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程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1 19:24: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工程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機工程管理提升機械化水平
1農機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農機工程結構有待調整。隨著國家對農業服務機構的改革和調整,永吉縣在響應號召的基礎上對農機管理工程管理機構與其他機構進行整合,在整合和調整過程中,難免對農機工程整體帶來一定影響。再加上永吉縣部分地區的農機工程發展不平衡,也給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帶來影響。1.2機械化水平不高。在永吉縣,由于地塊原因,小型農用機械數量較多,中型和大型農機數量少;運動型機械數量多,配套機械設備少;城市機械化裝備運用較多,農村山區機構化使用范圍小,水平也較低。1.3農機裝備有待更新。我國一直非常重視農機的發展,對于其投入也比較大,為了保證農機工程可以為農民所用,創造最大價值,老舊設備建議更新,以保證其效益最大化。農機裝備水平的高低也給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務必引起農業機械化部門的重視。
2加強農機工程管理對策
2.1對農機結構管理進行戰略性調整。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低是農業發展的決定因素,農機工程管理是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保障。在永吉縣要加強農機工程管理,要對農機工程管理進行戰略性調整,通過科技創新因地制宜地實現區域機械化發展特色,針對特色進行特色管理方案的制定。要推進大型農業機械器具的引進,以促進永吉縣農機管理從低性能向高性能轉變。2.2加強區域特色農機工程管理。永吉縣屬于北方,其農作物符合北方的氣候條件。要根據北方氣候條件和耕作方式來進行機械選擇,在此基礎上進行農機工程管理。使農機工程管理結合實際使用器具,避免管理過程勞民傷財,在農機工程管理過程中始終要以農民利益為首要目的,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使農機工程管理工作效果更加。2.3使農機工程管理促進農業生產產業化發展。農機工程可以實現永吉縣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和規模化,為農業生產的連片作業創造有利條件。在這一背景下,政府要通過宏觀政策的調控,引導農民在一定區域內利用農機器具進行產業,形成有永吉特色的農業工程產業,再形成特色農業工程管理。2.4培養專業化人才。隨著永吉縣農機工程的發展,管理人才在機械化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使永吉縣的農機工程管理得到提升,要更新目前農機工程管理人才的知識體系,使其專業技能與農機工程發展及管理相適應。儲備專業化人才。先要引進專業人才,以充實農機工程管理隊伍;要對現有人才進行培訓,使其與農機工程發展相適應,保證人才力量的充足。只有農機工程管理人才符合時代及科技發展需求,才能使管理能力得到提升。2.5增加資金投入。永吉縣的農機工程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農機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管理也跟上了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要求,使整個農業生產效率都得到了提升。隨著農業生產對農業機械設備需求量的增加,要加強機械資金的投入和管理資金的投入,由縣政府向上級政府申請財政扶持,使農機管理的薄弱環節得到發展和完善。對于管理部門的管理設備和軟技術也要進行相應資金投入,以使農機工程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隨著農機在永吉縣的廣泛應用,農機工程管理就要跟上機器及技術的要求。筆者在實際工作中參加過一些農機具體技術的項目,只有加強農機工程管理,才能提升這些項目的實施水平,使項目研究更有意義,結項后可以服務于農業生產。要通過戰略性調整、人才培養、服務體系的建立、資金投入等多方面來加強農機工程管理,最終實現永吉縣機械化項目的水平,最終促進永吉縣農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內涵
摘要:介紹了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內涵,分析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運行機制。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運行;機制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農業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很多地區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成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大助推力。高度重視工程管理,可有效激勵農業生產發展。在新時代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及手段往往被賦予了新的要求,必須朝著穩定增效、安全、可靠的可持續化方向發展。
1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內涵
可持續發展是對目前社會發展需求及規律進行全面把握,在迎合現階段社會建設需求的同時,積極保障后輩利益的統籌發展模式。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根本出發點在于高效管控與利用水資源。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也應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確保環境穩定與健康,采取多樣化、針對性的管理技術來迎合農業生產與農村建設過程中的水資源需求,有力地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續健康發展。在采取這些管理及技術手段時,應嚴格按照自然與社會等環境規律,巧妙利用先進技術,積極建設與維護水利工程,科學調動,確保水利工程穩定運行。同時,借助各種經濟手段科學投放資金,保障水利工程科學運營,并利用法律手段有效約束與規范水利工程。綜上所述,在可持續發展理論引導下,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過程中應以環境為著落點,采取綜合治理方式來落實可持續發展機制。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運行機制
《北方農業學報》征集審稿啟事
