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質量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19:21: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學質量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學質量論文

怎樣提高醫學論文寫作質量

對于廣大醫務工作者來說,撰寫并發表醫學科研論文是醫學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科技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一篇想要投寄醫學科技期刊的文章,必須具備以下幾項要素:題名、作者署名、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果和討論參考文獻。

一般而言,醫學科技論文從結構上上要分為4個部分前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討論(Diseussion),即IMRAD結構。這4個部分也是一篇論文的主體。而要撰寫出一篇高質量的醫學論文,就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題名

題名是一篇論文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同此應盡量簡明,并概括主題。(另文講述)作者和志謝《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中將作者的條件定義為:參與選題與設計,或為資料分析和解釋者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的重要內容者;最終同意該義發表者。以上3條應同時具備。論義作者的排序應該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后決定,以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的負責人,投稿后作者的排序不應再做改動。同一單位的作者一般不應超過6位。

志謝:志謝的對象應包括在本研究中做出了貢獻但又不夠成為作者的人,如給予支持的領導、提供技術幫助者、財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者。作者應負責征得每一位被志謝人的書面同意。

引言

查看全文

高職醫學院實踐教學質量論文

【論文關鍵詞】實踐教學教學質量質量保障體系

【論文摘要】實踐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實踐教學環境、加強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管理、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介紹了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構建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方面的一些探索與經驗。

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近幾年以來在實踐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與實踐方面,借鑒其他院校經驗的同時,進行了有益探索,對提高實踐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

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職業教育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發展衛生職業教育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使衛生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緊密結合,為衛生事業的發展輸送專業知識扎實、技術能力強的知識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服務人員。醫學高職高專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為基層和廣大新農村培養合格的應用性人才。學校根據這一定位,及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改變“三段式”教學模式,突出模塊教學形式,形成了公共基礎模塊、專業基礎模塊、臨床技能模塊、人文素質模塊。強化人文素質教育是提高人才適應能力的重要內容。實際上,醫療服務越是面向基層,對醫務人員綜合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目前,我國醫學專科教育課程體系中人文知識較少,有必要加強人文學科的建設,加強學生的自身修養,增強學生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突出應用性課程,并按照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原則更新教學內容,在注重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根據專業的需要確定基礎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了實踐(實訓)和實習學時,使實踐(實訓)和實習學時與理論學時之比達到了2:1,提出實踐與理論并重的培養理念,加大學生技能考核成績的比例,部分操作性強的課程技能考核成績占到該門課程考核成績的50%;嚴格學生考試制度,規定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參加理論考試。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有力促進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2優化實踐教學環境

查看全文

醫學教育加強教學質量監控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醫學教育;質量監控;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在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緊抓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生命線,從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三個方面,探討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l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職責、教學秘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查看全文

醫學教學質量建設論文

[摘要]為了培養更多更好的全科醫生的同事也要加強臨床培訓教學基地的建設,從而為全科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該文提出全科醫學教學質量重要性,加強教學基地建設的必要性,探討了提高教學質量的舉措,并對于加強基地建設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全科醫學;醫學質量;加強;臨床培訓;基地建設

現代醫學的進步直接決定我國公民的身體素質的好壞,那么人們對于醫院的改革與發展是十分的關注的,因此,醫院的責任重大且任重而道遠。為了培養更多更好的全科醫生的同時也要加強臨床培訓教學基地的建設,從而為全科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1]。

1提高全科醫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全科醫學具有內容豐富,相比其他醫學專科的學科范圍寬廣且不深等特點,且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作為兩大醫學體系并存。而全科醫學就與傳統醫學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對患者的整體性照顧、對預防保健的重視、對心理致病因素的考慮、對醫患之間關系的強調等。其主要是指為個人及其家庭所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以及個體化和人性化的醫療保健服務時,所運用的知識、技能及態度[2]。雖然說我國頒布了很多跟全科醫學相關的政策文件,但是我國高校全科醫學教育的發展仍然沒有取得多大的進步。從而使得我國醫院全科醫學人才嚴重的缺乏,且質量也有待提高等,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我國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因此,提高全科醫學教學的質量是當下我國醫學院校的重中之重,從而通過推廣全科醫學和建立高水平的全科醫學服務可以改善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

