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質量監管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6 12:18: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資質量監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資質量監管

農資質量及價格監管力度的意見

近期,由于國際石油、糧食等價格上揚,農資價格也勢漲船高,本來是非常正常的價格波動,但不乏有些經銷商,隨意臺高物價,獲取不當利益,嚴重影響著農民的農業發展積極性。同時,隨著農資市場開放經營,一些質量不過關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坑農事件時有發生,這是市場監管不力,市場管理不規范所造成的。農資市場的監管涉及技術監督局、工商局、農業局、價格等部門多頭監管,容易造成管理盲區和漏洞,形不成監管合力。相關職能部門因受人力、物力限制等因素影響,使農資品質、價格得不到保障。

建議意見: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引導農資企業行業做好自律工作,注重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舉,加大政府的監督力度,杜絕制假、售假的坑農行為,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樹立農資行業講信用、守信譽的良好形象。

一、切實加大綜合執法力度

每年組織開展以規范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內容的“綠劍”系列集中執法行動以及“紅盾護農”行動等,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違禁農資的行為。在今年綠劍打假保農業春季專項執法行動中,已經查處違法經營農藥、肥料案件4起。同時,狠抓農業投入品質量抽檢,今年計劃抽取農業投入品95批次(不包括省市突擊抽樣),重點抽檢農藥、復混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較大的乙酰甲胺磷列入重點監管品種,目前已抽取復合肥樣品10個,農藥樣品60個。對抽檢不合格的農業投入品一律要求退出市場,對當事人進行立案查處,對違法行為進行曝光,以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業投入品行為。

二、積極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

督促農資經營單位做好“一規范二落實三上墻四不準”工作。一規范即農資商品名稱要規范;二落實即農資進銷臺帳要落實、進貨票據和銷售憑證管理要落實;三上墻即證照要上墻、制度要上墻、違禁藥物名錄要上墻;四不準即不準銷售違禁農藥及國家禁止的農資產品、不準銷售未經登記、審定的農資產品、不準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不準銷售標簽不規范的農資產品。全面推行“二帳二票一書一卡(章)”為主要內容的準入制度,強化誠信經營理念。同時,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農資經營單位積極推行“農資商品準入系統”和“農資商品準入查驗卡”制度,確保農資商品的質量,對農資市場實行遠程監管。下步,我市還將積極籌建農資行業協會,通過行業協會制訂農資企業自律制度、誠信建設規范等,以協會章程的形式約束企業的行為。

查看全文

農業局農資市場聯合監管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為,建立和完善農資市場長效監管機制,規范農資經營行為,凈化農資市場,保護農民利益,確保農業生產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經共同研究,決定建立農資市場聯合監管制度。

一、建立農資打假聯席會議制度

各級農業局和工商局要加強聯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聯席會議,雙方互通情況,共同磋商農資市場監管中的突出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市農業局法制科和市工商局市場科作為兩局農資打假工作聯絡機構,應加強對緊急事務和重大問題的溝通與協調。

二、建立農資打假護農聯合執法制度

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和農資市場監管中的突出問題,雙方適時組織開展農資打假護農聯合執法行動,狠抓重點品種、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季節,狠抓大案要案的查處,突出治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帶動整個農資市場秩序的根本好轉。具體整治行動計劃和方案,由雙方聯席會議商定。

三、建立農資市場主體準入協作制度

查看全文

省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治理動員講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著力抓好源頭治理,重點把住三個關口;大力抓好市場監管,重點開展“六個整頓”;狠抓違法案件查處,切實做到“四個必須,五不放過”;突出抓好專項整治,重點治住“問題農資”;突出重點地區監管,嚴打制假售假的“窩點慣犯”;善于建好長效機制,重點推進“四項建設”;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落實“四項保障措施”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依法把好行政許可和登記關口、依法把好生產監督關、嚴把經營資質關、整頓市場經營主體、整頓未經審定品種,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各級農業部門在農資打假工作中要牽好頭,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目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季節,農業生產資料購買和使用旺季已經到來,我們在**市黃陂區召開全省農資打假保春耕暨送法、送放心農資、送科技下鄉現場會,其重要任務就是貫徹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落實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迅速掀起春耕備耕工作熱潮,迅速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證農資質量再上一個新水平,促進農業科技入戶到田,為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增收打牢基礎。

近幾年,我省各級農業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農保糧增收取得了顯著成效,農資質量明顯好轉,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農機具、漁藥質量穩定提高,老百姓對放心購買,放心種養及城鄉居民放心消費的信譽度明顯上升。我們盡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離各級政府的要求,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從我廳最近調查的情況看,目前農資商品問題隱患較多,表現在:無證生產經營、非法生產經營問題突出,涉嫌制售假劣農資問題不少,水稻未審先推仍較嚴重,轉基因水稻又在抬頭。常規棉花品種冒充雜交品種、雜交二代棉冒充一代棉、棉花品種多、亂、雜普遍存在。農藥質量及其標簽標識隱患不少,獸藥質量有待提高,廣告誤導依然存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飼料及添加劑并未退出市場。重點農資、重點地區,跨省交界鄉鎮隱患多,以劣充優,以假亂真現象時有發生,少數地方監管力度不夠,這些情況對春耕備耕和農民安全使用農資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各級農業部門對農資質量千萬不要樂觀,對農資打假形勢千萬不要高估。當前全省春季農資打假工作要重點抓好七件事。