《北方農業學報》是由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主管、主辦,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先后獲得“華北地區優秀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并被認定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被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為進一步提高《北方農業學報》的學術水平和辦刊質量,全面推行同行評議審稿制度,擴大審稿專家隊伍,編輯部現向全國征集農業領域的審稿專家,希望相關專家、學者踴躍自薦,或者推薦合適人選。
審稿專家應滿足以下條件:1.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及以上職稱,或獲得博士學位,并且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科研或教學工作,并在核心期刊上三篇以上;2.具有較高的專業英語閱讀及寫作水平;3.愿意參與本刊審稿工作,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稿任務。經編輯部遴選、編委會同意后,將給審稿專家頒發正式聘書。本刊將按審稿量向審稿專家發放薪酬,100元/篇,并贈送全年《北方農業學報》期刊。
自愿為本刊審稿專家、學者,請以“審稿專家”為主題發Email至編輯部或來電登記。同時,《北方農業學報》編輯部誠摯地向全國農業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約稿,內容可涵蓋作物遺傳育種、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學、土壤肥料、植物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農業氣象、農業經濟、農業工程管理、園藝、園林、水產科學、教學研究等。
《北方農業學報》期待您的積極參與!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22號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北方農業學報》編輯部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方案
摘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可以保障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減少水旱災害,提高糧食生產的質量,但是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建設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管理方面的問題,導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效果發揮不理想,為此必須要采取一定的解決對策,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整體水平。文章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其不足,并詳細闡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解決對策
由于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所以很容易導致水旱災害頻發,為了能夠保證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來調節水資源的分布,保證農業生產安全。但是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所以導致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對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1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1農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攝取食物的方式來維持生命活動,農業活動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吃飯穿衣的問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供應能否滿足人民的需求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大量的生活消費資料尤其是糧食或者蔬菜的供應,那么社會的發展就會停頓不前,國家的政治會動蕩不安。無論是古代的“重農抑商”或者是現代的“三農發展”,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由此可見農業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夠保證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三農問題包括農業、農村、農民的三個問題,也是我國社會改革與建設的根本問題,只有加強對于農業形勢的穩定發展,才能夠促進其他行業的穩定發展。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農業、保護農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認識到農業基礎地位,把握農業的發展水平,不斷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保障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加大對于農產品的正常供給,促進農業生產的合理開展,推動工業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使廣大農民朋友感受到改革開放、民族富強所帶來的福利,形成和諧穩定發展的社會氛圍。1.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乎農業生產質量。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的過程中,能夠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保障。首先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水資源的灌溉,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發展處于靠天吃飯的狀態,人們往往寄希望于風調雨順來保證糧食的豐收。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人們可以通過水利工程的建設來保證農業防災減災水平的提升。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在豐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合理的調節水資源分布,穩定農業的生產,保證糧食作物得到合理的灌溉,才能夠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關乎到水資源安全。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對于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非常嚴峻,為了避免水資源危機,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穩定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對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這樣才能夠保證水資源不被污染。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灌溉用水量的管理,通過將新增水源全部用于非灌溉面積來保證灌溉的效率,所以要加強對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促進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不足