2加強臨床培訓醫學教學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高校醫學教育質量監控措施論文

【論文關鍵詞】醫學教育;質量監控;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在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緊抓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生命線,從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三個方面,探討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l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職責、教學秘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查看全文

醫學論文香連素片質量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香連素片的質量控制標準。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鑒別香連素片中的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香連素片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結果在薄層色譜中檢出了木香;鹽酸小檗堿的進樣量在0.0378~0.378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0.9997),平均回收率為101.49%,RSD為1.97%(n=6)。結論本方法專屬性強、準確、重現性好,可作為香連素片的質量控制標準。

關鍵詞:香連素片;木香;薄層色譜法;鹽酸小檗堿;高效液相色譜法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methodforqualitycontrolofXiangliansutablets.MethodsRadixAuckiandiaeinthetabletswasidentifiedbyTLC.ThecontentofberberinehydrochlorideinthetabletswasdeterminedbyHPLC.ResultsRadixAuckiandiaecouldbeidentifiedbyTLC.Berberinehydrochlorideshowedagoodlinearcorrelationovertherangeof0.0378-0.378μg(r=0.9997).Theaveragerecoveryofberberinehydrochloridewas101.49%withRSD1.97%(n=6).ConclutionsThemethodisspecific,accurateandreproduciblefortheequalitycontrolofXiangliansutablets.

Keywords:Xiangliansutablets;berberinehydrochloride;HPLC;Radixauckiandiae;TLC

香連素片是廣東萬年青制藥有限公司的產品,具有清熱燥濕、行氣止痛的功效,臨床用于濕熱型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瀉。其處方為木香500g、鹽酸小檗堿75g。原藥品標準[1]鑒別木香用試管反應,鹽酸小檗堿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方法專屬性較低且影響因素多。本文采用薄層色譜法鑒別木香、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結果表明操作簡便、準確、重復性好,為該品種的質量標準進一步修訂提供了依據。

1儀器與試藥

查看全文

醫學生三基訓練質量論文

【關鍵詞】醫學生三基訓練教學質量目標評價

“三基”即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醫生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醫學教育質量評審中的重點[1]。幾年來,我院一直把加強“三基”訓練作為提高醫學生業務素質的主要手段。在醫學臨床實驗教學中,我們加強優化醫學生的三基訓練,在教學評估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將具體措施報告如下。

1提高認識,明確目的

“三基”訓練對每一名醫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醫學現代化的今天,任何先進的檢測儀器也代替不了嚴格的“三基”訓練,“三基”訓練是醫學生實現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是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基礎。加強對醫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對培養醫學實用型人才至關重要。因此三基訓練的目的,就是以訓練醫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加強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臨床實習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指導老師的選拔與培訓

選好臨床指導老師,是臨床“三基”訓練質量的根本保證。學生學習操作技術有賴于老師規范準確的示范與指導。要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術水平,就必須有相應合格的教師隊伍。為此,我們依照內、外、婦、兒各科的要求,從各臨床科室選拔出基礎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練的老師進行培訓。首先讓指導老師吃透教學大綱,精讀、鉆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拓展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示教時,既要條理清晰,富有邏輯性,又要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統一規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動作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

查看全文

醫學畢業論文:鈣制劑的應用及質量評估

關鍵詞:鈣制劑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成份,絕大部分鈣都儲存在骨組織中,骨鈣量約占人體鈣總量的90%以上。正常情況下,骨鈣中約99%的鈣是相對穩定的,稱為穩定性鈣;約1%的骨鈣可與細胞外液交換,稱為可溶合鈣(misciblecalcium)。軟組織鈣、細胞外液鈣和可溶合鈣合稱為不穩定鈣。穩定性鈣和不穩定鈣通過可溶合鈣不斷進行鈣交換,舊骨中的不穩定鈣不斷進入血循環和細胞外液,腸道吸收的鈣又不斷通過血循環沉積在骨中。

