關“股票”知識點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思維情境:首先,多媒體課件顯示材料:2007年,股票出現“牛市”,廣大市民瘋狂購買股票,小張也投入到炒股的浪潮中,將他十萬元積蓄全部購買了股票。剛過三天,股票價格繼續上漲,小張一下就賺了一萬元。然而,好景不長,2010年,股票出現“熊市”,許多股民的股票全部被套牢,小張也深受其害。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什么是股票?企業為何要發行股票?小張的錢為什么會被套牢?2007年,我國股票市場為什么“牛氣十足”,而2010年,又為什么“熊市十足”?面對心急如焚的股民們,政府部門應如何進行調控呢?這樣,通過創設思維情境,既誘導了學生的思維,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又讓學生在感受、思考、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了問題意識。
二、自主探究,實踐體驗
誘思探究教學,強調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主動探索、實踐體驗去揭示知識的奧秘,挖掘知識的本質,從而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進行誘思探究教學時,教師還應努力構建“靈動”的課堂,巧設探究任務,誘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從而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在獨立探究、自主體驗和發現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建構,能力的提升。比如,學習《消費及其類型》一文時,我首先創設了以下情境:A組:假如你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你會怎樣安排食品、衣服、教育、旅游、儲蓄方面的消費支出?B組:假如你每月5000元的收入,你又會如何進行安排?然后要求學生設計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接著,引導學生對比A、B兩組的分配方案,分析其中的變化原因,得出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最后,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4~6人,去調查農村和城市家庭的動態家庭總收入,計算出住房、食品、醫療、旅游、服裝等類型的消費占家庭總收入的比率,通過對農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相關消費的對比,讓學生正確看待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時,分析我國政府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縮小城鄉差距,提高居民消費水平。通過實踐學習,既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又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交流研討,遷移深化
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遷移深化,是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在高中政治課堂中開展誘思探究教學,教師還應圍繞教學目標,組織學生交流研討,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知識解答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體驗學習樂趣,增強自信心。同時,要適時地結合實際生活,遷移拓展知識,從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知識的升華,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教學完《效率優先與公平》一課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求效率與維護公平何者更為重要”為辯題,開展辯論會,正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講求效率比維護公平更為重要;反方:在當代中國,收入分配中維護公平比講求效率更為重要。這樣,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設計探究活動,拓展深化知識應用,如假設學校要獎勵本班一筆獎學金,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依據“效率與公平”原則,為班主任設計一個合理的分配方案。
四、結語
總之,誘思探究教學作為探究性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對于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以重視,可以通過巧設情境,誘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也可以通過交流研討、遷移深化來促進知識理解,提升綜合能力。
作者:盛玉花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時楊中學
- 上一篇:國慶期間黨風廉政工作匯報
- 下一篇:高效課堂模式下的高中政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