農田水利技術交流回眸與展望
摘要:回顧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的發展歷程,展現了海峽兩岸近20年交流的豐碩成果,展望了今后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的美好前景。
關鍵詞: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
1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回顧
1996年,中國水利學會農村水利專業委員會和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首次會面,共同達成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意向,開啟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的篇章。至今,海峽兩岸已經先后共同舉辦了13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組織了17次兩岸農田水利技術考察、參訪活動,兩岸農田水利專家和工作人員1211人參加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兩岸交流有力地加強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事業發展,提升了兩岸農田水利技術及農業生產,促進了兩岸農田水利業務的相互了解,更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親情融洽,共同推動了兩岸農田水利的發展。
1.1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
近20年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交流的內容在不斷豐富,涉及農田水利灌排與節水灌溉的規劃、法規政策、建設管理、改革創新和工程運營,以及農田水利現代化和關鍵技術、農村生態環境等。1997年10月召開了第一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議題為農田水利管理、農田水利重點技術和農田水利發展趨勢等。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李總集為團長一行23人來大陸成都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44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一行對四川都江堰、長江三峽、葛洲壩等著名水利工程進行了參訪。1999年5月召開了第二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議題為農田水利組織及營運、農業灌溉制度與管理和節水灌溉技術等。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馮廣志為團長一行15人赴臺灣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0篇。研討會后,大陸考察團一行對鹿野大圳、明德水庫、烏頭山水庫進行了考察,同時對臺灣臺東農田水利會、苗栗農田水利會、嘉南農田水利會等水利會進行了參訪。2000年11月召開了第三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水稻節水灌溉技術、水稻灌溉管理、農村水利現代化和生態環境建設等。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李總集為團長一行29人來廣西桂林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2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一行對廣西桂林灌溉實驗中心站、靈渠,云南大理洱海灌區的茈碧湖水庫、石嶺泵站,麗江縣白沙鄉節水增效灌溉示范項目,石林縣黑龍潭水庫、維則供水工程等進行了考察。2002年5月召開了第四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議題為用水者參與灌溉管理、農田水利設施現代化工程和如何加強農業水資源調配等。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姜開鵬為團長一行22人赴臺灣南投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28篇。研討會后,大陸考察團一行對烏頭山水庫、六甲工作站等工程進行了考察,同時對臺灣高雄農田水利會、屏東農田水利會、嘉南農田水利會、桃園農田水利會、新竹農田水利會、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等水利會進行了參訪。2004年6月召開了第五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灌區管理組織體制與改革、農民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灌區信息化建設與水管理等。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李總集為團長一行26人來北京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29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一行考察了北京懷柔節水灌溉工程、翠湖濕地公園建設,赴新疆兵團對石河子墾區、呂吉州三屯河節水灌溉工程、喀什市疏附縣農民用水者協會、吐魯番市坎兒井等工程進行了考察;赴甘肅省對景電灌區信息化建設進行了考察。2007年1月召開了第六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議題為農田水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農業水權轉讓等。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吳守信為團長一行19人赴臺灣南投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24篇。