鈣不僅是骨礦物質的重要組分,并且對機體內許多細胞的功能及整體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響。鈣主要以其離子形式發揮作用,作用方式類似激素的第二信使,因其在細胞漿膜內外的離子濃度差異可達數千倍,受刺激后鈣離子濃度的變化可使信號由膜外傳遞至膜內。在細胞水平上,鈣離子最重要的作用是對膜結構和膜穩定性的作用。存在于骨骼中的鈣主要維持人體骨骼的物理強度,并且與血液中的鈣離子保持動態平衡。鈣離子與血液凝固過程有密切聯系,為凝血的第Ⅳ輔助因子,在第Ⅸ因子的激活過程中,需要鈣離子的參與,另外鈣對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傳導,以及心肌細胞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的作用〔1,2〕。

1體內鈣代謝的調節機制

1.1腸鈣的吸收與其影響因素

鈣主要從小腸吸收,腸鈣吸收過程以主動轉運過程吸收為主,該過程需消耗能量并依賴于1,25-(OH)2VD3,該過程是可飽和的;此外還有依賴濃度梯度吸收的被動彌散過程,該過程是不飽和的。

查看全文

受質量影響的醫學生畢業實習論文

1影響畢業實習質量的因素

1.1社會和學校因素

①隨著現代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教學病例的減少,使實習生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感性認知不足,臨床技能實踐大大受限。出于各種原因,部分患者對實習生的能力和技術水平存在疑慮,不愿實習生為自己做各種基礎檢查,對實習教學查房也持排斥態度。有的科室為避免發生醫療糾紛也不愿讓實習生做技術操作,致使實習生被邊緣化,實習積極性不高,實習質量無疑大打折扣。②實習生被安排到教學醫院后,由于學生眾多、實習醫院布點分散,學校和實習學生之間的密切聯系急劇減少,缺少對實習生在實習醫院期間的跟蹤管理和有效監管。另一方面部分科室和專業對實習生的醫學知識面要求較高,而安排的實習時間卻非常有限,顯然難以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1.2實習教學醫院因素

①有些實習醫院的教學管理機構不健全或配置人員不足,常常忙于醫療工作,對教學工作難以兼顧。實習生人數眾多,而管理人員偏少,管理難度增大,對實習生的考勤和質量監管不到位,管理效果難以保證。②醫學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最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但部分醫院和臨床科室重醫療、輕教研,對臨床實習帶教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甚至個別科室很少安排針對學生的學術活動或病案討論,實習內容空洞單調。帶教老師既忙于醫療工作,還要帶教進修醫師、住院醫師,致使帶教精力不足,對于實習帶教工作疲于應付。另外部分帶教老師教學意識淡泊,責任心不強,一味的講授和灌輸,不注重教學方法和帶教實際效果。

1.3實習生自身因素

查看全文

醫學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建構探究論文

【摘要】在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下,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緊抓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生命線,從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臨床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體系三個方面,探討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醫學教育;質量監控;教學質量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監控是通過對教學質量的持續監督,定期收集有關教學過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據提供的信息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節,促使教學沿著計劃的方向進行,達到監控的目的。隨著高等醫學教育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跨越式發展,結合高等醫學教育的高等性、專業性、實用性和技術性的教學定位和內涵特色,應緊抓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構建由課堂教學質量監控、臨床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管理質量監控三部分組成的不斷完善的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一、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包括實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職責、教學秘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遴選制度、課堂教學主講制實施條例、教案講稿基本要求、課堂質量監控方案等一系列課堂質量監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證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制訂制度的基礎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學秘書的具體工作,每年定期進行主講教師遴選,實行主講教師聘任制。對主講教師實行自愿報名、院內試講,由經驗豐富的特聘專家評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為下一年的主講教師;遴選結束后,完善主講教師培訓制度,通過組織主講教師崗前培訓,學習教學管理文件和規定,聘請教育專家講授最新的教學動態和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