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委員會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3-18 08:28:59
導語:護理質量委員會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醫院的醫療質量管理中,護理質量是人們很關心的一環。不論是術前護理還是術后護理亦或是平常的診斷護理,都是由醫務人員直接與病人接觸。其護理態度、護理技巧、護理能力均直觀展現在患者及家屬眼中。因此,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在現代化醫療程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護理質量委員會正是對相關護理工作予以質量、效率的監督和督促,提出改進措施的組織,其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高護理質量為目的。
關鍵詞:護理質量委員會;護理;管理;作用
目前我國對于衛生事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也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同時伴隨醫療改革的深化,醫療機構的數量也開始大幅增加,醫院所要面對的市場競爭也更加強力。醫院提高醫療質量是競爭的關鍵,也是促進醫院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方法,護理作為醫院治療質量的一部分,對醫院具有十分重要的發展意義[1]。而質量管理已經成為21世紀醫院護理的主題,如何在護理工作中把握其質量的重點,切實為患者提升護理質量,已成為護理管理的核心,也是醫院護理工作的最終宗旨。臨床護理質量通常取決于多項要素,其中以護理人員群體自我素質、自我管理以及護理監管體系的嚴格程度最為重要。嚴格護理質量監管制度,能積極體現護理中的群眾性,讓醫護人員們都自覺主動的參與到相互監督的管理中來,持續改進和穩步提升護理質量[2]。
1護理質量委員會
1.1質量委員會的組建
健全的質量管理機構是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工作質量持續提高的關鍵。護理質量委員會是由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主管護師等業務骨干組成。在委員會下共設置了13個質量護理管理小組,如特殊科室管理、病室管理、護理安全、??谱o理、基礎護理、護理書寫、醫院感染、健康教育等管理小組。在護理質量委員會的領導下,各個質量護理小組應對本小組所負責的相關科室進行指導、監督、評價等,定期進行檢查指導以及開會討論批評,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改進方案,對后續改進效果進行追蹤評價。
1.2護理質量委員會的運作
各個質量委員會需在年初制定出該年工作目標及活動計劃,每年確立2~3個攻關項目,每月匯總分析質量檢查情況,每季度組織全體委員會議1次,年末進行一次全面的本年度工作匯報。攻關項目即針對質量監控中的難點、重點、弱點,排列出因子構成圖,從中找出關鍵性因素,采取有效的應對控制措施,攻關成功的項目,都要歸檔上報。各個質量委員會需將質量獎檢查報告及評價記錄于“護理質量委員會活動記錄本”,對各項目中的共同性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最后,每個季度都會向全院護士進行護理質量評價并公示[3]。
1.3護理質量委員會的管理
為了真正達到護理委員會的管理督促目的,真正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出謀劃策,需要每季度對各委員會進行工作質量評估,通過護理質量委員會開展活動的具體情況等,對優秀者給予經費和材料的獎勵,鼓勵業績相對較低者來年更加努力,吸取經驗教訓,多做出質量管理成效。
2護理質量委員會的工作特點
2.1質量達標細則由上而下
各個質量護理委員會都要依據“全國護理質量標準”,并結合醫院的具體情況,制定各個科室的護理質量達標要求及評估準則。之前的質量評估標準都是由護理部主任制定,經常會出現因不了解臨床護理的具體情況而導致脫節的現象發生。而目前,護理質量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都是來自各個科室的護理骨干,他們都很熟悉自己的日常工作,對每一項具體操作都可以制定出具體的達標要求,合力將籠統的標準具體化、詳細化,再由護理部主任認可后,將改良過的評估標準發放到各個科室,避免各個科室在臨床護理標準不一的情況下出現不必要的麻煩[4]。
2.2質量改進措施的切實可行性
因為質量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都是來自臨床護理的最基層人員,對于自己及周邊同事在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非常清楚,所以基于此提出的改進措施更加貼近于日常工作,更加方便醫護人員交流討論并改正日常工作中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因而切實可行,并且由她們自己提出的改正意見,更加容易落到實處。避免過去下面在應對上面所給出的改正意見過程中改行不改心,通過各種方法鉆空子,使得質量偏差的現象無法及時有效糾正。
2.3質量管理活動面廣