研討會后,大陸考察團一行對白冷圳倒虹吸工程、烏山頭水庫、渠道系統、設施農業等工程進行了考察,同時對新竹、嘉南、云林、臺中、七星、塯公、桃園、宜蘭8個農田水利會、農田水利會聯合會、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進行了參訪。2007年12月召開了第七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議題有農村水利投入政策與管理方式、農村水利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農田灌溉用水與水環境等。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黃炳煌為團長一行22人來湖北武漢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2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一行考察了湖北省水利廳節水灌溉示范基地、樊口泵站和福建省東張水庫和水庫供水廠、山美灌區等水利工程。2010年7月召開了第八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節水灌溉與新農村建設。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王曉東為團長一行16人赴臺灣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22篇。研討會后,大陸考察團一行對臺灣農田水利聯合會、七星、花蓮、臺東、嘉南、新竹、瑠公、石門,臺灣農業工程研究中心,及所轄的農田水利工程、渠道生態工程、噴微灌工程、渠道綠美化工程等進行了參訪考察。2011年12月召開了第九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農田水利現代化。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楊明風為團長一行24人來北京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27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一行對淮河水利委員會進行了參訪,對茨淮新河灌區、蚌埠閘等工程進行考察,參觀了中國水利博物館。2013年3月召開了第十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節水灌溉與信息化建設。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趙樂詩為團長一行10人赴臺灣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10篇。研討會后,大陸考察團先后拜訪了嘉南、云林、南投、新竹、七星、桃園等6個農田水利會和臺灣農田水利聯合會、農業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相關水利會下屬的基層工作站,實地考察了節水灌溉設施、水利會信息化建設、農村生態工程、水庫等工程并進行了交流和座談。2013年11月召開了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農村水利現代化。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莊玉光為團長一行17人來廣東廣州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6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赴廣東、廣西兩省進行了為期7天的考察活動。考察團參觀了廣州市增城市小樓鎮農田水利工程、東境村污水處理站、初溪攔河壩水利樞紐、增江畫廊、掛綠湖等項目。2014年9月召開了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大陸水利專家考察團以鄧少波為團長一行18人赴臺灣參加了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0篇。研討會后,大陸農田水利代表團參訪了臺灣石門水庫、烏山頭水庫、新竹農田水利會、七星農田水利會、石門農田水利會-干線工作站等9個機構,實地考察了多處農田水利工程,召開了5次座談會。2015年9月召開了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農田水利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主題為節水灌溉技術。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以林文瑞為團長一行17人來重慶參加研討會,會議共收集論文38篇。研討會后,臺灣考察團參觀了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參訪了湖北省東風灌區東風三干渠農民用水者協會,與農民用水者協會進行了座談。與湖南省水利廳、湖南省張家界市水利局進行了生態水利建設的座談會。
農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重要性
我國水力資源總量在逐漸較少,且分布不均,洪澇災害、旱災出現等嚴重影響著農業活動與農民經濟收入,為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應運而生。雖然防汛抗旱成效顯著,但仍有比較大的完善空間,應積極改善農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現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與農田水利工程的維護、保養力度,最大程度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1農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減少自然災害影響。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活動涉及廣泛。鑒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整體在時間與空間上,導致水資源分布不均引發自然災害,其中洪澇災害、干旱等自然災害對農業活動的影響最大,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為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斷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在洪澇情況下,可蓄水并疏導洪水,在干旱情況下,蓄水灌溉農作物,可有效緩解旱情[1]。1.2調節水量分布。基于空間層面分析,我國降雨量分布嚴重不均,水庫、河道等水利設施修建,調動水資源對旱情緩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確保農業活動正常展開。跨地區調動水資源,如南水北調活動,對北方嚴重干旱地區的正常用水提供了保障,推動了農業生產。1.3節水灌溉。農田水利工程的修建,極大地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天氣影響對農業產量影響顯著降低。通過對水資源的調度,實現了農業科學灌溉,以及水資源的節約使用,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2強化農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能力的措施
