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相關探究
時間:2022-08-21 09:45:21
導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相關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新形勢下的建筑工程為基礎,分析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監督管理中存在的監督效果不明顯、有法不依、市場秩序混亂、安全質量責任主體信用缺失等問題。通過探討研究,從完善質量監督體系、行業規范、市場準入、監督體制等方面提出個人建議,為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做出貢獻。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工程行業也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時機,建筑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工程質量問題卻屢次出現,豆腐渣工程的存在刺痛了百姓的神經。面對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建筑行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等新形勢,如何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成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才能更好的促進行業進步、經濟發展。
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監督單位難以對建筑工程質量形成有效的監督。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單位,僅僅是接受委托行使質量監督管理的檢查權和執法權,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對于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違規操作、質量問題等,只能對建設單位提出整改要求,監督管理的威懾力不足。例如建筑單位A多次被舉報施工擾民,監督管理單位要求其整改,由于處罰力度不夠收效甚微。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4月的《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8億人,比2016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增速比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1]。在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有一部分施工人員是農民工,農民工的素質有限,監督管理部門也很難對農民工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建筑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1.2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有法不依。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規范建筑市場各方行為的法律規范相繼出臺,包括《建筑法》、《招投標法》以及多種管理條例。但是,項目業主、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以及材料供應商等建筑工程涉及到的主體經常會出現不按規定辦事的情況,例如買賣資格證書、使用劣質材料、在招投標中暗箱操作等。1.3建筑市場秩序存在問題。隨著建筑工程量的不斷擴大、行業內建筑公司數量的增多,建筑市場亂像逐漸顯現,招投標中暗箱操作、陰陽合同、工程掛靠等都是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某次市政工程項目建設的招標過程中,暗標變成了圍標,建筑單位B私下聯系好了幾個公司,內部協調報價并且事先評估了招標的分數,這樣一來,雖然有合法的程序但是招標結果早就已經確定。1.4安全質量責任主體信用缺失。各方安全質量責任主體信用相對比較缺失。對于建設單位來說,大部分業主都不夠重視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也很少了解建設當中需要依法辦理的手續以及應該承擔的責任等等。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有的單位存在著承攬經營范圍以外的項目或者是無證越級,還有一些中標企業通常都是打著有實力企業的旗號進行投標。對于監理單位來說,超越資質監理的現象比較嚴重,同時還有些監理單位對于成本不考慮,將監理價格惡意降低,監理合同簽訂后,不按合同內容安排人員。對于設計單位來說,個別單位隨意滿足開發商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將設計質量標準降低,更有甚者,隨意變更設計。這些安全質量責任主體信用缺失的問題都為建設項目安全質量埋下了隱患。
2新形勢下建筑工程
2.1我國建筑業市場空間巨大。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期,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鎮化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會直接推動了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預計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左右。我國建筑業施工面積從2010年的70.80億平方米提升到2016年126.42億m2,年復合增長率達10.14%,根據中投顧問的《2019-2021年中國建筑業發展預測分析》預測,2019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22.18萬億元,未來幾年內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15%,2021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25.62萬億元。所以在當前及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建筑業市場巨大,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2.2我國建筑業轉型升級趨勢明顯。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建筑質量、節能環保的重視,建筑業的轉型和升級迫在眉睫。裝配式建筑、BIM技術和綠色建筑等建筑理念和技術在我國日益普及,前景廣闊;另一方面,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業態和商業模式也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鼓勵和支持[2]。
3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措施
3.1多角度完善質量監督體系。3.1.1提高農民工素質。根據國家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8.9%,建筑業農民工人數5415.23萬人,農民工的比例在建筑行業的比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要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為了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專業技能,可以采取崗前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安全知識宣傳等多種措施。3.1.2促進建筑市場轉型升級。當前我國的而建筑市場前景廣闊,建筑工程竣工面積從2010年的27.75億m2提升到2016年的42.24億m2,年復合增長率為7.26%。裝配式建筑己成為我國建筑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我國建筑業BIM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快速增長,工程總承包會成為建筑業主管部門鼓勵的優先模式,全過程工程咨詢將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建筑工程的轉型升級必將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3]。3.2有法必依,形成行業規范。為了保證建筑工程建設中各部門都做到遵守相關的法律和規定:①可以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采取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方式;②整治建設單位將工程發包給個人或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肢解發包、違反法定程序發包及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③根據《建筑工程招投標法》等法律強化招標機構及從業人員、評標專家行為的監管,嚴禁未登記入庫的招投標機構開展活動,整治串通投標等違法違規行為;④建立全行業的黑名單制度,對于屢次違反相關法律的建設單位予以通告,增加企業違法成本。3.3建立實物監督與行為監督相結合的機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對于已經建成的建筑實體的監督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對于建筑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進行監督和管理。建筑工程監督管理應該從源頭抓起,保證建設單位手續齊全、資質真實,保證建設單位取得項目合法有效;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于百姓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做好施工質量安全的宣傳工作。建筑工程的全過程監督管理應該有重點、有策略的,把握好關鍵環節,對于建筑工程中間驗收和最后的竣工驗收要重點監管,切實保證工程質量。3.4明確監督主體責任,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在建筑工程開工之前,建設部門要檢查從業人員建立信用檔案、領取信用手冊、信用評價等情況,對檢查發現的違法行為,直接下達整改及處罰決定,整改未達標前,企業應該被禁止承攬工程項目。在合同履約方面,市場部門要檢查建設單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工程擔保制度推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設立、農民工工資進入專用賬戶等情況。其他部門也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的規定對工程建設的全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4結束語
建筑工程的質量不僅僅關系到建筑企業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整個行業發展、經濟社會運行,所以要多角度、全過程的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工程質量,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裴帥.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措施[J].裝飾裝修天地,2019(4):58.
[2]李秋濤.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中國房地產業,2019(9):101.
[3]李昱.新時期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交際,2019(7):254-255.
作者:王愛兵 單位:盂縣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 上一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研究
- 下一篇:醫學裝備部質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