一、著力抓好源頭治理,重點把住三個關口。

一是依法把好行政許可和登記關口。按照“誰發證、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證照審批和產品登記審定管理時,要認真履行法律法規,公開程序,嚴格條件,接受監督,依法審查,確保發證企業和發證產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

查看全文

工商局推進農資連鎖發展情況報告提綱

進入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四是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農資質量抽查,把農資質量是否過關作為考核連鎖經營的首要條件,實行按批次進行質量抽查的辦法,提高檢測的頻次,確保農資質量,維護連鎖經營信譽。以各級消費者協會為依托,進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訴聯絡站、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投訴舉報網絡作用,方便農資消費者投訴。

五是加強協作,形成農資市場執法合力。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農業、質監、商務、供銷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信息通報,開展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共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

查看全文

工商局推進農資發展工作匯報

進入2010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四是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農資質量抽查,把農資質量是否過關作為考核連鎖經營的首要條件,實行按批次進行質量抽查的辦法,提高檢測的頻次,確保農資質量,維護連鎖經營信譽。以各級消費者協會為依托,進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訴聯絡站、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投訴舉報網絡作用,方便農資消費者投訴。

五是加強協作,形成農資市場執法合力。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農業、質監、商務、供銷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信息通報,開展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共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

查看全文

縣工商局促進農資連鎖發展工作匯報

進入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四是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農資質量抽查,把農資質量是否過關作為考核連鎖經營的首要條件,實行按批次進行質量抽查的辦法,提高檢測的頻次,確保農資質量,維護連鎖經營信譽。以各級消費者協會為依托,進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訴聯絡站、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投訴舉報網絡作用,方便農資消費者投訴。

五是加強協作,形成農資市場執法合力。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農業、質監、商務、供銷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信息通報,開展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共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

查看全文

工商局推進農資連鎖發展經驗交流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協作,形成農資市場執法合力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農業、質監、商務、供銷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進入2010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四是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農資質量抽查,把農資質量是否過關作為考核連鎖經營的首要條件,實行按批次進行質量抽查的辦法,提高檢測的頻次,確保農資質量,維護連鎖經營信譽。以各級消費者協會為依托,進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訴聯絡站、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投訴舉報網絡作用,方便農資消費者投訴。

查看全文

工商局農資連鎖發展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協作,形成農資市場執法合力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主動與農業、質監、商務、供銷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加強信息通報,開展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共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進入2010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四是強化監管,保護農資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大農資市場巡查監管力度,認真清查農資連鎖經營主體,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堅決停止其經營活動,對違章違法行為的,除依法查處外,責令其退出連鎖經營,嚴把農資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農資質量抽查,把農資質量是否過關作為考核連鎖經營的首要條件,實行按批次進行質量抽查的辦法,提高檢測的頻次,確保農資質量,維護連鎖經營信譽。以各級消費者協會為依托,進一步建立完善12315申(投)訴聯絡站、消費者申訴舉報站,充分發揮“一會兩站”的投訴舉報網絡作用,方便農資消費者投訴。

查看全文

強化農資市場管理 維護農民切身利益

農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做好對農資供應的監管工作,關系到農業生產安全和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通過全國各地開展大規模的農資市場清理整頓活動和落實農資市場監管措施,使農資市場管理秩序、農資經營機制和農資市場體系得到較大完善與發展。但也清楚看到,有些問題時有發生,我們必須探索新形勢下農資市場的長效監管途徑和辦法。

一、問題

(一)經營主體資格不合法或擅自轉讓證照

一是無證照經營。有的農資經營者不辦理《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擅自經營農資;二是經營者不具備經營條件。有些經營者不具有獸藥、種子等農資的相應知識,或者沒有所要求的質量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或者不具備獸藥、種子等農資的保管場所,卻擅自進行購銷;三是非法掛靠經營。有的個體經營戶無相應的農資經營許可證,而掛靠在供銷社等單位下面,進行經營農資。由于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機制,往往進貨渠道混亂,經營失效、變質的農資;四是超范圍經營。部分經營單位和個人只有《農藥經營許可證》,卻從事獸藥經營。有的擅自將零售擴大到批零兼營;五是轉讓證照。有些農資經營者擅自出租或轉讓《獸藥經營許可證》、《農藥經營許可證》等,無視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不正當競爭或銷售假冒偽劣農資

一些農資企業使用虛假經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說明書等,以及采用更換包裝、更改廠名和生產日期、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方法欺騙農民。違法主體多為個體、私營企業。他們進行分散包裝、異地銷售,或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仿冒知名產品的包裝裝潢,或以國產貨品冒充進口貨品,嚴重損害農民的合法權益。

查看全文

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方案

根據國家六部委《關于印發20*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和農業部《20*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和屬地管理原則,圍繞保護農民根本利益,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特別是確保當前春耕備耕順利進行,嚴格農資市場準入,強化市場整頓和大要案查處,推進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推動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使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程度進一步提高,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通過開展農藥登記管理年活動,加強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監管,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三、工作重點

查看全文