當前農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工程管理不規范、工程設施陳舊、農田水利管理薄弱等方面,對農田水力工程的現代化發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時防汛抗旱作用得不到最大程度發揮。對此采取以下措施來完善農田水力工程防汛抗旱作用尤為關鍵。2.1實現工程多元化建設。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不斷調整、完善工程建設的投資體系,設立公益水利項目,實現水利工程投資系統化、多元化。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時,應當積極采取所有制形式,通過資金籌集實現農田水利工程規模化發展。鼓勵開展水利工程自我發展投入機制,最大程度發揮水利工程經濟效益,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2]。2.2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大農業產業化發展,是規避農村勞動力外出,農田水利設施閑置等問題影響程度的有力解決措施。同時完善土地流轉體制,實現閑置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為農業規模化發展夯實基礎。通過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了土地種植規模拓展,隨著農田灌溉需求的增加,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得以有效發揮,應用價值不斷提升。2.3強化政府扶持力度。政府應加強重視對工程作用的完善與發揮,拓展其農業持續發展、防汛抗旱等功能,實現對水利工程的科學管理。首先,指定并完善各項工程相關政策,以政策、制度引導與約束水利工程建設與應用,不斷提高其在農業發展中的地位,科學構建、完善工程應用收費體系,推動農田水利工程深入改革。其次,加大資金投入,資金投向至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避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邊緣化。水利工程設施配置齊全的同時,增加其技術含量,最大程度發揮其性能。同時加大農田灌溉補貼力度,減少農民工程灌溉等農業活動的經濟負擔,最大程度發揮工程農田灌溉作用。最后,加強工程的技術保障,提高水利工程科技含量,最大程度確保工程防汛抗旱成效。與此同時,在政府的帶動下,積極引進農業工程新設備、新技術、新管理方法等,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節能環保、規避自然災害等價值。2.4強化水利工程的管理。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直接關乎農田水利工程作用發揮成效,對此應當不斷提升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首先,農田水利工程部門、基層農業部門等應當加強對工程檢修、保養力度,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功能正常發揮,發現故障問題及時處理,尤其是年久失修、超負荷運行的農田水利工程,更應當加大管理力度,使其滿足農業生產要求,不斷提高其灌溉水平、自然災害防御能力,延長農田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其次,各部門加強對工程灌溉泵站等人力資源的管理,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通過定期培訓,提升其專業管理知識、技能與素養,確保農田灌溉作業有序、規范展開。最后加強對農田灌溉的質量、安全管理,減少灌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針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應當注重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利用規章制度約束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行為。同時輔以獎懲制度,根據工程管理實際情況,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人員,加強巡視檢查,發現老化、破損設施及時更換。加強對易損、易耗零部件的維護與保養,確保水利工程設施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經濟、社會效益。圍繞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應及時完善水利工程的產權關系,明確劃分管理權、所有權,充分挖掘工程價值[3]。
3總結
農委種植業建設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文件精神,根據市高效農業規模化產業布局指導意見,2012年度重點開工建設優質糧油、露地蔬菜、設施栽培、水生蔬菜、伏缺蔬菜、種子種苗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國債項目等八大類74項重點工程(具體見附表)。項目總投資33167萬元,拉動社會投資10多億元。為抓緊實施新增在建農業重點投資項目,確保“快、重、穩、準、實”,完成投資建成任務并盡快發揮效益,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建設意見:
一、加強領導,逐級落實工程建設責任
1、市成立農業重點工程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農業局,總體協調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各地農業部門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承擔項目實施總體協調和組織領導。
2、建立農業重點工程建設領導責任制。對全市農業工程進行責任分解,確定各重點工程責任領導,作為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有關責任領導要按照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經常深入現場督促檢查指導,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和實際問題,保證工程順利實施。
3、實行項目首位責任人負責制。各項目實施主體主要負責人為項目首位責任人,要對重點工程前期工作、施工進度、安全、質量、投資效益等全過程負責,科學安排好工作進度,嚴格執行項目業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相關制度,落實建設計劃。
二、強化調度,協調推進工程建設
農村機電提灌建設項目工作意見
為規范農村機電提灌專項資金管理,加快我縣農村機電提灌建設,提高農業抗旱減災能力,按照機電提灌項目建設和專項資金管理有關規定,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目標