以前管理途徑是通過護理質量管理小組的形式來進行監督管理,但效果不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其活動面太小,并且參與人員大多局限于護士長層面,無法切實具體的解決實際的臨床護理質量問題。而現在的護理質量委員會采用委員制的管理模式,讓更多的基層護士參與到了全院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來。每位委員都參與評估細則的制定,改進措施的提出,質量的檢查,無高低貴賤之分,以平等的角色共同為醫院的護理質量提高盡自己的一份力。每個病區都有護士參與全院護理質量檢查,對于其他病區的有效護理方式可以借鑒,也可以將其他病區中不足之處指出,并給予改進意見。另外還可以更加快捷明了的將會議研討內容相關部分直接傳達到操作者手中[5]。
3體會
3.1營造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氛圍
在工作中讓每一位護士都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中來,相互監督,交叉學習,通過接納吸收改進意見,來持續性提高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比如發現護理文書書寫內科系統和外科系統部分內容不一致等問題,護理部將討論后統一規范,修改錯誤部分,并組織全院護士進行多媒體學習,糾正部分人因此而產生的錯誤行為,提高護士在給病人護理時服務的準確性、及時性。
3.2注意相關知識的培訓
在現如今的法治社會中,人們的法制意識不斷提高,病人對權利的維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針對這一社會問題,護理質量委員會定期為護理人員安排法律知識的普及、基本操作素養的規范,做到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不發生沖突的前提下,和病人和善的交流解釋護理流程,相互理解,讓病人配合護理。
3.3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是保障各項制度有效實施的前提條件。一方面它規范了護士的護理行為,在全院形成服務第一、質量至上的思想觀念,讓患者安心接受醫院的治療。另一方面,它不斷督促全院護理人員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嚴格要求自己,提升了總體的護理質量水平,給予病人最好的服務,讓病人家屬放心,讓病人在院內接受治療[6]。
3.4體現了質量管理的民主性
質量管理中改進措施的落實率取決于團隊成員的參與度。委員會圍繞某項目制定標準時,每位護理人員均可根據自身經驗及工作經歷,提出寶貴的改進意見,集思廣益,人人參與,讓質量評估標準更加的合理,進而讓護理人員更自覺的遵守,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綜上所述,在新醫改下發之后,護理服務的理念已經開始由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因為人才是與其他環境產生互動的主要因素,因此醫院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這對于醫院的發展是有益處的。簡言之,即一切以病人需要出發,盡可能地滿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也體現了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而只有以民主形式制定出的標準,才能讓各個醫護人員自覺地遵守,并且由熟悉工作流程的護士制定出的標準才更能令人信服。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充分調動了各級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護士的護理意識,并且實現人人管理,層層監督,讓各項護理工作均達到護理標準,最終達到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的目的。
作者:陳麗敏 周巧旦 單位:浙江省東陽市花園田氏醫院
參考文獻:
[1]湯新輝,諶永毅,劉翔宇.全面護理質量控制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及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74-75.
[2]陳赟,郭欣,田梅梅,等.醫院護理質量關鍵指標篩選及評價的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29-332.
[3]楊釗群,蘇冰蓮,湯紅蓮,等.追蹤方法學在心臟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護理,2013,5(6):523-525.
[4]張雷,沈桂英,李小玲,等.JCI標準在構建醫院護理安全文化中的應用[J].海軍醫學雜志,2012,33(3):207-209.
[5]朱秀勤,郭宏晶,邱曉玨,等.內科設總值班護士長對護理質量的控制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5):58-60.
[6]徐勤容,陳育群,吳麗琴.規范化管理糖尿病護理小組提高??谱o理質量的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4,23(1):27-29.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