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質量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27 04:18:24
導語:計算機質量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高職院校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教學宗旨,入取的學生通常學習能力相對于傳統高考統招學生比較薄弱,但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快速融入社會,具有一技之長能力的實戰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多以實踐教學為主。目前,高職院校入學門檻較低,高職院校教學方式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多以高中教學形式為主,延續傳統的師傳解惑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得本就對學習形式厭倦的學生更加對上課產生厭倦感,如此下去學生失去的學習動力,產生消極的思想,難以通過三年的學習掌握專業性的技能。計算機行業自身發展迅速,這使得高職院校的軟硬件設施無法與計算機行業的技術發展速度相一致,這就造成了學生畢業后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相對于社會較為陳舊,難以快速融入到工作崗位之中。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雖然已經早已開展,但是其實踐廣度和實踐深度還非常的淺,通常只有學生最后一個學期,學校才安排學生到實際工作崗位上去實習,并且實習時間短,學生也不能真正參與到企業的實際應用之中。
2.1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改革
改變傳統的師傳解惑的教學方法,將計算機實踐課程與理論學習相結合。高職計算機教學課程以軟件應用為主,譬如辦公軟件、系統軟件、網絡軟件、程序開發、圖形動畫設計等。軟件的應用如果單憑教師講解,學生很難領會到軟件應用具體方法,所以提高學生的上機時間,做到理論與實踐1:1授課,讓學生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習,進而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和鞏固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教學,學生反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課程的理解也更加容易了。
2.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2.1分層教學
在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時,由于學生之間的悟性和學習能力的不同所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能力也不同,為了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大的進步,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分成一組,使其能夠產生出更多的創新,另一方面對于學習能力較若的學生,教師通過良性的引入和指導,使他們盡快掌握知識內容和學習方法。
2.2.2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創新,是從原來的面對面課堂教學向著現在以啟發為模式的教學,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例如,在走網站設計課程中,可以讓學生對某一網站的首頁進行觀察,總結出該網站首頁頁面的構成,并整理出實現該網頁的相關要素,制作出精美的網頁。學生在學習和制作過程中,通過自身的知識積累和對相關資料的閱讀,再融入自身的構思和想法,遇到問題,學生先主動去自己解決、相互研究,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恰當的在旁邊指導,最終完成屬于學生個人作品的網頁。
2.2.3創設教學情景
隨著高職院校教學實力的增強,先進的教學設備譬如:投影儀、多媒體課件、網絡互動教學平臺等應用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不但提高了教學水平,而且給予學生全新的學習形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上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可以采用“講故事”、“做實驗”等形式制定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可以對學習內容一目了然,不在是單純的記筆記,再復習,教師根據教學課件所涉及的知識點設置新的課題讓學生去完成,這樣學生在上機實踐時就可以通過課堂所學,根據教師上課時所教的和演示的課件內容,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創新,做出新的課件。例如,在photoshop軟件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層、渲染、路徑等操作做出課件,學生學習后上機根據知識點內容,做出自己想要的新圖畫。
2.3加強社會實踐
學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高職學校培養學生技能的最終目的。因此,讓學生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科研小組、技術競賽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通過互聯網組織或者參與一些計算機方面的比賽,譬如:參加公益廣告設計大賽,組織學生通過“豬八戒網”等為企業設計標識和VI,加強學生參與社會工作的能力。在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教師的輔助指導,能夠讓學生明確設計思路,并且能夠主動的去溝通,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挖掘學生創新潛力,讓學生能夠展現自我、認識自我,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品質。
2.4高職計算機教學要與時俱進
計算機行業自身特點就是更新升級快,由于學校資金有限,教學設備更新換代費用較大,所以往往學生在學校中所學知識和所用的設備相對落后,因此,高職計算機教學要與時俱進。首先,教師要盡可能的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引入到教學內容中,不斷讓學生接觸計算機先進技術,豐富學習內容,保持與社會良好的溝通。其次,鼓勵學生多嘗試、多接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主動學習和利用。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找到最新的計算機技術課程內容,相互探討研究,也可與教師互動,與時俱進,共同提高。
3結束語
高職教育中計算機基礎課程質量教學模式應因材施教,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狀況,要從學校的自身出發,不斷拓展改革思路,勇于創新,重視教師自身能力的鍛煉,為培養技術能力強、基礎知識扎實的實用型學生而努力奮斗。
作者:王加婷工作單位: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職校教學質量監控及評價分析
- 下一篇:民族教育教學質量問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