通過項目建設,不斷提高我縣農村機電提灌建設水平,提升我縣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增強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保障全縣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二、主要建設內容
2014年,我縣將新建農村機電提灌站3處3座40.5千瓦,新增灌溉面積1440畝;技術改造4處4座(含節水灌溉設施一處)66千瓦,恢復灌溉面積730畝、新增灌溉面積900畝。總投資130.68萬元,其中:申請省級財政農村機電提灌建設項目補助資金100萬元,受益群眾籌資籌勞30.68萬元。
三、項目管理規定
農業工程研究論文
[摘要]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沖積加快,大規模的圍墾工程相當密集且處于無序化狀態。雖然增加了耕地,卻使珠江水系的水利形勢惡化;廣東地方當局為此不得不加強對珠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在南海、順德的低洼地因水患加劇,采用了具有防澇作用的基塘工程。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圍墾工程、基塘工程與水利工程和珠三角的水患有密切關聯;并對今后珠江三角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仍有重大影響。
[關鍵詞]圍墾工程;水利工程;基塘工程;生態平衡
一、前言
珠江三角洲不象長江、黃河三角洲那樣是單一河流沖積而成,而是由西、北、東江三條河流沖積形成的復合狀態的三角洲。平原原為漏斗狀的古海灣,珠江水系夾帶著上游大量的泥沙,由于潮水的頂托作用在珠江口沉積下來,逐漸形成沙洲或沙坦。沉積方式有海灣回流處的淤積發育,沿河岸發育,沿島嶼臺地發育,以及兩主流之間發育等類型。最后形成平原上河水縱橫交錯、糾纏復雜的狀態。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開發的歷史,就是當地人民與水爭地的歷史。他們運用圍海工程改變了珠江平原自然沖積的狀態,使滄海變成良田;為了與洪水、潮水作斗爭,他們不斷地修筑水利工程,捍衛民居田土;他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創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基塘生產系統。
農業工程是對農業資源的開發與對農業環境的改變,它不是單家獨戶的農戶行為,而是
有目的、有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農業生產活動。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圍墾活動,水利設施的興建與維護,連片基塘區的出現都有這樣的特征,可稱之為三大類型的農業工程。
公務員考試錄用專業分類指導目錄
為規范我省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中招考機關設置專業條件,方便報考,經研究,試行本專業分類指導目錄。凡招考職位有專業要求的,均按照下列專業分類設置,超出本專業分類指導目錄以外的,可經過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后另行設置專業分類要求,或在相關專業要求中予以注明。報考者在報考過程中對專業資格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向招錄機關、公務員主管部門申請復核,或在報名網絡中通過“申訴通道”申請復核。本目錄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1.哲學、政治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宗教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黨史、政治學、國際政治、行政學(管理)、外交學、國際文化交流、政治經濟學、國際事務、思想政治教育、黨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2.公共(行政)管理類:衛生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學、公共事業管理、公共關系、土地資源管理、國防教育與管理、勞動關系、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監察)、社區管理、村(鄉)鎮管理、農村行政管理、社會福利事業管理、涉外事務管理、行政管理辦公自動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專業公共行政管理、文化產業等各類產業管理、航運管理等各類交通運輸管理、自然保護區等各類保護區和開發區管理。
3.衛生管理類:衛生監督、衛生信息管理、公共衛生管理、醫學文秘、醫院管理。
4.社會學類:社會學、應用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女性學、倫理學、人類學、人口學(工作)、社會工作(含司法社會工作方向等)、社會管理、社區服務(管理)、社區康復、家政學(服務)、老年服務(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經濟管理類:經濟學類、財政稅收類、金融類、會計與審計類、管理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工業經濟、工程管理、項目管理、土地管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市場開發、市場營銷教育、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投資(學)、(企業)人力資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涉外旅游、導游、旅行社經營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物流管理、國際貿易、貿易經濟、工業外貿、國際商務、商務策劃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物業管理、特許經營管理、連鎖經營管理、資產評估、商品學、產品質量工程、國際企業管理、飯店(賓館、酒店)管理、(企業)理財、林業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國際工程管理、國際市場營銷、商務管理、醫藥營銷等各種專業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電子商務、經濟信息管理、經濟管理(學)、勞動經濟、農村區域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經營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鄉鎮企業管理、建筑工程營造與管理、國際文化貿易、網絡經濟(學)、體育經濟、海洋經濟、農業經濟、運輸經濟、勞動經濟、投資經濟(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或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