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梁施工質量控制解析

時間:2022-04-02 02:47:04

導語:鋼筋混凝土梁施工質量控制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筋混凝土梁施工質量控制解析

單向板的兩個方向之間跨度相差比較大,若兩個方向的矢高相同,此時考慮到跨中會出現部分預應力筋交疊于最低點,應保證某一方向上預應力筋的位置放置會相對高一些。參照單向板的受力特點,應保持長跨方向的最后一條預應力筋置于上部,短跨方向預應力筋則置放于下部。通常來說,預應力筋在長短方向上的數量均有差異,短方向數量較長方向更多。若依據上述間隔方法進行預應力筋的置放顯然不太現實——放置完長方向上所有預應力筋后,短方向上的預應力筋尚有余量。因而正確的置放方法應為:針對長短方向的跨度比使用公式n=L長/L短進行計算,若在預應力筋之間存在間距不等的情況下,計算公式則取用n=N短/N長(預應力筋數量比),取兩條預應力筋將其分別置放于兩個不同方向的板邊,保證每當在長方向上置放兩條預應力筋的同時,短方向上應有2n條預應力筋置放完畢。若n數值未接近某個整數,則化1/n為最小的整數比十(a和b均為整數),然后預應力筋沿兩個方向的布置依據每完成a條長方向預應力筋的鋪設,則同時應進行b條短方向預應力筋的鋪設,從而實現各方向各條預應力筋的鋪設與擺放高度互不影響,各就其位。為使施工流程得到合理安排,保證施工的快速和正確性,應先將預應力筋的間距在模板上定出,在最低點、最高點、反彎點等不同高度控制區域燒焊同定架,并以此布置原則為參照,將布筋順序在圖紙上標示,施工人員以此作為施工過程中的參照,保證在施工時預應力筋的選取合乎規范,從而使施工人員因預應力筋選取不合理而產生的繁瑣工序和由此導致的施工失誤得到完全避免,勞動力得以大量節省,施工速度由此加快,最終使工作效率得以顯著提高。

后張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施工工藝

1.承壓板(梁端錨墊板)的安放應以梁柱的鋼筋分布和梁的界面尺寸數據等具體情況為依據精心設計錨墊板的鋪設。應結合實際情況對錨墊板處梁的錨筋位置和柱主筋間距進行合理調整,以預應力筋和錨墊板不受碰撞為佳。柱鋼筋綁扎作業完成后,將錨墊板予以初步安放并固定,確保安放位置準確。柱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再次對錨墊板位置進行核對與校正,在微調后正式將其固定。2.預應力筋的鋪設工藝鋪設梁底模時,應保證梁起拱低于非預應力梁的起拱高度,通常為0.05%L。在梁的箍筋和非預應力筋的綁扎作業完成后,應以梁無粘結筋的“矢高控制圖”為依據進行矢高控制架的安放。應保證無齒距定長切割處理支架所用鋼筋,對其尺寸予以嚴格控制。在固定完支架后進行驗收檢查,水平方向偏差應控制在+30mm以內,矢高為+5mm,對反彎點處應予以重點控制。無粘結預應力筋每7根為一束,應嚴格按照規范鋪設并保證其穿過螺旋筋。無粘結筋在承壓板內側300mm區域內應為平直段。每完成一根預應力筋的穿插,均用臨時支架按組束位置將其固定,待整束預應力筋穿插完畢后統一進行組束。鋪設完預應力筋后應對承壓板、矢高控制點、無粘結筋等進行檢查驗收。(1)應先進行樓板下部普通鋼筋的綁扎作業,再進行無粘結預應力筋的逐次布置。(2)鋪放預應力筋前,應確保普通鋼筋定位準確性,從而使預應力筋穿插順利。(3)預應力筋在鋪設過程中應保持走向準確且平行,不發生相互扭絞;為避免造成預應力筋外包塑料膜受到磨損或發生破裂,嚴禁在樓板上拖行預應力筋;在鋪設過程中普通鋼筋若與預應力筋發生沖突,則應優先鋪放預應力筋。(4)參照控制點位置采用馬凳鋼筋對預應力筋進行定位。(5)在設置張拉端時,應保證預應力筋垂直于墊板,按照設計位置配置螺旋鋼筋,并將其與普通鋼筋一起綁扎牢固。(6)布筋過程中應密切配合電器專業,避免預應力筋的鋪設受到管線鋪設的影響。(7)鋪設預應力筋作業完成后,應逐根檢測矢高、曲線、反彎點高度和位置,并對支墊點和支墊高度進行檢查,確認其是否綁扎牢固,采用塑料水密性膠帶對破損處予以纏繞修補。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保證預應力筋不受擾動;保證預應力筋塑料外包膜不受觸碰;保證承壓區域混凝土振搗密實,不漏振,混凝土試塊的標準養護應按照規定實施。在混凝土強度高于設計強度的75%時,實施預應力張拉并進行張拉記錄的填寫。

后張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施工質量控制

1.錨具抽檢報告、預應力筋強度抽檢報告。2.布筋檢驗(1)預應力筋的布筋數量;(2)預應力筋的間距及其布設區域;(3)張拉端張拉高度和尺寸的預留;(4)插筋或螺旋筋的數量、位置以及固定、錨固端的埋置高度、位置;(5)承壓板定位孔數量(通常為2個)、位置、埋置位置高度,穿筋孔洞尺寸、承壓墊板尺寸;(6)對梁板上預應力筋的矢高進行檢查,確認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7)反彎點位置是否合理,高度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是否固定牢固;(8)預應力筋直線是否已經調直。

本文作者:楊忠山工作單位:江蘇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